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 要 加強和改善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為新形勢背景下開展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具。
關鍵詞 信息技術;班級管理;班主任;電子檔案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5-0061-02
1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多元化思潮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有力沖擊。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還不高,因此急需教師的正面引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面對這種現狀,傳統(tǒng)的班主任工作形式已難以完全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廣泛進入校園和課堂,成為教育管理和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為此,筆者將信息技術融入班級管理中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輔助班級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2 利用信息技術,方便快捷地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
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全面了解學生。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建立學生檔案,通過檔案,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長、基礎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能力、家庭狀況及通信方式等,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教,從而構建起有效的班級管理體系。在傳統(tǒng)檔案建設中,教師通過和學生談話來建立,并通過了解和觀察來完善資料。這種方法不但費時費力,而且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管理。而利用信息技術來建立電子檔案,不僅省時省力,效率高,使班級情況一目了然,而且能隨時對學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綜合、更新內容,從而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及時追蹤,對癥下藥,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如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及時對進步明顯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指正幫助等。這樣可使教師在處理班務工作時變得簡單有效。
3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課間活動
小學生好動好玩,喜歡豐富多彩的生活,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增加校園生活的吸引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每天的午餐時間,利用信息技術,在餐廳內或教室里,通過播放視頻和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使大腦得到休息;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通過校園廣播,讓學生了解發(fā)生在師生身邊的好人好事,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4 利用信息技術,增強主題班會的實效
主題班會是圍繞某個主題開展的活動,是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如何發(fā)揮主題班會的育人優(yōu)勢,增強德育實效,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顯得非常重要。傳統(tǒng)的班會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后學生代表發(fā)言。這種教師一言堂的做法,學生往往不感興趣,也不能做到面向全體,因而不少學生經常心不在焉,或在下面偷偷寫作業(yè),或偷偷說笑,效率很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視頻教育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實效。如在“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班會上,可通過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鐵道游擊隊》等,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加深對侵略者的仇恨,激發(fā)愛國情感,感受我國民眾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再如在“熱愛家鄉(xiāng)”的主題班會上,可把家鄉(xiāng)周村的工農業(yè)發(fā)展變化及旅游景點和自然風光,通過網絡下載,把圖片和音像資料進行刪選、剪輯和整合,在班會上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發(fā)展,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效果良好。
實踐證明,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班會活動,有利于把空洞抽象的概念具化為多姿多彩的現實,幫助學生認識生活、加深理解,形成健康人格,使德育實效大大提高。這比單純依靠教師的說教效果好得多。
5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管理水平
豐富管理資源的多樣化為教師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料,為班主任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關于魏書生的管理經驗、洋思經驗等,班主任可選擇任何時間和地點,以任何方式有選擇地進行學習,開闊視野,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和專業(yè)知識,反思管理實踐。如新老班主任結對子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優(yōu)秀班主任經驗介紹,新課標與班級工作建設,專家理論講座、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等,這樣足不出校,就可了解最新的班級管理研究動態(tài),獲取最新的管理方法和經驗,使自己的知識不斷豐富,水平不斷提高。此外,班主任還可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式特點,與名師、專家通過網絡開展交流,學習其經驗;也可以與其他同行開展合作式的相互評課和公開課的對話,使思維更加清晰,思考更加深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6 利用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育學生遵紀守法,促進學生好好學習、健康發(fā)展,而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又可以促進良好環(huán)境的建立。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心理學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睂W生的學習興趣是靠教學過程中的內部動力和外部刺激來引導和發(fā)展的。小學生由于年齡還小,因而外部刺激起很大作用。信息技術可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的傳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備課資料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必須多準備教學資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前,由于農村小學條件比較差,教學資料比較少,不少教師不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就是照抄教參,使備課流于形式?,F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在熟悉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通過網上查閱資料,參考優(yōu)秀教師的備課,或通過網絡觀摩優(yōu)秀的視頻教學案例等,再根據自己的見解,有選擇地運用到自己的備課中,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設計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也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學習 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根據這個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這樣既能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為班級管理減輕壓力。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利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作文內容生動而形象化,有效解決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還可將知識的運用編譯成游戲,如“成語闖關獲裝備”“改好作文我升級”等,讓學生在學習中玩,在玩中學習,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7 結語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要緊跟時代潮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根據班級實際,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使班級管理在輕松、高效的環(huán)境中運行,提高管理效率。只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定能成為班主任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