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諺語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文化的產(chǎn)物。受自然地理環(huán)境、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和思想觀念等的影響,漢希諺語中的動物形象有著相近或完全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對比分析漢希諺語中的動物形象,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和希臘的文化差異,幫助我們更好地學(xué)習語言和進行跨文化交際。
關(guān)鍵詞:諺語; 動物形象; 文化對比; 語言教學(xué)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3-156-00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諺語作為重要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是根據(jù)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或得出的教訓(xùn)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總結(jié)性與概括性的語言。[1]漢語和希臘語中都有大量包含動物形象的諺語,相同的認知使兩國人民對動物有相同的理解,但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又會使人們賦予它們不同的內(nèi)涵。本文將分析漢語諺語與希臘語諺語中動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內(nèi)涵的異同,并對希臘語的語言學(xué)習提出建議。
一、漢希諺語中文化內(nèi)涵相近的動物形象
雖然中國和希臘相距遙遠,但通過對比分析漢希諺語,我們發(fā)現(xiàn)兩國人民賦予了某些動物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內(nèi)涵。
(一)馬
自從人類馴化馬以來,它就是人類生活的忠實伙伴和得力幫手,它既能拉車代步,又能馳騁疆場。中希兩國人民都常用馬來喻指各種人類的行為,將馬的特性與忠誠、速度、陽剛、高貴等結(jié)合在一起。漢語中馬被用在不同教育意義的諺語里,如交友(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應(yīng)對問題(馬到懸崖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為人處世(馬有失蹄,人有失言)、持之以恒(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耕)。希臘語中借馬傳意的諺語有Ο λ?仵γο?灼 ε'?咨ναι '?琢λογο, που μ'?著ρα ν'?自χτα τρ'?著χει(一言既出駟馬難追)、Το '?琢λογο δεν κουτσα'?咨νει ποτ'?著 απ το?仵 αυτ'?咨(耳朵上的小傷還不至于讓馬跛足)等等。
(二)狐貍
狐貍因其狡猾敏捷的特性,頻繁出現(xiàn)于中希兩國的傳說故事中,如《伊索寓言》中就有許多以狐貍為主角的故事,給人們傳授著各種人生智慧。兩國諺語中狐貍大多喻指“狡猾奸詐”,如漢語中的“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狐有伙,狗有群”和希臘語中的 (狐貍看雞,越看越少) (狡兔在別處撒網(wǎng))。
(三)其他文化內(nèi)涵相近的動物形象
1.豬:代表無能
漢:龍生一子定乾坤,豬生一窩拱墻根。
希: (豬毛成不了絲綢)
2.母雞:代表輕視
漢:母雞打鳴,家宅不寧。
希: (笨母雞自戳眼睛)。
3.羊:代表柔弱
漢:羊入虎口,有去無回。
希: (弱羊易被狼吃)。
4.螞蟻:代表齊心協(xié)力
漢:蟻多可以抬象,蝗飛可以蔽天。
希:
(蟻多拉牛走)
二、漢希諺語中文化內(nèi)涵不同的動物形象
中國和希臘兩國文化的發(fā)展也有不同的歷史條件和背景,形成了一些獨有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反映在諺語中的動物形象則表現(xiàn)為對同一動物有不同的看法。
(一)狗
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但在漢語中貶義居多,《漢語大詞典》中對“狗”的釋義還包括“助人作惡之人”。漢語中有不少含有“狗”的諺語,多表達厭惡、鄙視之意,比如“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掛羊頭,賣狗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在希臘狗是人們的忠誠伙伴和勞動幫手,人們對狗的看法較溫和,常用狗來比喻人的普通生活和行為,一般不帶有厭惡和鄙視等感情色彩,如 (會叫的狗不咬人)、 (被綁住的狗沒法照看羊群)、 (鄰居的狗也是我們的鄰居)。
(二)龍和鳳凰
龍是中國古老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在《漢語大詞典》中龍身長,形如蛇,有麟爪,能興云降雨,為水族之長。[2]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龍雖然不是真實的動物,卻對華夏文化有著深遠影響。在封建社會,龍作為百獸之尊,被視為王權(quán)的象征,皇帝是真龍?zhí)熳?,穿龍袍、戴龍冠、坐龍椅、乘龍舟。此外,龍還喻指杰出不凡之士,寓意威嚴、成功、繁榮昌盛等。[3]在諺語中多有表達,如“寧養(yǎng)一條龍,不養(yǎng)十個熊”、“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等。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漢語大詞典》中鳳凰象征祥瑞,比喻地位高貴或德才高尚的人,如“神龍不貪香餌,彩鳳不入雕籠”、“鳥隨鸞鳳飛能遠,人伴賢良品自高”等。
根據(jù)《現(xiàn)代希臘語詞典》的釋義,鳳凰 是古埃及的圣獸,每五百年涅槃重生,代表火和永生;龍 是傳說中類似爬行動物的巨大怪物,有翅有爪,口鼻噴火,代表邪惡力量。龍和鳳凰在希臘有著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但在希臘語中鮮少有與之相關(guān)的諺語。
