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麥當勞要真出麻辣燙或者火鍋類的東西,我還要不要去捧場呢!作為一個中國人,也著實是矛盾。
“心情好,蹦蹦跳,開心來到麥當勞!伸出小手指出我最愛,我愛我的麥當勞!”
相信這首麥當勞之歌,是無數“80后”的共同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期,麥當勞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時,迅速刮起了麥當勞之風,和肯德基爺爺并駕齊驅,復活了孩子們的心靈和味蕾。不得不說,在物質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漢堡包、薯條、雞塊組合對80后的“殺傷力”實在巨大。
那時候,即使巨無霸只賣10元,依然會被長輩們視為“奢侈”,絕大部分家庭因為囊中羞澀,一年只允許孩子吃一兩次麥當勞。如果誰家境殷實,有幸在麥當勞里舉辦個“生日趴”,絕對會讓其他同齡人羨慕死,很有可能直接晉升為“孩子王”,在同學、玩伴兒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所以,當聽到“麥當勞”計劃作價30億美金,出售中國內地和香港門店的時候,還是會讓人無比震驚,這就好像被人一悶棍,敲碎了所有美好的記憶。
6月22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麥當勞將賣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門店,報價高達30億美金。目前已有至少6家財團表現出興趣,包括北京旅游集團,三胞集團,中國化工等。此外,麥當勞向收購方提供為期20年有限制的加盟特許經營權。
據悉,總部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麥當勞,將雇傭摩根士丹利來出售亞太地區(qū)2800家麥當勞餐廳(包括中國內地、香港、韓國)。韓國麥當勞的出售招標將分開進行。
內部人士表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麥當勞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的收益高達2億美金。按照其核心收入的15-16倍溢價出售,最終報價高達30億美元。
根據麥當勞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業(yè)績,該季麥當勞實現凈利潤8.115億美元,比起2014年同期的12億美元,下滑近33%。在亞洲、中東以及非洲市場,同店銷售的降幅達到了8.3%。雖然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只下降了4.8%,但是在中國市場第一季度業(yè)績表現不佳的現象,已經持續(xù)多年。
隨后幾個季度,麥當勞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和下降中徘徊,情況也十分不穩(wěn)定。即使2015年麥當勞全球業(yè)績回暖,全球同店銷售額實現了5%的增長,營業(yè)收入增長16%。中國市場在2015年第四季度同店銷售也只增長了4%,居然落后全球銷售增長額1個百分點。
由于銷售額、凈利潤下滑幅度較大,麥當勞官方決定加大關閉業(yè)績較差的門店。有消息稱,麥當勞2015年在中國共關閉了約80家門店。
而隨著中國市場原材料成本上漲,租金成本上漲等,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就變得更加嚴峻了。
相對于其他同類企業(yè),麥當勞的優(yōu)質在于選擇供應商上也更加嚴格。據說,麥當勞對原料采購要求非常嚴格,要求供應商必須有自檢報告、第三方檢測報告,另外,對于有些產品,麥當勞要求供應商簽訂承諾書保證質量,為此麥當勞會給出比市場價高出很多的采購價格。
對于吃貨來說,或者對“麥當勞”有極高忠誠度的80后,最為關心的問題,其實就是麥當勞賣出中國內地和香港門店之后,品質和口感會不會下降?
要知道,在中國的企業(yè)和機構,對這次收購興趣極大。倘若麥當勞哪天真的變成了國字號,那么其引以為傲的全球標準和工序,是否還能得到嚴格貫徹和執(zhí)行,其以盈利為目的的本土化戰(zhàn)略又將怎樣大刀闊斧地展開都是一串問號。
如果由中國本土企業(yè)收購,會不會有一天麥當勞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中式快餐了?再如果,哪天麥當勞要真出麻辣燙或者火鍋類的東西,我還要不要去捧場呢!作為一個中國人,也著實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