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溫拌腰絲”是陜西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也是西安飯莊的一道招牌菜,因其刀工細致,烹調方法考究,口味獨特,深受各地食客的喜愛。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溫拌腰絲”中的“溫拌”。眾所周知,大凡拌菜,一般都采用涼拌的方式,比如傷心涼粉、夫妻肺片、口水雞等,而“溫拌腰絲”則一反拌菜的傳統(tǒng)做法,采用“溫拌”的形式,此乃陜西菜獨有的技法,它改變了拌菜必“涼”的成規(guī),使人耳目一新,不但風味特殊,而且溫馨暖齒。
其實,“溫拌”并非今人所創(chuàng),古已有之,唐朝就有一道非常著名的菜,名叫“羊皮花絲”,乃唐代中書令韋巨源所創(chuàng),是《燒尾宴》中的一道溫拌菜。在唐代,十分流行一種宴會,稱為“燒尾宴”。所謂“燒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其菜品非常豐富,可與“滿漢全席”媲美。很多人認為,“溫拌腰絲”就是從“羊皮花絲”演變而來的。
了解了這么多,下面就教大家做做這道菜?!皽匕柩z”以豬腰為主料,需要準備的食材有:豬腰子150 g,粉絲150 g,干木耳15 g,萵筍50 g,鹽3 g,香油15 g,醬油15 g,醋10 g,料酒10 g,姜3 g,大蒜5 g,胡椒粉2 g,花椒1 g。
準備好這些食材后,就可以動手制作了。首先,將腰子撕去皮膜,然后用刀從中間片成兩片,除凈腰臊;然后再片成0.2 cm厚的薄片,順著腰身的長度切成細絲;接著將木耳用水發(fā)好,擇去雜質洗凈,切成細絲;萵筍去皮洗凈,也切成細絲;粉絲發(fā)好,切成25 cm長的段;姜、蒜各切成末;隨后,將腰絲放入沸水中,要注意,腰絲不要氽的太老,以免失去脆感,待其伸展開,顏色變白時,就可以撈出。瀝干水分,置于碗中,加入鹽、料酒、醬油拌勻,裝在盤內;將木耳絲、萵筍絲、粉絲用沸水氽過,瀝水,裝入另一容器內,并加鹽、料酒、醬油、醋,攪拌均勻,裝在盤內;把拌好的腰絲蓋在上面,然后撒上蒜末、姜末、胡椒粉;炒鍋置火上,加香油,燒至九成熟時投入花椒,待其發(fā)黑,撈出花椒,立即潑在蒜末上即成。至此,一道美味的“溫拌腰絲”就做出來了。
觀其色澤,清新亮麗,褐色的腰絲,青色的萵筍,紅色的辣椒,黑色的木耳,金黃色的粉絲,各種顏色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讓人備感舒適。食之,腰絲脆嫩,鮮香爽口,姜香、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互相融合,恰到好處,使其味道濃醇,清爽利口,不失為一道低成本高檔次的美味佳肴。
另外,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常食豬腰,可以“理腎氣,通膀胱,暖腰膝,治耳聾”,并有“補腎壯氣,消積滯,除冷痢,止消渴”的功效。真是既飽了口福,又收到了補益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