(三)虎和獅子
老虎威武勇猛、彪悍強健,主要生活在亞洲,因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在中國被尊為百獸之王。它的雄威和力量極大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藝術(shù)、宗教等領(lǐng)域?;⒈毁x予了許多或褒或貶的內(nèi)涵,如權(quán)勢、勇猛、大膽、兇殘、狂妄、暴躁等,在諺語中有諸多表現(xiàn),如“虎父無犬子”、“老虎屁股摸不得”、“虎毒不食子”和“伴君如伴虎”等。中國本土沒有獅子。據(jù)歷史記載,公元前138年張騫出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后,“殊方異物”的獅子和獅子文化才正式被中國人所知。[4]此后獅子在中國多作為鎮(zhèn)守辟邪的猛獸,在諺語中偶爾能看到,如“吃人的獅子不露齒”。
在希臘獅子被認為是百獸之王,它在希臘生活的歷史悠久,其兇猛的形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希臘神話傳說和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獅子象征著尊貴的權(quán)勢、勇敢大膽或兇殘狂暴,如
(寧為獅后,不為狐首)等。希臘本土沒有老虎,在《現(xiàn)代希臘語詞典》中老虎被用來比喻力大勇猛的男人或野蠻粗魯?shù)呐?,少有與虎相關(guān)的諺語。
(四)其他
1.烏龜
漢:寓意長壽或譏稱其妻有外遇的人,如“千年王八萬年龜”。
希:代指速度慢的人,如Στον κατ'?濁φορο κυλι'?著ται κι η χελ'?棕να(慢龜也會滾下坡)。
2.喜鵲
漢:報喜鳥,預(yù)示著喜事,如“喜鵲叫,喜事到”。
希:代指小偷小摸的人,如Κλ'?著βει σαν κ'?咨σσα。
3.烏鴉
漢:預(yù)示壞事或象征貪婪黑心,如“鵲為喜報,鴉為兇鳴”和“天下烏鴉一般黑”。
希:代指騙子或搬運尸體的人。
4.猴子
漢:寓意活潑機靈和敏捷淘氣,如“一百個猴兒一百條心”。
希臘:代指狡猾奸詐的人或山寨產(chǎn)品,在諺語中少有涉及。
三、漢希諺語中各自獨有的動物形象
中國和希臘很多諺語的產(chǎn)生與本國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物產(chǎn)風貌密切相關(guān)。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真實動物與神話動物種類繁多。希臘地處地中海東北部,三面臨海,島嶼眾多,捕魚傳統(tǒng)歷史悠久。[6]在希臘語諺語中出現(xiàn)不少海鳥和海魚。此外,受歷史典故、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思想觀念等的影響,兩國諺語皆有一些特色動物。
(一)漢語諺語中獨有的動物形象
鴻雁:中國常見的候鳥,秋天朝南飛,春天往北返。自古以來人們賦予了鴻雁很多內(nèi)涵,根據(jù)《漢語大詞典》的解釋,鴻雁喻指災(zāi)亂流離之民或兄弟,又因漢朝蘇武借大雁傳書的典故,也喻指書信。在漢語中有一些借用鴻雁特性的諺語,如“雁飛千里也戀親”、“雁過有聲,蛇過有路”。
鴛鴦:中國的一種野鳥,雌雄多成對生活在水邊,用來比喻忠貞和睦的夫妻。在諺語中我們能看到“鸞鳳自有鸞鳳配,鴛鴦自有鴛鴦對”和“鴛鴦失偶,永不重交”。
麒麟:麒麟與龍鳳同為中國傳說中的瑞獸,它象征祥瑞,在諺語中多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草有靈芝木有椿,禽有鸞鳳獸有麟”。
(二)希臘語諺語中獨有的動物形象
貓頭鷹:希臘神話中貓頭鷹是雅典娜女神的代表動物,有著敏銳的雙眼,象征著智慧和睿智,深受希臘人民喜愛,出現(xiàn)在很多錢幣、故事和藝術(shù)品中。希臘語中有一些包含貓頭鷹的諺語,如
(兔眼沒法和貓頭鷹眼比)。
螃蟹:希臘海岸線漫長,各類螃蟹是人們在海邊常見的動物,希臘神話里也有關(guān)于巨蟹座的故事。在諺語中人們根據(jù)它的特性來表達各種不同的含義,如Τι ε'?咨ναι ο κ'?琢βουρα, τι ε'?咨ναι το ζουμ'?咨 του(螃蟹榨汁白費力,喻指無價值的東西)。
四、結(jié)論
通過以上比較可看出,兩國民族的文化制約了動物詞的意義演變,部分漢語和希臘語的動物詞與本民族特定的地域環(huán)境、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差異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達上的失誤。中希有不少諺語所用動物不同,但表達的含義完全相同,在學(xué)習時可以進行對比分析,讓學(xué)生更好地了解中希兩國的動物在文化象征上的差異。其次,中希很多諺語來源于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文學(xué)經(jīng)典等,因此要加強學(xué)生的文化概念,鼓勵學(xué)生多讀歷史文化專著和文學(xué)著作。只有多了解兩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領(lǐng)悟諺語背后的含義。
本文為上海市教委教學(xué)科研資助項目“2015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項目編號:YQ15WQ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曹曦穎.試論英漢諺語中動物比喻形象的文化差異[J]西華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3)
[2]羅竹風.漢語大詞典[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3]顧雪梁.十二生肖寓意詳解[M]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129
[4]汪德華.中國與英美國家習俗文化比較[M]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214
[5]2002
[6]宋曉敏.列國志之希臘[M]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