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唱中的心理狀態(tài)與歌唱表情對于歌唱表演有著很大的影響,擁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tài),會使我們在演唱時演唱水平正?;虺0l(fā)揮;如果在演唱時沒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怯場、缺乏自信、多慮緊張,造成歌唱表情不自然等等,都會使演唱水平大打折扣,甚至會造成重大的失誤。
[關鍵詞]聲樂教學;歌唱心理狀態(tài);自信心;歌唱表情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5-0018-02
[收稿日期]2016-02-24
[作者簡介]吳鳳梅(1987- ),女,山東菏澤人,山東省單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二級音樂教師。(菏澤 274300)
歌唱藝術是一門集視聽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是靠演唱者自身的肢體、語言、情感等方面呈現(xiàn)給觀眾的。很多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把重點偏向于歌唱技巧技能的訓練。比如氣息的練習,聲音的共鳴,聲音位置的安放等等,而忽略舞臺演出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歌唱者由于心理狀態(tài)及歌唱表情的練習等等。因此,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歌唱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表情。
一、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狀態(tài)與表情訓練的重要性
好的聲樂演唱者不僅要有精湛的聲樂技巧,扎實的歌唱基本功,優(yōu)美的音色,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豐富的歌唱實踐經驗。歌唱者在歌唱技巧、技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有的歌唱者參加比賽或是演出要比其他演唱者表現(xiàn)好許多,也有些歌唱者已經掌握了較高的歌唱技巧,然而上臺表演卻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歌唱者的心理問題。比如演出中的怯場,是歌唱者最常見的心理障礙。由于臺上過度緊張導致氣息不穩(wěn)定,面部表情不自然甚至出現(xiàn)“破音”等等。使原本精心準備的演唱在舞臺上變得一塌糊涂。由此可見,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演唱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調節(jié)歌唱者的心理狀態(tài)
首先,要注重科學的基本功訓練,打下扎實的歌唱基本功,也就是要練就超高的歌唱技能、技巧。扎實的基本功是聲樂學習者成功的重要前提,就如同修建一座高樓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聲樂學習中有些學習者急功近利,不重視科學的練聲,特別是對于嗓音條件比較好的一些學習者,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基本功訓練,就一味地追求完成較大的作品,使嗓子過度疲勞,甚至出現(xiàn)“咽炎”等一些常見的問題。這樣即使心理素質再好,演唱表情再豐富自然,也不利于自己歌唱事業(yè)的長期發(fā)展,使自己的歌唱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達不到更高的高度。
其次,要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需要,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tài)。自信心使人勇敢,擁有良好自信心的演唱者往往更能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甚至超常發(fā)揮,能在其對自己的作品表達中打動觀眾,獲得肯定與贊同。對于演唱基本功相同的兩個人,一個由于缺乏自信心,在舞臺上誠惶誠恐、瞻前顧后地機械性表演;一個胸有成竹、滿懷自信的將歌曲盡情演繹。原本相差無幾的兩個人由于心理作用和自信心的區(qū)別,使舞臺效果懸殊甚大,可見自信心對于演唱者至關重要。因此,演唱者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做到自我心理調節(jié),對著鏡子用最自信的表情去練聲,唱歌,不要自我懷疑,養(yǎng)成良好的練聲習慣。同時要增加舞臺實踐經驗,不要讓自己成為“琴房高手”,經常去參加比賽,重視每一次演出機會,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
