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做人教育應該作為學校德育的首要目標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引領學生幸福成長,奠基學生精彩人生,山東省寧陽實驗中學著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開發(fā)校本課程,讓學校成為一個啟迪智慧、優(yōu)育人才、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的幸福的“大家庭”。學校自建校以來就把學會做人作為學校育人的根本出發(fā)點,作為學生素質發(fā)展的第一要素和首要目標。在實施途徑上,學校通過文化浸潤、課程內生、活動體驗和評價激勵四條途徑扎實開展“學會做人”主題教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確保了活動實效。
文化浸潤,引領學生做人成長
導行——先進的理念文化 “做人第一、完整做人”是學校的辦學理念?!白鋈说谝弧斌w現(xiàn)了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教育觀,引導學生成人成才;“完整做人”體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引導學生全面、和諧而富有個性地發(fā)展。為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學校提出了“六個更重要”的育人要求。即:對學生而言,“品德比學識更重要,習慣比天賦更重要,健康比財富更重要”;對教師而言,“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愛心比技能更重要,實干比理念更重要”。
怡情——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校實行了“學生成長導師制”,叫響了兩個口號:“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導師”“讓所有的老師成為導師”。同時,學校規(guī)定:導師每兩周要給學生寫一次導師寄語,每兩周至少與學生面談一次,每學期至少一次家訪或讓家長校訪。為保證“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效,學校在學期初和學期中分別開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教導會,及時調控活動健康開展。
育人——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 學校積極開發(fā)校園特質環(huán)境文化,努力營造優(yōu)良的人文景觀。自強園、厚德園、紫竹園、怡心園等自然景觀,引導學生親近自然,關愛生命;“志存高遠”“文明禮儀”“學會學習”“學會健康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感恩”等主題文化長廊,引導學生感悟人生,追求卓越;班訓、班風、教師寄語、圖書角、墻報等風格各異的班級文化,引導學生團結互助、勵志進取。
課程內生,著眼學生做人成長
圍繞“做人第一、完整做人”這一主題,學校開發(fā)了“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感恩”等系列化校本課程,并安排班主任進行專題教育。學校還大力開展社團活動課程,在初一、初二成立了銅管樂隊、書法社、文學社、民樂社、舞蹈社五大類43個學生社團,并利用每周二下午兩節(jié)課的時間開展走班式的社團活動,要求每位學生自主參加一個喜愛的社團。各學科還成立了研究型學習組織,每學期開展一次文學周、科技周、禮儀周、書法周等學科周活動。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搭建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廣闊平臺,促進了學生揚長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學校已有100多項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獲國、省、市、縣級獎勵。
活動體驗,促進學生做人成長
第一,禮儀教育培養(yǎng)習慣。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學校在校園生活中大力開展了“三管一問一彎腰”活動?!叭堋笔侵腹茏∽约旱淖?,不亂吐,不說臟話,不抽煙,不吃零食;管住自己的手,不亂丟,不亂畫,不打鬧,不亂拿;管住自己的腿,不亂跑,不亂踢,不亂踏?!耙粏枴笔侵敢姷綆熼L、客人主動、熱情地打招呼問好?!耙粡澭笔侵敢姷綇U紙、垃圾主動彎腰拾起并放回垃圾箱。這一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第二,人文閱讀提升涵養(yǎng)。學校每年開展一次“師生共讀,構建書香校園”和“親子共讀,構建書香家庭”活動,舉辦與名著對話的演講比賽,使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角色在學生心里生根發(fā)芽,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涵養(yǎng)。第三,“節(jié)文化”凸顯特色。為充分發(fā)揮學校優(yōu)勢項目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學校設立了體育藝術節(jié)、科技創(chuàng)新節(jié)、悅讀節(jié)等活動。第四,名人報告激勵成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邀請名人,特別是家鄉(xiāng)的名人講述他們自己的成長歷史和奮斗經(jīng)歷,更能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勵志成長。第五,社會實踐增長才干。學校開辟了寧聯(lián)機械公司、華興棉紡公司、凌云大廈、文成園、污水處理廠等20多個社會實踐基地,每學期組織學生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評價推動,激勵學生做人成長
為深化“學會做人”主題教育,學校堅持道德評價回歸實踐,以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基礎,扎實開展一年一度的“泰山學子”評選活動,以評價激勵學生做人成長?!疤┥綄W子”是學校近年來推行的“學會做人”德育質性評價獎項,分為三級十類。“三級”即:班級泰山學子、年級泰山學子和學校泰山學子三級;“十類”即:泰山愛心、孝心、勤奮、自強、禮儀、健康、藝術、博聞、誠信、創(chuàng)新學子十類。這樣,就形成了面向全體、分層提高、梯隊發(fā)展的道德評價新機制。
歷經(jīng)幾年的扎實探索和不懈努力,學校做人教育收到顯著的育人成果,既促進了學生發(fā)展,增強了學生的道德智慧和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又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素質,彰顯了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范學校、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范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山東省科普示范學校、山東省科技教育先進單位等30多項省、市級榮譽稱號,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