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相處方式,但不能排除一種情況,就是凡事都是你在主動,總是你問他最近過得怎么樣,總是你提議說咱倆去看電影吧。好像你們之間,他一直是被動接受的一方。
這種情況很普遍,看起來好像你付出的要多一點,其實朋友之間的相處不可能事事對等。也許是因為你學(xué)習(xí)更好,或者擅長組織聚會,這樣的不對等反而會讓你們的友誼更加穩(wěn)固。你們之中一個比另一個強,這非但不會使你們之間產(chǎn)生嫉妒、影響你們的關(guān)系,反而可以增進你們的感情,使你們互相產(chǎn)生對對方的尊敬和欽佩。但是,朋友之中 ,有一樣一定要對等 ,那就是希望對方好的意愿。
希望對方好,這個說法有點泛泛,尤其是人的生活是在不停變化的,今天希望他工作好,明天希望他身體好等等,每次希望朋友好的內(nèi)容都不盡相同。
如果非要舉例子說明,可能有時為了讓他忘卻煩惱而逗他笑,有時他想買三明治了就借錢給他,或者在他做決定的時候給他些建議。
上面三個例子,看似簡單,其實是有區(qū)別的。再比如當(dāng)朋友來你家做客,你把家里最好的椅子給他坐,這個例子可以和第一個例子拿來相比較。在這兩種情境中,因為有了你的存在,他的生活才更美好:因為你讓他忘記了自己不開心的原因,而且他很舒服地坐在你家的椅子上!希望你的朋友好就意味著要讓他開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美好的事。
但在第二個例子中,你借錢給朋友卻并不一定會讓他覺得開心,他只不過用這種方法得到了一樣?xùn)|西罷了。這種情況下,你給他帶來了一種用處。
第三個例子就是,朋友需要做決定,你來給他出主意。倘若這個決定會影響到朋友的人生,相信你會盡全力讓他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你之所以會這樣做,不是為了讓他開心,只是因為這個決定值得他努力。
例如他要在兩個專業(yè)中選一個,你會建議他選擇對他更有意義的那個,而不是選能讓他掙更多的錢或者學(xué)起來更簡單的那個。對你而言,這樣做得不到任何好處,但身為朋友,你認(rèn)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對方得到真正的幸福。
對朋友來說,你是有用的并且能幫上忙,與能給他一些建議、讓他活得更好之間是有區(qū)別的。
以上的例子,除了內(nèi)容上的不同,對朋友的影響也不一樣。第二個例子中,朋友會對你非常感謝,因為你滿足了他的需求;在第三個例子中,朋友也會對你充滿感激,不是因為你給他的建議,而是因為你的出發(fā)點源于對他的愛。朋友領(lǐng)悟到了這一點,并且很高興你能因為對他的尊重和喜愛而給他建議。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人們需要朋友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幫助,畢竟有些事情憑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想和自己喜歡的人建立長期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