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生活在課堂,學生成長在課堂,課堂是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健康成長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應該、必須是高效的?!案咝дn堂”要求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追求的目標和研究的課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想從“嘉”“加”“減”“檢”這幾方面對打造一個“高效課堂” 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嘉”,學會活用嘉獎、表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高層次的需求是渴望別人欣賞?!薄冻踔谢瘜W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提倡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在某些時候,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表揚,使其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使學生感覺到教師對其學習的認可,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增強學習熱情。
1、開始上課時的表揚。“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始上課時,不妨以贊美的問好和發(fā)自內心的表揚來提高學生的聽課熱情、排除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2、課堂中的適時巧用表揚?!妒ソ洝分兴_門諺語說:“那種在合適的環(huán)境說的話,就像銀幕的布景下映襯著一個金蘋果一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在合適的時機使用表揚性的語言,及時肯定學生的做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扭轉學生對學習化學的看法。前段時間我應邀參加一次學生聚會,昔日的學生在談起自己大學的專業(yè)時,一個學生告訴我,他之所以選擇化學專業(yè),是因為在初中制取二氧化碳實驗中,調皮的他在裝鹽酸的試劑瓶標簽上畫了個骷髏頭,當時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表揚他想象能力強。愛面子的他感激我不僅沒當班全班同學的面出他的丑反而表揚他,從此他把對我的感激化為學習動力,一直對化學情有獨鐘。這件多年前的小事我早已忘記,但當事的學生卻記憶深刻,從這件事看出,有時教師的一句巧妙的表揚對學生的影響是多么的深遠。
二、“加”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行必有我?guī)?。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躬身謙學,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同行學、向同科或不同科的課堂教學學習。本人珍惜一切學習的機會不斷學習再學習,不論是先進的教學理念等理論知識,還是課堂上的一個講課技巧等實踐操作,只要有用的都認真學習,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能夠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爭取把每節(jié)課都打造成一節(jié)高效的課堂。前段時間,本人到佛山惠景中學聽了幾節(jié)公開課,有一位教師在做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時,改良了課本里的實驗裝置:把露置在空氣中的白磷和紅磷改為分別放到密閉的試管中,然后一起放在熱水中加熱;把用導氣管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氣的做法改為用一支裝滿空氣的試管扣在熱水中的白磷上面??春笪矣X得這樣的改動非常好,一來可以避免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白煙污染空氣;二來又可以在教學中滲透環(huán)保知識;三來可以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播下一顆種子――原來實驗還可以這樣做的,真是一舉多得啊!有誰會否認這樣的課堂教學不會更高效呢?聽課回來后,我把上述做法加入到我的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減”去無效的教學行為
1、“減”去繁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古人云:“大道至簡”,課堂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應簡潔明快、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如果為了追求時髦與新穎,搞不少花樣,環(huán)節(jié)多了,形式多了,反使學生“忙于追趕、疲于應付”,變得“忙碌而無所獲”。如在“水的組成”這節(jié)課中,有教師為了讓教學豐富多彩、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讓課堂“活”起來,先讓學生看視頻:地球含有大量的水、水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生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等,然后讓學生討論水對人的重要性,最后教師從漢字“水”的演變引出課題。表明上看很熱鬧,但這么一折騰,在不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教學主題也偏離了。其實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謹防舍本逐末、喧賓奪主的做法,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簡潔點又何妨?
2、“減”少對多媒體的依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臺,多媒體教學平臺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便利,但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有些教師卻把它當成無所不能的寶貝,無課不用多媒體,更有教師甚至在授課時用多媒體演示代替課堂實驗,課上教師成了課件的放映員,學生變成投影機前的觀眾,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失去了許多練習的時間和觀察實驗的直觀感受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脫離實際,使課堂變得單一、沉悶、呆板,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對多媒體的使用我認為“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些微觀粒子的運動(如物質溶解中微粒的水合、擴散過程)瞬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如面粉的爆炸實驗)實驗室無法觀察的化工生產流程(如鋼鐵的冶煉)及一些有較大危險的實驗描述可以用多媒體演示,而常規(guī)的化學實驗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切忌無課不多媒體。
四、“檢”查反思,查漏補缺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認可這種說法。上完一堂課后,當你進行課后反思,你一定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教學水平正是在不斷反思過程中得到了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對教學目標、教學技能、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過程、學生學習狀況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
在做完“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后,我對實驗進行了反思:雖然改進了課本的探究實驗,使實驗變得環(huán)保,但在實驗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學生把裝滿空氣的試管罩在熱水中的白磷上面時,有的學生可以看到白磷在劇烈燃燒,“水火交融”現(xiàn)象明顯;有的學生只看到白磷冒了少許白煙和一丁點的火光,把水加熱些還是如故。課后我思考,出現(xiàn)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白磷表面被氧化了,對實驗產生了不良影響。課后檢查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是高效課堂的延續(xù)。高效教學在于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意識,每節(jié)課后,教師一定要做好反思工作,并作好教學隨筆,記錄反思中的點點滴滴,為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做好知識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