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道稱,中國終于正式承認,它正在建造一艘新航母。
文章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似乎已經開始一項實質性航母計劃,可能意圖創(chuàng)建四個或許多達六個航母戰(zhàn)斗群(中國評論員已公開承認,要想具備有效的航母能力,需要至少三個戰(zhàn)斗群)。經過修復的前俄羅斯航母“遼寧”艦的編號為16,它是這種努力的開始,但是其可靠性還有待證實。
從這艘艦上獲取的經驗將用于發(fā)展將進入生產階段的后續(xù)航母。然而,新航母涉及的挑戰(zhàn)與其說是建造,不如說是設計。在很多方面,新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將在很多方面是蘇聯(lián)設計的“遼寧”艦的翻版,這點應該不足為奇。如果中國要使另一艘航母及時服役,這是唯一可行的行動路線。
文章稱,盡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在尋求從海外技術轉讓的多條路徑(既合法又隱蔽),其造船商必須招募和培訓大量本土專業(yè)設計人員,因為此時此刻,中國海軍正在尋求引入許多不同的新級別艦艇:潛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wèi)艦、兩棲艦、補給艦船和輕型飛機等。特別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整體以及國家領導層而言,潛艇部隊的需求肯定優(yōu)先于航母力量。
出于這個原因,航母17號(中國社交媒體就是這么稱呼它的)幾乎肯定會是“遼寧”艦蘇聯(lián)原始藍圖的直接翻版。
文章稱,“遼寧”艦的結構將給予大連造船廠經驗,同時還給航母18號(有可能的后續(xù)版本)的設計演變提供時間。對航母18號抱有的雄心越大,設計階段的時間越長。
例如,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想要一個能力更強的航空集團,這將需要用于發(fā)動飛機的飛機彈射器。有一些證據(jù)表明,中國對電磁系統(tǒng)以及正為美國海軍下一代航母“美國杰拉爾德·福特”號開發(fā)的組件感興趣。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面臨的風險是,是采取這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或者是它的內燃機彈射飛機彈射系統(tǒng)的替代,還是選擇更加成熟但復雜的蒸汽彈射器。因此,在2025年之前航母18號是不太可能服役的,不過在此之后生產速度可能會加快。
文章稱,中國海軍航空兵集團要擁有真正的獨立岸基空中力量的全方位能力,就將需要空中預警飛機和反潛戰(zhàn)飛機,以及為電子戰(zhàn)配置的電子戰(zhàn)攻擊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還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直升機方面,既作為支援反潛戰(zhàn)和反水面行動的一部分,又可以從其他具備相同作用的水面艦艇上行動。所有這些努力將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至少花十年時間,不論是否需要進行顯著的修改來適應這種新類型的新航母。
文章稱,最后,必須理解的是,航母方案至少在中期內是不大可能針對美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必須不僅清醒地意識到“遼寧”艦及其航空集團相較于美國任何航母戰(zhàn)斗群的劣勢,而且還要意識到新航母面臨復雜的、大規(guī)模、高強度的攻擊時的弱勢。航母的實用性將在于它們能夠在其他國家面前、在其他環(huán)境下維護中國的利益,而不是用于假定的與美軍進行的“空海戰(zhàn)”。(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