再次,要做好充分的物質和精神準備。要與伴奏多磨合,不要在演出的時候出現(xiàn)與伴奏脫節(jié)的情況,還要將所有與演出有關的事項安排到位,以免臨時發(fā)現(xiàn)亂了陣腳,對歌唱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演出或是比賽前不要吃過于辛辣的食物,多喝一些溫開水,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熬夜。熟悉作品,不要犯了忘記歌詞這樣低級的錯誤。另外,演出前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有的演唱者在演出前過度緊張,總是覺得自己作品完成得還不夠好,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在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下過多的練習,導致嗓子疲勞,在正式比賽或演出時發(fā)揮不好,“破音”甚至失聲等等都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演出前應少練多思,感悟歌詞里的旋律,歌曲里的情感。
除此之外,還要盡可能的做到熟悉演出環(huán)境,珍惜每一次彩排的機會,減少陌生感。每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不一,有的人天生就是“人來瘋”,有的人心理素質卻很差,希望大家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排除壓力的最有效的辦法,例如,賽前做深呼吸調整,放松自己的心情,或者是通過運動的方法,舒展肢體轉移緊張的心理,克服心理障礙,提高舞臺表演質量。
三、如何訓練歌唱表情
古人曰:生始于心,表于情。歌唱講究以情帶聲,聲情并茂。任何一首歌曲都是有感情的,如喜悅、哀傷、自豪等等。歌唱者在演唱過程中不僅僅是傳遞歌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去傳遞歌曲的情感。感情是通過面部表情上表現(xiàn)出來的。如何做到在舞臺上表情到位,為演唱效果加分也是每個歌唱者應該重視的問題。
多看、多聽歌唱家在臺上唱歌的表情。好的歌唱家不僅聲音線條優(yōu)美,在舞臺上更是能做到聲情并茂,表演自如,歌唱者可以通過模仿歌唱家的演唱來提高自己的水平。當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模仿,以免東施效顰起了反作用。沈湘曾對他的學生說過:“你不應該像我,應該保持你的歌唱路子,不要失掉你自己的色彩?!币虼瞬皇且蠹乙晃兜啬7?,而是借鑒歌唱家好的一面為自己所用,不能完全照搬,不然成了別人的翻版,永遠發(fā)揮不出自己的特色。
在平時訓練中注重表情訓練。有很多聲樂老師琴房里面裝上鏡子,讓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就對著鏡子練習,這是很好的習慣。有些歌唱者在平時練習中只注重聲音的練習,到了高聲區(qū)面部表情就變得不自然,一旦養(yǎng)成了歪嘴、皺眉等等不好的習慣,等到舞臺上再去改正就變得不現(xiàn)實。因此,在平時訓練中就應當注意這些細節(jié),免得日后壞習慣很難改正,影響舞臺演唱效果。
注重咬字、吐字的練習,使面部表情更加自然。聲樂演唱有別于其他的表演形式,它主要是通過以字傳情,用語言向觀眾傳遞作品內容。在舞臺表演時,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更能使歌聲具有生命力、感染力。正確的咬字、吐字也能使演唱者的表情更加自然。有的演唱者咬字、吐字過于夸張,使面部表情也看起來不自然,也有的演唱者把字咬得太“死”,給人一種“咬牙切齒”的印象,這些不正確的咬字、吐字習慣都會影響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影響舞臺效果。所以,應該加強演唱者咬字、吐字的訓練,清晰準確地表達歌曲,做到字正腔圓,面部表情自然,締造完美的音樂形象。
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更好地理解聲樂作品,做到聲情并茂。現(xiàn)在一些高校也越來越注重學生文化水平的提高。音樂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唱歌不單單是傳遞歌詞那么簡單的事情,除了歌曲旋律、歌詞之外,歌唱者還要了解作品的相關知識。如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曲的藝術風格,以及與作品相關的知識,如歷史、文學、美術、舞蹈等等。只有不斷的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使自己更好的更全面地理解作品,在舞臺上更好地表達作品。
總之,歌唱過程始終伴隨著心理活動的進行,心理狀態(tài)如何與歌唱效果息息相關,也會直接影響歌唱者的演唱表情。綜上所述,歌唱者在練好歌唱基本功的同時也要注重歌唱心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與歌唱表情的平時練習,畢竟歌唱藝術不僅僅是聽覺的藝術,而是集視聽于一體的藝術,歌唱者只有在掌握了牢固扎實的基本功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心理調節(jié),深入分析歌曲的內涵,通過情感想象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最后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達到情感的真誠表現(xiàn)以及與欣賞者的情感共鳴。
[參 考 文 獻]
[1]李晉諱,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1998.
[2]傅國慶. 歌唱技巧與修養(yǎng)[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006.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