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學富五車,他的學識曾讓西方人贊嘆不已。1877年,辜在愛丁堡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后又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等著名學府研究文學、哲學。在那里,辜鴻銘獲得了文、哲、理、神等十三個博士學位,會說九種語言。據(jù)說,他在紀念俾斯麥百年誕辰會上所作的即席演講博得一片喝彩;又曾用拉丁文作詩(這位天才的學習能力,確實遠非一般人所能比擬),早年上海愚園路廊壁上鑲嵌的拉丁文詩就出自于他的手筆?!斈辏淘嗳トR比錫大學求學的時候,辜鴻銘已是聲名顯赫的知名人物;四十年后,當林語堂來到萊比錫大學,辜鴻銘的著作已是學校指定的必讀書了。
蔡元培歐游歸來執(zhí)掌北京大學,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的辦學主張,并邀請辜鴻銘到北大任教,講授英國文學。在課堂上,這位留著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的學者與學生約法三章:其一,上課前學生必須起立敬禮,下課后老師離開后學生才可離開;其二,學生如果背不出書,不許坐,一直站到下課;其三,能夠接受約束的聽課,否則可趁早離開。在當時,這是一件新鮮事。
名人總有自己的怪癖,辜鴻銘講課也是如此。每當講到得意的地方,他就從長袍里掏出幾顆花生糖果“慰勞”一下自己,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還有人說,辜鴻銘喜歡逛窯子。在妓院勾欄,他刻意收集煙花女子的手帕(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今天這個時代某些官員收集情婦毛發(fā)的嗜好),然后拿到課堂上公開展示?!娔款ヮブ?,辜老師慢條斯理地從長袍下掏出一塊花手絹來,公然擤鼻涕,一點斯文都沒有。又或者,會從長袍下掏出塊花手絹,里面裹著一把花生,一邊講課一邊吃花生。
熟悉他的學生都知道,辜老師對自己的這堂課是非常滿意的了。
辜鴻銘名字的由來,據(jù)說源于商湯的《盤銘》?!侗P銘》中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年輕的辜鴻銘受到這句話的啟發(fā),為自己取名“鴻銘”,表達了廢舊圖新的思想。但是,從歷史資料來看,辜老師并非一個新派思維的人。雖然他曾飽讀西洋詩書,骨子里卻是一位注明的保守派。
一次宴會上,辜鴻銘遇到了兩位翻譯家:一位是翻譯《天演論》的嚴復,還有一位是翻譯《茶花女》的林紓。
嚴復的《天演論》啟迪了幾代人,影響巨大。據(jù)說,當年胡適之讀書的時候,思想開明的老師就要求自己的學生購買該書作為必讀書目。至于林琴南(紓)翻譯的《茶花女》,一上市則“不脛走萬本”,影響了無數(shù)的青年男女。
三位名人見面,酒過三巡,辜鴻銘突發(fā)怪論:“我要是有了權力,必定要殺掉林琴南和嚴復兩個人”。
林琴南聽了,驚出一身冷汗:“我們什么時候得罪了閣下,還請閣下看在同鄉(xiāng)的份上,手下留情?!?/p>
辜鴻銘厲聲喝道:“嚴復翻譯《天演論》,讓國人只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忘記了還有公理的存在,以至于今天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至于林琴南,你翻譯的小說讓小青年昏頭昏腦,只知道談戀愛而不顧及禮教,搞得天下大亂。不殺你們兩個,就不會天下太平?!?/p>
保守紳士辜鴻銘,說到底只是一個書生。他的種種奇談怪論,在今天讓人忍俊不已。但是客觀地說,辜是個很有幾分骨氣的人。當年,在國事日頹的背景下,慈禧太后過生日極盡奢華與鋪張。對此,辜鴻銘脫口而出:“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边€有,袁世凱暴死后全國哀悼三日,辜鴻銘卻請來戲班子在家里唱了三天大戲。
他的行為,讓人不禁想起清末民初的章太炎,雖然屢屢口出狂言,但骨子里卻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圣賢。辜鴻銘的乖張,似乎也影響了自己的孩子。傳說他的兩個女兒性情高傲,曾對前來提親的人說:“只要你用中、英、法、德、意、日六種文字各寫一封求愛信,什么都依你”。這做派,似乎也不次于其老爹。
林語堂說:“辜鴻銘潦倒以終世,較之奴顏婢膝以事權貴者,不亦有人畜之別乎?”這話,確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