•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華簡《湯處于湯丘》校讀記

    2016-05-10 02:00:11
    管子學(xué)刊 2016年1期

    魏 棟

    (清華大學(xué) 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北京 100084)

    ?

    新出土文獻研究

    清華簡《湯處于湯丘》校讀記

    魏棟

    (清華大學(xué) 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本文對清華簡《湯處于湯丘》的疑難文句進行了新的釋讀,有助于該篇文獻的內(nèi)涵探究。主要新見如下:“絕芳旨以出”指有莘之女非常美麗,超出眾人,其中“旨”為助詞;“九竅發(fā)明以導(dǎo)”指九竅經(jīng)過開導(dǎo)而疏通?!靶囊媸婵煲院恪敝竷?nèi)心逐漸舒暢愉快以成常態(tài)。即惎,有謀劃義,“(惎/諅/諆)謀”為同義復(fù)詞?!安皇侣?,不居疑” 意思是不從事于追求聲名,并對不求聲名毫無懷疑?!巴瞬活櫵郎敝巴恕币蔀椤啊弊种?,“不顧死生”指不顧生死,努力踐行。

    關(guān)鍵詞:清華簡;《湯處于湯丘》;釋讀

    《湯處于湯丘》是《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伍)》收錄整理的一篇早已佚失的先秦文獻。本篇文獻主要記載了商湯和伊尹間的故事,可能屬于《漢書·藝文志》所記《伊尹》五十一篇中的佚篇。文中所強調(diào)的“敬天”“尊君”“利民”思想與黃老刑名思想接近,對研究黃老刑名之學(xué)的產(chǎn)生乃至形成,有重要參考價值[1]134。但《湯處于湯丘》整理報告在定稿時,仍有些疑難文句難以確解,影響對該篇文獻內(nèi)涵的準(zhǔn)確把握。筆者在反復(fù)繹讀簡文后,對這些疑竇有些新的想法,今撰成小文,祈請方家指正。

    簡1、2云:

    簡3云:

    簡15云:

    綜上,清華簡這句話的大意是:古代先君的自愛之道,是不從事于追求聲名,并對不汲汲于聲名毫無懷疑。

    簡19云:

    《湯處于湯丘》最后一支簡記小臣回答何謂“為臣恭命”時云:“君既浚明,既受君命,退不顧死,是非共(恭)命虎(乎)!”整理報告:“退,《禮記·檀弓下》:‘君退?!嵭ⅲ骸ヒ?。’《說文》:‘卻也?!盵1]140李學(xué)勤先生將“既受君命,退不顧死生”斷讀為“既受君命,退,不顧死生”,將“退”理解為從朝堂退下來*李學(xué)勤先生這一說法未寫成文章,此為李先生面告所知。。

    今按,《湯處于湯丘》有漏字后又補寫的情況,如簡9“我怠于其事”之“我”字、簡16“此以自愛也”之“愛”字、簡19“君既浚明”之“既”字,由此不難想見當(dāng)時書手抄寫是比較粗心的,“退”字就書于第19支簡。另外,清華簡《湯處于湯丘》等篇多見“”字。從“退”“”二字構(gòu)字部件看,除右上部不同外,字形相類,因此頗疑此處“退”字為“(復(fù),簡體字作復(fù))”字之誤書。

    退《湯處于湯丘》簡19《湯處于湯丘》簡4《殷高宗問于三壽》簡28《命訓(xùn)》簡10

    “復(fù)”有實踐、履行義。《左傳》哀公十六年:“吾聞勝也好復(fù)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杜預(yù)注:“言之所許,必欲復(fù)行之,不顧道理?!盵12]1823《國語·楚語下》:“復(fù)言而不謀身,展也?!表f昭注:“復(fù)言,言可復(fù),不欺人也。”[5]203《論語·學(xué)而》:“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朱熹注:“復(fù),踐言也?!盵3]52《韓非子·解老》:“眾人雖貳,圣人之復(fù)恭敬盡手足之禮也不衰。”太田方云復(fù)如“克己復(fù)禮”之“復(fù)”,猶履也[13]378。“既受君命,復(fù)不顧死生”意即接受君王之命后,不顧生死,努力踐行?!皬?fù)”承前省略賓語“君命”,“不顧死生”為“復(fù)”之狀語。另外,從簡文文意看,“退不顧死生”之“退”在此處訓(xùn)為踐行最為合適。若此“退”非“”之訛書,那么“退”字在此處字義極為特殊,可能反訓(xùn)為進,引申為實踐、履行義。

    附記:本文寫作蒙導(dǎo)師李學(xué)勤先生指導(dǎo),《湯處于湯丘》主要整理者沈建華位先生審閱本文,給予了熱情鼓勵并提出寶貴修改意見,謹(jǐn)致謝忱。

    參考文獻:

    [1]李學(xué)勤.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伍)[M].上海:中西書局,2015.

    [2]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M].武漢:武漢市古籍書店影印,1983.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六臣注文選[M].蕭統(tǒng)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5]韋昭.國語[M].上海:國學(xué)整理社,1936.

    [6]孔穎達.禮記正義[M].鄭玄注,龔抗云整理,王文錦審定: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7]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EB/OL].(2015-04-08).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5/20150408112711717568509/20150408112711717568509.html.

    [8]劉釗.古文字構(gòu)形學(xué)[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9]范曄.后漢書[M].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

    [10]鵬宇.《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伍)》零識[EB/OL].(2015-04-10).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5/20150410081248634790207/20150410081248634790207_.html.

    [1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2]杜預(yù).春秋經(jīng)傳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3]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責(zé)任編輯:張杰)

    中圖分類號:K877.5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2-3828(2016)01-0104-03

    作者簡介:魏棟,男,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博士生,主要從事出土文獻與先秦史、古文字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10&ZD091)的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8-28

    武陟县| 景谷| 富蕴县| 桐乡市| 新民市| 盘锦市| 仙游县| 凤翔县| 沈阳市| 改则县| 岢岚县| 上栗县| 湖口县| 乌兰察布市| 深圳市| 昭通市| 揭阳市| 宁波市| 乐昌市| 无极县| 屏东市| 浦北县| 鄯善县| 墨玉县| 汉阴县| 凤翔县| 华坪县| 南平市| 海原县| 奉节县| 三江| 宝坻区| 云霄县| 宁强县| 进贤县| 罗源县| 安新县| 库伦旗| 会昌县| 黑河市|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