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孝樹
一場春雨過后,暖煦的春風(fēng)一吹,薺菜在春風(fēng)春雨的滋潤下,迅速長大。我從小就對薺菜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我的記憶里,薺菜似乎是春天野菜家族里的第一抹綠。在諸多野菜中,我認(rèn)為薺菜的口感和味道最佳,是野菜中的上品。
薺菜被稱為“香薺”,又名“菱角菜”,俗稱“百歲羹”,民間早有陽春拾薺的習(xí)俗。薺菜不但氣香味美,還有藥用價值,利五臟,利肝氣,明目;且能止血,降血壓,治療內(nèi)臟吐血、消化道潰瘍出血、痢疾等多種疾病。古書《秦中歲時記》記載:“二月二(農(nóng)歷),曲江拾薺士民極盛?!辈粌H如此,《武林舊事》還記載了南宋偏安小朝廷附庸風(fēng)雅,每年二月二日興師動眾挖薺菜?!肚瀹愪洝分蟹Q薺菜“言至貧亦可具,雖百歲可常享”。
薺菜入詩,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其《邶風(fēng)·谷風(fēng)》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足以證明人們食用薺菜的歷史源遠(yuǎn)流長。薺菜味之鮮美勝過園中蔬菜,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其稱頌備至。北宋大文豪蘇軾美其名曰“天然之珍”,認(rèn)為薺菜“雖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他用薺菜、蘿卜和粳米做羹食用,稱作“東坡羹”。
愛國詩人陸游對薺菜也是喜愛有加:“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手烹墻陰薺,美若乳下豚”,他認(rèn)為薺菜羹和粥比之烤乳豬有過之而無不及,足見其對薺菜的喜愛;“日日思?xì)w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更是道出了陸游對薺菜的迷戀程度。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鷓鴣天·代人賦》中寫道:“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币馑际钱?dāng)城中的桃花、李花害怕風(fēng)吹雨打而凋落的時候,野外小溪邊的薺菜花卻不畏風(fēng)雨,正喜氣盈盈、朝氣蓬勃地迎春盛開。
此外,還有很多以薺菜為題材的詩。如齊人卞伯玉的《薺賦》:“終風(fēng)掃于暮節(jié),霜露交于杪秋。有萋萋之綠薺,方滋繁于中疇。”明朝陳繼儒的《十畝之郊》:“十畝之郊,菜葉薺花,抱甕灌之,樂哉農(nóng)家?!鼻宕鷵P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三春薺菜饒有味》:“三春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有名。清興不辜諸酒伴,令人忘卻異鄉(xiāng)情?!币运j菜為題的詩不勝枚舉,足見古人對它的喜愛。
薺菜棵兒小,貼著地表生長,一簇簇,碧綠青翠,看似不起眼,味道卻極鮮美。不僅可以燉、煮、炒、烹,還可以做餡包水餃,做成薺菜豆腐羹、薺菜神仙湯。無論是燉、煮、炒、烹,還是做羹、熬湯、包水餃,其味鮮美,勝過佳肴珍饈。難怪《素食說略》說:“薺菜為野蔌上品,煮粥作齋,特為清永,以油炒之,頗腴,再加水煨尤佳?!?/p>
春天來了,薺菜花如小米粒般星星點點地開放著。春天來了,已是去田野采摘薺菜的好時候。置身田間地頭,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活動活動筋骨,去采摘春天的野菜鮮蔬,品讀別致的春天,何等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