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雖然在我國的西瓜產業(yè)中對苗期病害的認識和防治技術等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改善,但長時間以來,在苗期出現(xiàn)病害,如僵苗、徒長苗、漚根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筆者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并參考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后,針對目前西瓜產業(yè)在苗期病害的防治技術進行了比較持續(xù)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在這里提出部分見解,幫助提高西瓜的產量和效益,促進我國西瓜產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 西瓜;苗期病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15
近年來,我國在西瓜種植栽培方面的研究進步有了很大的進步,西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西瓜苗期病害的防治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漚根、僵苗等的問題,在全國各地的西瓜種植中都可能發(fā)生,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幼苗的大面積死亡。這幾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西瓜產業(yè)的發(fā)展,對于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也還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間。通過對西瓜苗期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和學習,能夠幫助我國的西瓜產業(yè)改進目前的不少問題,幫助提高西瓜生產的質量,提升產量。
1 西瓜苗期主要病害及原因
1.1 僵苗
僵苗是西瓜苗期主要的生理障礙,主要指幼苗的生長較慢,展葉速度慢,新生長出來的葉子顏色出現(xiàn)灰綠,葉片厚且皺縮;部分子葉和真葉變黃,地下的根出現(xiàn)黃色,嚴重的可能出現(xiàn)褐變[1]。西瓜的葉子若是出現(xiàn)僵苗,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歷時很長,不僅可能延誤生長時期,甚至可能降低整個瓜田的產量和質量。
原因分析:一是苗床的氣溫比較低;二是苗床的土質含水量較高,濕度大,通風條件不好;三是營養(yǎng)土配制缺乏合理;四是幼苗本身的素質比較不佳;五是地下害蟲危害根部。
1.2 徒長苗
徒長苗,主要是指在生長的過程中生長過于旺盛的西瓜苗。主要的表現(xiàn)是生長的節(jié)間過于伸長西瓜的葉柄和葉身過長,瓜苗葉子顏色較淡,葉質薄。徒長苗會導致不耐寒,易發(fā)生凍害。
原因分析:一是苗床缺乏足夠的光照;二是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過高,瓜苗所在的土壤濕度過高;三是在進行育苗時,沒有對砧木、接穗在溫、光、氣進行合理的控制。
1.3 漚根
漚根,常見出現(xiàn)在育苗西瓜幼苗根部或莖部。主要表現(xiàn)為根部無法生長出新的根莖或者出現(xiàn)的不定根,根部發(fā)生顏色褐變、腐爛,原本的子葉和新葉開始變薄,并出現(xiàn)黃褐色或乳黃色,葉子的邊緣開始焦枯,地上部萎蔫。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成片的瓜苗干枯,沒有根毛[2]。這是西瓜育苗期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
1.4 葉片白化
葉片白化是指當第一片真葉出現(xiàn)時,西瓜幼苗的子葉和幼嫩真葉邊緣出現(xiàn)失綠或白化現(xiàn)象,這會導致整株幼苗生長出現(xiàn)停滯的情況。病害較輕時,還可能恢復正常,但若情況比較嚴重,幼苗的子葉和真葉都干枯,即使保留了生長點,也會使苗期生長緩慢甚至僵苗。特別嚴重時,幼苗的子葉、真葉、生長點都會全部出現(xiàn)死亡的情況。
原因分析:一是西瓜的幼苗受凍;二是在苗期通風工作做得不夠合理,苗床的溫度急劇降低[3]。
2 西瓜苗期病害的防治技術
2.1 合理選擇苗床地
在選擇苗床地時,應該盡可能選擇那些地勢比較高的、干燥的地方;同時,要做好排水工作,選擇土質比較肥沃疏松的位置,做苗床的土壤最好是新土,用來進行營養(yǎng)土配制的肥料要得到充分有效的發(fā)酵腐熟。最好選擇先前為水田或至少有5 a沒有種過其他瓜類的土地。在進行瓜苗播種之前,要做好整地的工作,并要施足有機肥,確保有機肥是經過腐熟過的,切不可用病土或未經發(fā)酵處理過的糞肥作為肥料[4]。
2.2 藥劑防治
當苗床中某處發(fā)現(xiàn)了病苗后,要立即采取行動,并及時將隱患排除。同時,要馬上對苗床內的所有瓜苗進行噴藥,以防止病害的迅速蔓延。可以選擇400倍的銅銨合劑對瓜苗的葉面進行噴灑,7~8 d/次,最好連續(xù)噴2~3次或者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對瓜苗葉面進行噴施或對根部進行澆灌,可以減輕病害的威脅,減輕西瓜的枯萎病。
2.3 硝化處理
對瓜苗進行硝化處理就是在育苗的10周前,對苗床的土壤進行深入的翻晾,最好重復2~3遍,確保苗床的土塊得到充分干燥[5]。然后在育苗前1周,用5~7 kg的碎麥秸或爛糠草,平鋪在苗床上面,鋪到30 cm左右的厚度,然后在上面壓一些細土,點燃柴草,充分燃燒。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地殺死生活在苗床上面的病菌、蟲卵,能夠增加土壤中的硝態(tài)氨、磷及礦物質營養(yǎng)元素。
2.4 加強苗床管理
對苗床的管理是整個病害防治技術十分關鍵的環(huán)境[6]。
首先,要做好苗床夜間的溫度控制工作,主要是要防止苗床受到來自冷風和低溫的侵襲,避免西瓜的幼苗受到凍。白天要做好苗床通風換氣工作,充分降低苗床的溫度以及土壤濕度,保證西瓜幼苗能夠健康生長,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此外,需要提高對西瓜苗期水分管理的重視程度,澆水的頻率和量都要嚴格根據苗床中土壤的濕度及具體的天氣情況決定,每次澆水時不能過量,否則會導致苗床濕度過大[7]。有條件的,在澆水工作結束后在上面撒一層干細土或干草木灰,以達到降低苗床濕度和保墑的目的。
2.5 床土消毒
在對西瓜進行苗期進管理時,要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例如,當到了育苗前2~3周時,要及時把床土耬平,用400 mL福爾馬林對水15~20 kg對整個瓜苗的苗床進行噴灑消毒[8]。接著要用麻袋、席子或草苫等物覆蓋在苗床土壤4~6 d滅菌。也可以采用40%多苗靈膠懸劑500~800倍液對瓜苗的苗床進行潑燒。
3 結語
近年來,我國各地區(qū)對于西瓜產業(yè)的重視程度都有了提高,在西瓜在生產中的問題也不斷得到解決。對西瓜在生產過程中的漚根、葉片白化等問題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學習和掌握西瓜苗期病害的防治技術對西瓜產業(yè)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因此,十分有必要對西瓜苗期病害防治技術進行研究。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并在參考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對西瓜在苗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提出改進措施。希望對西瓜種植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常士庫.西瓜苗期常見的生理病害及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3(13):45.
[2]許暢.西瓜苗期常見的生理病害及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6(7):147.
[3]王紅梅,賀申魁.西瓜苗期常見生理性病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南方園藝,2012,23(5):35-36.
[4]陳茂春.西瓜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J].農家科技.2015(3):14-15.
[5]顧宗英.棚室西瓜苗期病害的診斷與綜合防治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23(12):112-113.
[6]朱軍.大棚西瓜苗期病害的診斷與防治[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6):60.
[7]劉勤生.大棚西瓜苗期主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術[J].上海蔬菜,2009(4):87-88.
[8]蘇秀麗.西瓜苗期病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5(7):13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