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筏板基礎是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層建筑中常見的基礎形式,本文著重分析了高層建筑筏板基礎施工過程中泌水、裂縫、冷縫、平整度較差等質量通病,并提出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字】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質量通?。毁|量控制
筏板基礎具有沉降量小、基礎整體型好、承載力強等優(yōu)點,在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進步,基礎不斷加長以及混凝土用量逐漸極大等特點,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基礎質量控制與管理研究越來越受到業(yè)內人士的重視。本文以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質量通病為研究出發(fā)點,列舉了一些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提出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而促進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質量管理大發(fā)展。
1、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質量通病
常見的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質量通病主要有泌水、裂縫、平整度較差等。
1.1 泌水
所謂的泌水是指在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過程中,在水平鋼筋下部生成水分的現象,一旦出現泌水現象如果不立即查找原因及時進行處理,將會對混凝土的耐久性或者強度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產生混凝土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水灰比較大、混凝土骨料配置不合理或者凝結時間過長,以至于在振搗過程中自由水泌出。
1.2 裂縫
在混凝土升溫或者降溫的階段,內外溫差出現較大的差值是產生裂縫的直接原因。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裂縫的出現,常見的裂縫主要有貫通縫、深層裂縫及表面裂縫幾種形式,導致裂縫產生的原因 蛀牙有:1.施工工藝因素,施工工藝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的強度以及耐久性等。如混凝土澆筑時間過長將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從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縫;其次,混凝土運輸時間過長將會使得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產生分層離析、混凝土澆筑不密實、表面出現浮漿等,這同樣是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2.自然因素,在混凝土澆筑或者養(yǎng)護過程后中空氣的濕度或者空氣溫度同樣是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如混凝土內外溫差越大,產生的溫度應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冬季混凝土的澆筑極易導致混凝土產生凍脹,從而產生裂縫。當空氣中的濕度較大時,鋼筋極易發(fā)生氧化反應,使得鋼筋和混凝土表面產生膨脹,進而導致保護層開裂,沿著鋼筋方向產生裂縫,進而導致混凝土結構的破壞。
1.3 平針度較差
平針度較差的表現是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孔洞、露筋以及棱角等。
蜂窩是指混凝土的架構表面出現酥松、石子間出現微小孔隙等。馬面是指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出現不平整、凹陷等現象,但不會露出鋼筋。導致蜂窩麻面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攪拌不均勻、振搗不密實或者澆筑振搗操作不規(guī)范等,模板表面粗糙不光滑同樣是產生蜂窩、麻面的原因。
孔洞是指混凝土內部出現空腔或者局部沒有混凝土的現象,一般來說孔洞厚度會超過混凝土的保護層但不會超過構件截面的1/3,一旦出現孔洞將會大大的降低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導致孔洞產生的原因主要有鋼筋密度過大或一次性下料過多導致混凝土澆筑出現分層或者離析等。
露筋是指混凝土內部鋼筋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現象,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將會出現鋼筋被腐蝕或者混凝土剝落等,進而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下降。導致露筋的原因主要有綱吉綁扎不結實或者振搗不規(guī)范等導致混凝土大體積裂縫,進而導致鋼筋裸露。
2、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
針對上述很出現的質量通病以及產生質量通病的原因,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嚴格避免各種質量通病的出現。常見的質量控制措施如下:
2.1 加強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管理
首先,水泥強度等級的選擇應與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相適應,同時在選擇水泥石應降優(yōu)先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同時睡你的用量應控制在320KG/m3,以滿足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水化熱要求;其次,粗、細骨料,粗、細骨料的選擇應嚴格執(zhí)行相關規(guī)范,如在大體積混凝土配置中應選擇中砂,常見的系度模數為2.3-3.0,含泥量應小于1%;第三,外加劑的使用,在使用外加劑時應嚴格按照事先實驗的原則進行,必須按照實驗一斤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相應比例的外加劑;第四,為了避免泌水現象的發(fā)生,可適當的提高砂率,在保證混凝土水化和施工性能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單位用水量。
2.2 加強澆筑過程中質量管理
在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以下幾點:1.澆筑前應嚴格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預防塌落度損失的的發(fā)生;2.在進行振搗時,嚴格控制振搗器與模板的間距,同樣適應避免碰觸鋼筋、預埋件等;3.應避免在雨天或者雪天澆筑混凝土,如果比免不了應嚴格做好防雨水措施,必要時搭設雨棚;5.冬季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嚴格注意新澆筑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控制、拆模時間等,澆筑后的混凝土應采取必要措施進行養(yǎng)護加強以減少裂縫的產生。
2.3 對已出現的質量問題應及時補救
對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如蜂窩、孔洞、冷縫等,應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梢砸罁唧w情況采用內部補修法、外部補修法和結構加固法。外部補修法無法達到裂縫的深處,內部補修法用于基礎結構混凝土深層裂縫的補修,通常采用灌漿法,通過壓力將灌漿注入結構的裂縫處,通過灌漿的擴散和浸透,達到對結構進行粘接和加固的目的。結構加固法適用于對基礎結構承載力或者整體結構影響較大的深度通病,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錨桿、鋼板等進行加固。到那時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應將通病處進行鑿毛、清洗等,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
3、結論
本文例舉了一些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并提出了一些質量控制措施,為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技術的改進和提高進行了補充和延伸,由于篇幅的問題未能將具體的質量控制與管理措施進行敘述,接下來研究會重點防放在施工技術的改進方面。
參考文獻:
[1]朱伯芳.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與溫度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1-5.
[2]孫成城.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技術研究及工程實踐[D].鄭州:鄭州大學,2006.
[3]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的綜合方法[J].施工技術,20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