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快樂教學已成為小學教育的主旋律,如何將小學音樂與快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是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秉持快樂教學的理念,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在樂中學,在學中樂,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對如何打造小學音樂快樂教學展開探討,以期為小學音樂教育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 快樂教學 素質(zhì)教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最終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新時期,小學音樂快樂教學概念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那么,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論述。
一、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快樂的學習氛圍
在良好、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中教學才能有效展開,學生學習才會更加得心應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教師要能夠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當下,我國音樂課更多的要面向?qū)W生,要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音樂教學中受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在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發(fā)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更是學生學習路上的伙伴?!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和教師進行主動的溝通,學習就會事半功倍。比如,教師在讓學生欣賞《我的祖國是花園》時,可以和學生一起聆聽,在講解的過程中,針對那些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為他們豎起大拇指,或者是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眼神,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其次,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比如,教師講授《智取威虎山》時,可以讓一位同學去模仿老虎的聲音、動作以及表情,在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時,讓學生愉快地去學習。
二、讓音樂與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相結(jié)合
音樂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聽覺上的享受,但又不僅僅于此,它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許多打擊樂器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新奇有趣的,同時它也是學生基本實踐技能的體現(xiàn)??鞓方虒W理念指導下,教師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的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去設(shè)計、制作打擊樂器。在學生制作打擊樂器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自己制作的樂器來進行表演,這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突破。學生制作材料的選擇,可以是簡單的小瓶小罐、鉛筆盒以及小竹筒,這些小小的工具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發(fā)揮學生想象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梢姡魳方虒W中課堂教學情境的至關(guān)重要,教師教學中要能夠充分的利用各種教學輔助性工具,不斷的體現(xiàn)音樂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啟發(fā)性,鼓勵學生,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三、注重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教師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論述:首先,故事導入。導語是引入新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拉開藝術(shù)序幕的開場,而一個好的開場會強有力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去,讓教師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故事情節(jié),一方面,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它可以起到自然過渡的美妙作用,讓學生學習更加的得心應手;其次,律動表演。目前,很多人都認為律動表演是幼兒園的專屬,殊不知,律動表演在小學生音樂學習中也至關(guān)重要。小學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好動,而律動表演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在高昂的情緒下快樂的去學習,進而感受音樂的氛圍;最后,音樂與游戲相融合。在課堂告一段落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放松一下,通過這樣的小游戲,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相關(guān)研究表面,教師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能夠讓學生走出傳統(tǒng)枯燥、乏味、單調(diào)的教學模式,是小學音樂教學實現(xiàn)快樂教學的前提。
四、使用機智巧妙的教學語言
語言的巧妙性是新形勢下教師教學中不得不重視的話題,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夠讓人放松,能夠帶給人以快樂,讓學生快樂的進行學習。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的評價語言也要能夠引導并幫助學生,避免學生出現(xiàn)尷尬心理的同時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授《口哨與小狗》時,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教材的插圖中添畫,很多同學都在圖片中畫的是花花草草以及小動物,只有一位羞怯的同學,它在插圖中畫的是太陽,而且將太陽涂成了綠色,有幾位同學看到了他的畫,就開始取笑他,“他好笨啊,居然將太陽涂成綠色!”“多么可笑的太陽??!”在同學們的取笑之下,他慢慢的低下頭。這時,教師如果能夠夸夸這為羞怯的同學,就能給以這為同學自信:“小朋友,這是我見過的最具創(chuàng)意的畫了,你能給我們說說這幅畫的寓意嗎?”這時小朋友抬起他的頭,自信的說:“我畫這幅畫倡導的是環(huán)保,我希望地球上多一點綠色,最好太陽也是綠色的。”在聽到同學的解釋之后,哄笑的同學乃至教師都震驚了,如果教師也取笑這為同學,那我們失去的就是一個倡導環(huán)保以及綠色的“使者”。
參考文獻:
[1]張宏.淺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J].學周刊,2015,(33):214.
[2]張璐.關(guān)于小學音樂審美教育分析[J].音樂時空,2015,(03):182.
[3]徐佳佳.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華夏教師,2015,(08):66.
[4]黎翠當.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策略[J].戲劇之家,2015,(14):232-233.
[5]石坎.音樂在傾聽中綻放光彩[J].科學大眾,20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