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天
北平舊歲中最稱特色的不是宗教上的信條,也不是年節(jié)的禮俗。這一點(diǎn)是值得特別提出來的。
北平的舊年,在正月一日和初二日,除了人的供養(yǎng)要侈豪以外,還須有神祖的供奉。例如在元旦日有祭神祀祖,初二日要去財神廟求財神。原來財神廟在彰儀門外,按習(xí)俗說,凡是上廟焚香愈早的愈靈驗(yàn)。因此每年正月初二日的早晨初曉中,古城里的財迷們,早已是千萬成群地集候在彰儀門里,靜等開門。每年正月初二時候,古城的廣安門里,時常因擁擠爭先而打得頭破血流,婦孺被擠得呼天搶地,情形之慘,又有如難民爭車搶船之慘了。但是那些勤苦人們,第一等財迷們,卻老早在初一那天就已經(jīng)跑到財神廟附近的小店中,挨冷受凍地度過一宵,因?yàn)椤敖畼桥_”而先到廟堂了!這些財迷的求財方法叫作“借元寶”,其實(shí)名為借,乃是偷。來焚香的人們一面叩頭焚香,一面是趁了和尚不注意將元寶放入懷中,拿回家去,供在財神案前。凡是偷得愈多,財也愈富。但最要緊的,是凡偷得以后,第二年的正月初二,一定要加倍償還;否則惹了神怒,不只財發(fā)不成,并且還要蕩家的。說到“偷元寶”,并不要什么訓(xùn)練的,也不難做,原來這“偷元寶”已經(jīng)成為公開的秘密,和尚并不緊嚴(yán)的看守,而是任人偷取,但是必須多放香資。
最奇特的是白云觀廟會。白云觀在西便門外,由元旦日開廟一直到十九日,在正月十八日這天,叫作“燕九會”,也叫作“會神仙”。按說白云觀是供祀元時長春真人邱處機(jī)的觀址,因此“燕九會”應(yīng)該叫作“燕邱會”才是。從前在正月十八日那天晚上,善男信女們一定要在觀里過宿一宵以會神仙,男則大福大壽,女則多貴多男,因而在會神仙時候,常要演出風(fēng)流喜劇的。但到民國以來,這種風(fēng)俗似乎是不行了,不過在十八日這天的古城人士騎驢逛白云觀,到老人堂看老人,卻是一件極風(fēng)行的事。
在逛廟中,最著名的還有一個逛大鐘寺。大鐘寺在德勝門外,又名覺生寺,寺殿三層,最上一層是鐘樓,上懸大鐘,因而有名。鐘的高有一丈五尺,徑一丈四尺,紐高七尺,共重八萬七千多斤。全鐘內(nèi)外,都鐫有全部華嚴(yán)經(jīng)文。每年舊歲元旦開廟,到十五日方止。游人極眾,除了焚香祀神之外,都是來看大鐘的。在大鐘的頂上,有兩個大如手拳的氣孔,這叫作“打金錢眼”。如果打開,則鏘然一聲,表示擊中銅鈴,因以卜一年中的吉運(yùn)。這也是寺僧生財方法,聽說從前僧眾的日用資多仰之于此。每天來廟“打金錢眼”的人何止數(shù)千,因而每日晚間僧人收點(diǎn)鐘下銅子,多以斗量。如今,因?yàn)楣懦堑牟痪皻?,這一項(xiàng)入款已經(jīng)激減。僧人們講起來,也是一件擊心的痛事。
另外有火神廟、護(hù)國寺、鐵塔寺,三官廟等廟會,也是非常熱鬧的。再有安定門的黃寺,德勝門外的黑寺,雍和宮等喇嘛廟的打鬼、跳舞、布扎,等等,更是引動闔城居民,擁擠往觀。
以上所說的北平舊歲的節(jié)俗在宗教信仰上的種種,卻是古城舊歲中不與人同的獨(dú)有節(jié)目了。
(選自《新校園:閱讀版》2011年第2期,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