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學校的大門總是為適齡兒童敞開著,學校本身就是為學生讀書而存在的。的確,學校為兒童提供了學習的場所。但學校不見得為學生而存在,一個孩子如果在學校里,感覺不到學習的幸福,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學校成為學生精神不愉快的場所。這樣的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嗎?不幸的是,這樣的學校真實存在。
幸福感正在萎縮
學校是兒童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學習本應是快樂幸福的??鬃诱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然而,這份快樂與幸福卻因為教師的觀念、行為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迷離。
模糊的教學,讓課堂沒有獲知的幸福 學生學習幸福,成就感是必要條件。一個教師如果能把教學內容講清楚,讓學生聽得明白,學會了,這時學生就有成就感了。把教學內容講清楚,是教師最基本的功夫,但不是每個教師都能做到的。數(shù)學課,算理講不清,怎么思考的說不清,學生聽得糊里糊涂,然后為了應試,讓學生做許多的作業(yè),學生苦不堪言,哪來的幸福感?一個數(shù)學教師,如果能把算理講清楚,能知曉學生思維的糾結處,能預料到學生思維的漏洞,他就會在某些關鍵處很細致地強調;而且,他設計的練習題除了鞏固必要的技能外,還會設計一些含有思維陷阱的題目。學生在他的引導下,不斷攀越思維的高峰,不斷處于高峰體驗中,學習之途該多么美妙?。】上?,這樣的教師為數(shù)不多。
課程的刪減,讓學生沒有發(fā)展的幸福 在農村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課程一直處在視覺中心地帶,藝體常識課則淪為邊緣科目。這些藝體常識課往往沒有專職教師來教,而且常常被執(zhí)教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所謂主課的教師擠占。沒有藝體常識課,學生的發(fā)展是受限制的。孩子到這個世界上來,他對一切都感興趣,都充滿了好奇。現(xiàn)在只剩下三門主科,學生的視野怎能開闊?狹隘的智力背景,制約著學生的發(fā)展。缺乏了藝體常識課,也就缺失了大部分的形象,泯滅了許多的激情,學生即便學再多的知識,也會感覺枯燥。
唯一的成才觀,讓大部分人沒有成長的幸福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人的才能是有區(qū)別的,同一種才能也有高下之分。然而,考取一所好的大學是成才的唯一標準,卻是當前社會大多數(shù)人秉持的觀念。在此影響下,多元智能理論被木桶原理代替。于是,在沖向“大學”的途中,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孩子的每門功課都好;然而,這很不現(xiàn)實,許多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倒在了路旁。其實,學生不一定非要考上優(yōu)質大學。一個普通勞動者,如果內心是善良的,能在勞動中或勞動之余享受到豐富的精神生活,也是教育的成功。教育應該有鼓勵學生去做個平民的勇氣。
建設學生幸福搖籃
一是改造辦學理念,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學校的教育不能單純?yōu)榉謹?shù),應該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要堅持素質教育的方向。一方面,要通過培訓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引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設置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全面反映學生成長過程,促進學生發(fā)展;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鍛煉學生的體魄;健全各類興趣小組,幫助學生擁有一技之長。總之,尋求實施素質教育的廣泛途徑。另一方面,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合適的品行教育。小學階段是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正確的教育觀應是“立德樹人”,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健康,督促其懂禮貌、講文明、尊敬師長、關心他人,把心地善良擺在首位。
二是改造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觀是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更多更難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的培育是忽視的。按現(xiàn)代教育理論,知識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促進思維和能力發(fā)展的載體。因此,課堂知識教學的選擇只要體現(xiàn)出“夠用”和“基本”就行了,即傳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學生搭建未來知識體系的基礎知識,而不是又繁又難的知識。改變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觀,代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觀,勢在必行。因為這關系到學生在未來社會上是否具有競爭力。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觀,側重促進學生的能力和思維發(fā)展,重視學生在課堂上是否主動學習、是否積極思考、是否主動質疑、是否積極探究;它絕不會因為傳授知識而犧牲掉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是提升自我的幸福指數(shù),樹立正確的生活觀。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時間一久,激情難以保持,甚至有的會淪為“街頭市民”,那種職業(yè)的特征——“知書達禮”往往消失得無影無蹤。教師的幸福是與職業(yè)緊密相連的,生命當與事業(yè)同行。因此,講課時一定要講得明明白白,讓生命清清楚楚,用事業(yè)上的成績提升教育生活的質量。同時,要努力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園,用讀書與寫作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而寫作使人精確,寫作也是教師教學生涯的確證——一個沒有用文字留下一點教育思想的教師,他的教學生活多么蒼白。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擁有一個豐富精神家園的教師,才能讓他教的孩子幸??鞓返爻砷L。
結束語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為孩子而存在的學校,就是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學,既給學生應有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又給學生一個全面發(fā)展、張揚個性的空間與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