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層樓
物以希為貴,最奢侈的東西莫如時間、最被尊重的莫如歷史,因為它們的不可逆才散發(fā)出無窮魅力。黃鶴樓回顧品牌歷史的活動“百年傳承有情有行”共分為十二個章節(jié),將與品牌有關的故事、人物、東西和感覺凝固起來,如同一座建筑。
品牌如同建筑,需要精心選料,勞心建造。
黃鶴樓自身豐富的文化底蘊,不僅成就一方名勝,
更是孕育出傳奇經(jīng)典品牌走向全國。
黃鶴樓,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齊名,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有“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xiàn)“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筑城為守,建樓以瞭望。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shù)”。黃鶴樓的形制自創(chuàng)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shù)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數(shù)目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黃鶴樓自建立之初的軍事建筑,功能逐漸轉(zhuǎn)變,至唐朝,其軍事性質(zhì)逐漸演變?yōu)橹拿麆倬包c。到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guī)模,登樓俯瞰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zhèn)風光盡收眼底。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時就寫下這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币殉蔀榍Ч沤^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崔顥的《黃鶴樓》詩,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誦。
名樓自然有流傳不少的佳話,關于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據(jù)《報恩錄》記載,黃鶴樓原是辛氏開設的酒店,一位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知它能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了紀念幫她致富的黃鶴,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另外的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后乘黃鶴升天。后來人們?yōu)閼涯钯M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
然而不管傳說或者佳話多么地讓人產(chǎn)生美好的聯(lián)想,但是黃鶴樓的命運卻是坎坷多舛的。黃鶴樓自最初建成的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黃鶴樓最后一次毀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從此,黃鶴樓就在人們的視野里消失了100年之久。名樓消失以后,清代湖廣總督張之洞,上世紀20年代初的湖北督軍王占元、蕭耀南、湖北省省長劉承恩,30年代初的湖北省建設廳廳長石瑛、李范一等,都有過重建黃鶴樓的打算,但因各種原因,均未開工。1907年,為紀念張之洞,湖北軍界和學界,在蛇山頭興建“奧略樓”,后多被江城市民當作黃鶴樓的替身。“七七事變”前,蔣介石與孔祥熙等在游覽黃鶴樓舊址上的警鐘樓和奧略樓時,也說過應重修黃鶴樓;抗戰(zhàn)勝利后,武昌市長楊錦昱也作過興建黃鶴樓的計劃……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直到1975年,為紀念毛主席1927年登臨黃鶴樓(實為奧略樓)50周年,和1957年指示重建黃鶴樓20周年的即將到來,黃鶴樓重建工程才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F(xiàn)在的黃鶴樓,破土動工于1981年7月,1985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重建施工歷經(jīng)4個年頭。
“國運昌則樓運盛”,1985年,人們重建名樓的百年夙愿終于變成現(xiàn)實。
當黃鶴樓新樓落成之后,它的豐姿令人振奮。新樓比歷史上任何時候的都更加雄偉,共5層,加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總高51.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整個建筑群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南樓、詩碑廊,古典商務服務街組成。主樓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成,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lián)、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漫步各層,登樓遠眺,長江、漢水交匯之處,龜蛇對峙、一橋飛架、三鎮(zhèn)鼎立、萬舟云集,“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zhèn)風光盡收眼底。黃鶴樓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游覽勝地。如今,名樓巍峙于蛇山之首,雄閣飛檐,金碧輝煌,波唱浪吟,這一帶是江城最為雄渾且最富詩意的地方,給武漢三鎮(zhèn)平添了無限風情。
站在黃鶴樓前,仰望黃鶴樓,就想到了一個千古名樓的往返廢立,一個國家的辛酸榮辱,一個民族的興衰沉浮。不管黃鶴樓擁有多么美好的傳說,擁有多么坎坷的歷史,它屹然矗立,與我們一起分享歷史的厚重,分享暢游時的種種歡樂,興許,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