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北京的春天過于短暫。冬天的凜冽往往在三月的和煦里忽然間失去蹤影,溫度一下子躥到十幾度。春風乍起的北京似乎少了些溫潤,難免讓人回憶起那個微風拂面中滿是鮮花與風車的地方——荷蘭。
初遇荷蘭,是到德國上學一年半之后。彼時的我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學校的課程,只剩下幾門考試和最后的論文。適逢德國的復活節(jié)假期,算是春日里最長的假期,足有兩周,于是約上好朋友一路北上,去感受滿園的郁金香。
“兔子節(jié)”漫步霍肯豪夫郁金香公園
復活節(jié)發(fā)生在過了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原是紀念西亞異教神明巴力的同父異母妹妹亞斯塔路降生的日子,亞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婦。相傳巴力得知妹妹亞斯塔路生于一枚天鵝蛋中,就去灌木中尋找;找到了,就抱在懷里孵化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長大后成了一個美女,和巴力同居,后來在巴力危難之際還救過巴力一命。英語單詞Easter的詞源就是亞斯塔路。
因此兔子也就變成了復活節(jié)的重要元素,于是大家都打趣的稱呼這個溫暖的假期為“兔子節(jié)”。兔子節(jié)里,荷蘭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霍肯豪夫郁金香公園。進入公園開始,目力所及之處是各種各樣,千姿百態(tài)的鮮花在爭奇斗艷,似乎是在告訴你春天已經(jīng)來了,而且來的很徹底。
比起德國此時吝嗇的陽光,荷蘭雖然在地理上更靠北,卻有著更明媚的陽光和春天的氣息,心情頓時迅速地明朗起來。公園里的主角當然毫無疑問是荷蘭的國花——郁金香。
郁金香的美好傳說
相傳古代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一個美麗的姑娘,為了表達愛意,三位勇士分別送了一樣禮物給這位姑娘,即一頂皇冠、一把寶劍和一塊金子。奈何姑娘并不愛這三位勇士,于是向花神禱告?;ㄉ褚裁靼讗凼遣荒苊銖姷?,于是便將這三個禮物組合起來變成了一朵嬌艷的鮮花——皇冠變?yōu)榛ǘ?,寶劍變?yōu)榫G葉,金子變?yōu)楦o,這就是郁金香。于是郁金香變身為美好、華貴的象征,也成為了荷蘭種植最廣泛的花卉。
不同于國內(nèi)公園里人頭攢動,擁擠不堪的嘈雜,霍肯豪夫公園雖因郁金香的花期游客眾多,卻一直給人一種安靜與平和的感覺。你可以在花園里細細研究每一種花的名字,給這些鮮花拍照,靜靜的品味那些花香。除了郁金香,也有很多歐洲常見或不常見的鮮花,每一種花都擁有一片相對完整的區(qū)域來展示。
體味歐洲人的“慢生活”
伴著鳥語花香,靜默間,你可以看到有游客自如的坐在或躺在草地上,享受美好的陽光,這大概就是歐洲人的“慢生活”吧。如今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每天在高大上的寫字樓里忙碌工作,此時此刻卻離大自然和隨心的生活越來越遠。偶爾,我和同行的朋友們也會因為看到一種未曾見過的鮮花而驚嘆,然后停下腳步,研究、拍照,看看她的花期,想想是不是自己回去也可以試著種植一株,記錄下她的每一次成長過程。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公園里自由自在的動物而發(fā)出羨慕的感嘆,看看人家大奶牛就這樣慵懶的臥在草地上,如果你不小心進去了她的區(qū)域范圍,她也許會悶悶的對著你哼兩下,然后繼續(xù)享受陽光和游人艷羨的眼神。
名副其實的“歐洲花園”
在霍肯豪夫郁金香公園之外,更讓人不禁駐足流連拍照的是那一大片花田。和公園里一樣,花田的種植也是按照品種和花色的不同來進行排列,只不過由于面積龐大,看起來十分壯觀。雖然歷史上將郁金香從土耳其引進之后也曾發(fā)生過“郁金香泡沫”這樣的金融事件,但如今的荷蘭人依然將郁金香視為國花,而在荷蘭,包含郁金香在內(nèi)的各種花卉可以燦爛開放,這使得荷蘭這個尼·德蘭低地上的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花園”。
游客必去“風車村”
霍肯豪夫郁金香公園不僅種植享譽全球的郁金香,標志性的風車也是不可或缺的。荷蘭作為“風車之國”,滿足的大概不只是最初將風能轉(zhuǎn)換為其他動能的經(jīng)濟需求,更是少女心中童話的標配。那些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隨風轉(zhuǎn)動的風車,是童話世界里守護王子與公主的一道風景。在今天的荷蘭,“風車村”仍然是游客必須去報到的“景點”之一。蜿蜒的小路,傳統(tǒng)的小木屋,遠處高高挺立的風車,以及屋里奶香四溢的奶酪還有為游人準備的各色紀念品,都是荷蘭出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穿木屐平均身高達全球之首?
