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4.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7-0047-01
消費者在購買禽產品時的決策過程主要考慮因素有產品的外觀、衛(wèi)生和風味。為了確保供應給消費者的是質量最好的產品,應適當采取一些措施。
屠宰時進行的獸醫(yī)檢查目的是確保家禽胴體無疾病感染和糞便污染。存在一種(或兩種)污染的情況下,胴體將會被判定為不合格,并會從食品生產線上撤離。
胴體淤青或出血是導致胴體降級(質量下降)或屠宰場胴體報廢的幾個原因之一。它是由血管破裂后血液滲入組織而皮膚未破裂造成的。
很難確定淤青或出血是發(fā)生在農場、運輸過程中,還是發(fā)生于屠宰廠中。然而,由此造成的主要經(jīng)濟損失卻常由屠宰場承擔。
根據(jù)科學文獻,淤青的顏色可作為受傷時間的參考。紅色至暗紅色的為近期產生的(≤12 h),淺綠色、橙黃色和黃色的產生時間較久(≥24 h)。
約90 %的淤青發(fā)生在加工前12 h~24 h,同時胸部、翅膀和腿部為最常發(fā)生的部位。其可能的原因是育成舍中雞群飼養(yǎng)密度過高以及抓雞時抓雞器具沒有調試好。
造成淤青的原因有很多(表1)。在屠宰場中,電擊不當(電壓和時間)常會導致胸和腿部出現(xiàn)出血性淤點。農場的病原體如傳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可能會使毛細血管變薄弱,從而導致胴體出現(xiàn)淤青。
黃曲霉毒素(Afla)等霉菌毒素可以通過增加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造成淤青所需的力量,從而具有相似的作用。這種情況常發(fā)生在大腿部。
對于與霉菌毒素相關的問題,可采用適當?shù)拿咕舅仫L險管理產品來進行預防。該產品要能在吸附和/或生物轉化霉菌毒素消除其對雞的毒割作用的同時,確保肝臟和免疫系統(tǒng)受到保護。百奧明的Mycofix產品具有吸收、生物轉化和生物保護這三種功能,它們協(xié)同作用可阻止霉菌毒素對家禽的危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