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巧燕
一個班主任要真正對全班、對每個學生做到全面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正像斐斯泰洛齊所說:“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準確無誤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額的動作來了解他的內(nèi)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惫ぷ髦?,我們會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如:為什么有的學生這幾天神色恍惚?為什么今天他憂心忡忡、雙眉緊鎖?為什么有的學生成績突然下降?等等。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個有心人才會發(fā)覺,才能從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及時地開展教育工作。可見,經(jīng)常性有針對性的觀察,這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來到珍珠湖小學教書的第一年,我們班上就轉(zhuǎn)來了一個韓國學生,一個長得白白凈凈,斯斯文文,非常討人喜歡的韓國小男孩。開學幾天,他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教室一角落,上課時他就畫畫,看韓國書。下課也不和同學說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站在走廊里望著天空,中午只吃幾口米飯,菜根本不吃。
如何讓他盡快的融入到我們學校生活中,融入到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如何讓他在中國渡過快樂的童年生活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yīng)“以人為本”,付出師愛。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罢l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卑嘀魅我朴诮咏⒆?,體貼和關(guān)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才能激起他對學習的興趣,更好的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特別的關(guān)注他,包括飲食起居。在學校他不吃中國菜,身體肯定吃不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我們食堂吃桌菜的,我就特意安排了班級最文明、最樂于助人的孩子和他一起吃,把他喜歡吃的菜讓給他吃,一邊吃還幫他介紹我們中國菜的名稱、特點等。這樣他對中國菜慢慢了解了,也開始吃了,漸漸的飯量也增大了,人也胖點了。
我不僅自己這樣做,還帶動周圍的老師一起來關(guān)心他,愛護他,讓他慢慢的適應(yīng)在中國的生活。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外國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即是益友。.贊可夫說過:“個性的發(fā)展,在孤獨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nèi)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全涌賢在中國學習生活,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障礙。他現(xiàn)在還是個孩子,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機,如果他和大家溝通多了,語言自然就不會成為他生活的障礙了。
1.我把班組中最熱情的周文豪換成他的同桌,以此來感染他,帶動他。
周文豪是班里的副班長,人又熱情,而且他們還住在同一個小區(qū),可以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在家里也可以一起玩耍。校外我還讓周文豪的小伙伴也和全涌賢一起玩耍,大大擴大他的生活圈子,這樣他與中國小朋友交流的機會就大大增多了。
2.讓她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中表現(xiàn)自己,讓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個人玩快樂。
我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也讓全涌賢小朋友有了更多的學習中文的機會。
三、家校聯(lián)系,共同努力
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個人,要調(diào)動一切可調(diào)動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學校領(lǐng)導(dǎo)、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及同學等都是直接參與轉(zhuǎn)化學生工作的相關(guān)人員。要形成一種“包圍”的教育環(huán)境,學生家長的力量是最為重要的。
非常高興的是全涌賢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以前就在蘇州大學學習中文,有一定的語言基礎(chǔ),和他們交流比較方便。我經(jīng)常把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他的父母,并且告訴他父母在家如何做才能讓他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生活。比如在家多和他說中文,多讓他看中文書,多讓他和中國的小朋友交往等等。
四、抓住閃光點,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只要你是金子總有發(fā)光的一天?!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聲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p>
如果全涌賢小朋友的語文成績提高了,他就會對學習更有自信,面對其他學科,也可以利用語文的理解能力來開啟學習之門。
全涌賢小朋友在學習語言上有一點天賦,他的發(fā)音比較準確,我就抓住他這一閃光點,在語文課堂上,讓他多讀詞語,多讀課文,一有進步就表揚。漸漸的,他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由一開始只能聽懂一點點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到后來大部分都能聽懂了。
全涌賢小朋友的畫畫的特別好,我就抓住他的這一個閃光點,讓他參加學校的各種書畫比賽,他的美術(shù)作品在學校櫥窗展出,全班同學都為他驕傲。教室里的學習園地上也有他的小小畫展,這大大的激發(fā)了他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我們教師應(yīng)該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將它撥亮,這樣就會使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教育需要愛,需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體會、感悟,精心的引導(dǎo),真誠的鼓勵和信任。我們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讓其盡早發(fā)亮,發(fā)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努力,全涌賢小朋友已經(jīng)能完全適應(yīng)中國的生活,吃得慣中國菜,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語文成績達到良好水平。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談得上熱愛教育。教師必須有愛心,善于掃除學生心靈的障礙,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健康、自由、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