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可以做到數形結合、音形兼?zhèn)?,使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方面被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明顯。多媒體已經不再是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已在不少數學課堂教學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如何更好的運用新穎、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服務,活躍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是現今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已有數年,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使學生形成強有力的學習動力,引起他們的注意,促使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思考問題,自覺地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表現手法多樣化,能提供生動、活潑和鮮明的教學形象和動聽的音響,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重的刺激,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逼真、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學習,主動地進行探索,激發(fā)思維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再配合精彩的聲音效果,課本中的小朋友們一個個都在描述著他們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樣子,學生們興奮不已也跟著說出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大象樣子。接著,運用信息技術動態(tài)的顯示從四個不同方向所看到大象的樣子,讓學生們思考分別是誰看到的。隨后多媒體還向學生們展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并從不同方向向學生們進行動態(tài)展示,從而激起了他們觀察物體的強烈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化抽象為直觀,促進學生理解。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應以解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為切入點來進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些知識特別是涉及一些空間及圖形的知識,單靠傳統(tǒng)方法是講不清、理不明的。恰當地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將課本中的復雜事物或抽象問題進行分解、綜合,對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鑒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過程的理解和加深記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其自身與知識內容之間建立可體驗的事實材料。
如教學《圓柱的體積》時,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重點和難點,其中把圓柱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塊。把16塊圓柱的底面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則圓柱體就接近長方體(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了)。這個過程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單靠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簡單的動手操作,學生肯定是體驗不深的。此時通過計算機的動態(tài)演示,把圓柱底面分成16、32、64份……學生直觀形象感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初步感受了極限的數學思想。這樣利用解決知識的重難點切入進行信息整合教學,既節(jié)約教學實踐,又突出教學重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動觀察和思考。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應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通過教師講解來教授給學生變?yōu)橥ㄟ^學生的自主探究而獲得新知。
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課件演示老師在商場購買電視機的情景,其中有四臺不同的電視機價格(940元、1899元、1350元、2365元)提供參考,請同學們通過價格的比較,幫助老師說出哪臺電視機最便宜。怎樣知道哪臺電視機最便宜的呢?這就引發(fā)了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經過討論后,發(fā)現了兩種方法。一是數數的方法,先數出的數比后數出的數要小,得出940元是最便宜的。二是通過觀察數字的特征得出:當數位不同時,數位多的數大;當數位相同時,比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數大;當最高位相同時,依次比較下一位,直至比出大小為止。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自主探究出了比多少的兩種方法,同時又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四、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在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電腦軟件,親臨其境,如見其人,如做其事,學生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選擇自己所要的學習內容,積極性很高。另外課余大量的時間老師可指導學生在國際互聯(lián)網上查找各種資料,更好地為學好數學這一基礎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只是教學方法的某種改進,更是教學觀念的一次革命,因為它始終調動著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因而最終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五、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識情況
以往教師的教學模式難以照顧不同差異的學生,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較好的改革途徑。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多媒體自主掌握學習節(jié)奏,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搜索所他們需要的內容或幫助的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學生從過去“聽”的教學學習方式改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做”的教學學習方式,他們可以以“研究者”的身份用實驗、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表達等活動去發(fā)現和探索知識,從而形成對數學新的理解,以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交互性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因材施教。
六、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讓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充分交流,學習到很多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事實證明,那些經常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總是最先進的。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就要求教師有相當的計算機使用技能。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的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能,并使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轉變了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轉變。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恰當地選準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發(fā)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