在所有的紀念品里,荷蘭的木屐大概也是最有特色的必選之物。而木屐的起源,大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荷蘭的地理環(huán)境。這個尼德蘭低地國家有約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而因地制宜的荷蘭人創(chuàng)造出了這種可愛的木鞋。不同于日本的木屐,荷蘭的木鞋真的像個小船一樣,舊時相對貧窮的漁民在木鞋里塞上稻草可以防寒防凍,又使得木鞋穿起來舒適很多。而穿著這樣的木鞋,即使是在潮濕的淤泥中行走也變得輕便利落了不少。
甚至關(guān)于荷蘭人偉岸的身高,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荷蘭人普遍穿著木屐,而木屐寬大,不會限制腳的生長,同時為了不讓木屐在行走中脫落,腳趾還要靈活有技巧,使得肌肉不斷運動,從而竟然帶動了身體的成長。
雖然并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的依據(jù),但是荷蘭人的平均身高卻是無可爭議的全球之首。每一個從荷蘭回來的朋友都帶回過各種各樣的木屐,從小到大,從鑰匙扣到家里的擺件,顏色鮮艷明快,選擇眾多。我也不能免俗的帶回了幾個木屐樣式的鑰匙扣和風車圖案的冰箱貼。
荷德毗鄰而居 文化大不相同
比起荷蘭和不少歐洲國家的絢麗多彩,對德國的印象更多是黑白灰的色彩。大概這個滿是鮮花的浪漫國家確實要比刻板嚴謹?shù)牡聡懪⒆拥南矚g吧,畢竟在那樣的鮮花叢中,看著陽光下風車緩緩轉(zhuǎn)動,很容易就進入了童話故事的設(shè)定感中。德國雖然也有頗負盛名的新天鵝堡作為城堡界的翹楚,甚至是迪斯尼白雪公主城堡的原型,但背后卻是一段滿是悲傷的愛情故事。
荷蘭與德國比鄰而居,同屬日耳曼民族,荷蘭語也是源于德語。雖然在歐洲紛繁復雜的分分合合的歷史演進中,直到16世紀后半期,位于今天荷蘭土地上的七個低地省份才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了荷蘭聯(lián)省共和國,并且這個商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今天依然是國際經(jīng)濟博弈中的重要力量,金融、保險等第三產(chǎn)業(yè)在這個服務業(yè)占主導的國家中更是重中之重,甚至在國際政治方面,荷蘭自身及設(shè)在海牙的國際法庭也一直在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相比于德國嚴謹刻板的工業(yè)大國印象,荷蘭給人的感覺是更加自由而隨意的,雖然荷蘭之行只是短短幾天,但這種不同和多樣卻讓我滿是驚喜和不舍。
既然來到了這個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國家,除了在霍肯豪夫公園和風車村這樣的重要景點游覽觀光,在城市中感受這個國家,窺探一下作為曾經(jīng)的“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的日常也滿足了一個文科生對于這個出現(xiàn)在書中的國家的好奇心。聽說荷蘭號稱是“自行車的王國”,真的來到阿姆斯特丹才發(fā)現(xiàn)真是如此,廣場上、馬路上、河兩岸,正在騎行的,整齊有序停在路邊的凈是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儼然有超過我大北京的氣勢。
而荷蘭作為17世紀就發(fā)展繁榮的海上霸主和貿(mào)易強國,多元的文化也是時至今日依然不同于其他歐洲國家的重要特色。走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吃著荷蘭最出名的大粗薯條,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或高大的荷蘭本地人,或黃皮膚的亞洲同胞,或是嘻哈的黑人。
而荷蘭的華人感覺上在歐洲來說也是比較多的,這里有很多很早就來討生活的東南亞或中國廣東福建一帶的華人,因此,粵菜和港式點心也是在歐洲出名的正宗。甚至我在德國認識的廣東朋友會專程從德國開車兩個小時,只為了買上他們心中正宗的蛋撻和港式糕點,看著朋友每次從荷蘭歸來說起這次吃到的粵菜館和港式點心并且還要帶回來一大包冷凍在冰柜里,都覺得可能那份正宗的感覺和德國的粵菜館真是很不一樣吧,雖然我這個外地人其實并沒有吃出太大的差別。但也許早年間背井離鄉(xiāng)到歐洲來打拼的廣東福建人正是靠著這精妙的粵菜和廣式糕點手藝,在解決了自身溫飽的同時也一解了思鄉(xiāng)之苦。
相比起來,德國的很多大城市雖然也遍布著大大小小的中餐館,越來越多的卻是川菜館和改良過的中式自助餐,味道上更多的適應了當?shù)氐聡说目谖缎枰蛘呤莵淼聡ぷ鞯闹袊鞯氐膰?。畢竟,在北京都已?jīng)遍地開花的川菜館那辛香麻辣的味道更能夠刺激國人的味蕾,而和老外一起吃辣,似乎也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粗贻p一點的德國人鼓起勇氣嘗試麻辣火鍋和水煮魚這樣的川菜,鼻涕眼淚一臉卻根本停不下來的手,實在是覺得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但是有點年紀的德國爺爺奶奶對于自己并不了解和熟悉的食物似乎多少都有著那一點非常謹慎的抗拒,至少在我接觸的很多德國爺爺奶奶中,他們很多人在說服自己嘗試了一次中餐之后,雖然愛上這口美味,卻從此只在這家中餐館吃這一道菜,再也不會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