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是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務,通過給學生講述德育故事可以寓教于樂;通過讓學生合作活動,可以促進他們團結友愛;通過聯(lián)合學校和家庭,可以讓學生將德育學習延續(xù)到家中,學會尊老愛幼,這些策略都可以更好地推進小學低年級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更要將德育工作貫穿到學校教育的每一個過程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成長為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人,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然而小學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如果德育教育過于枯燥,必然無法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德育策略,要通過細微之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意識。
一、德育故事,嘗試寓教于樂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好奇心強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在教學中班主任可以抓住他們的這個特點,通過講德育故事的方式寓教于樂,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一個好的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說一大套不著邊際的大道理更有效果。教師還可以將德育故事和學生身邊發(fā)生的真實事件聯(lián)系起來說,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這樣也能更好地強化他們的德育觀念。
例如在教育學生要說真話,不要說謊話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講述匹諾曹的故事,并讓學生討論匹諾曹的故事告訴了人們一個怎樣的道理。生動幽默的童話故事可以一下子抓住學生的興趣,促進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搭配上學生生活中的事件進行教育,那效果就會更好,如高年級有一名學生欺騙老師說自己的家長病了,要在家中照顧,但是實際上卻偷偷地去網(wǎng)吧玩電腦,而這天正巧該學生的家長打電話給老師了解該學生的學習情況,于是謊言便不攻自破了。教師可以將這個故事講給學生聽,并讓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這個同學欺騙老師,偷偷出去玩耍的行為是否正確,他錯在什么地方,這樣會導致怎樣的后果等。并可以讓學生和匹諾曹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告訴大家這位學生就好像是童話里的匹諾曹,他認為說謊可以給自己帶來好處,但是其實謊言是隨時都會戳破的,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麻煩。這樣的德育教育情真意切,有樂趣,也有思索,可以更好地起到效果。
德育故事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德育教學的時候如果能夠更好地運用德育故事,可以寓教于樂,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二、合作活動,促成團結友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其實已經(jīng)具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識,同時也對是非榮辱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作為班主任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活動等方法促進學生團結友愛,在活動中發(fā)展自己的道德意識,讓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是非觀念,同時也可以讓班風變得更加好。
例如班級每天的清掃整理工作,這其實就是—個讓學生合作活動,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分工,按照人數(shù)和勞動量來分配每天安排哪些學生擔當值日生,要負責哪些工作,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翁,同時也能讓他們在合作中感受到團結的重要性。在清掃活動中,由于學生們對分配勞動任務不熟悉,所以安排了一個矮個子的學生擦黑板,該學生擦不到黑板,此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在有其他學生主動幫助該學生完成勞動任務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地給該學生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在進行團體活動的時候,要發(fā)揚團結互助的精神,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出集體感。
適當?shù)暮献骰顒涌梢源龠M班級學生之間的友誼,同時也可以在活動中塑造學生的德育思想,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良好的品德有更加深入的感觸,提高他們的德育素養(yǎng)。
三、家園共進,學會尊老愛幼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中指出,德育建設不僅要靠學校,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中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時常和學生的家長保持聯(lián)系,將德育培養(yǎng)方面的知識告訴家長,讓家長培養(yǎng)學校進行德育工作,這樣學生就能夠始終處于德育的熏陶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尊老愛幼等好習慣,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也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做一些在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攙扶老人過馬路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愛護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發(fā)揚“孔融讓梨”的精神,如家長可以啟發(fā)孩子主動將自己小時候玩過的玩具送給弟弟妹妹,主動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戲,照顧他們等。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M織學生進行一些有助于德育教育的親子活動,例如在重陽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和家庭一起完成一項任務,那就是和父母一起為家中老人或者是鄰居家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例如幫老人修剪指甲,幫老人整理衣服,攙扶老人出門散步等。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不僅在校園中展開,在家中也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育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德育片面地將課堂教學理解為德育教學的全部,但是事實上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在德育教育中要將課內(nèi)和課外有機地聯(lián)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用家園共進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將德育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家庭生活,讓他們從中學到尊老愛幼等美德。
教育要從小抓起,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要注重細節(jié),在學生認知世界的起步階段就將真善美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德育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