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令人堪憂。某位已上初二的學生,在祖父的生日宴會上,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最后只擠出了一句:祝爺爺生日快樂!到學校聽課時,筆者曾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結果發(fā)現:常常是老師在上面口若懸河地講解,孩子在下面木然地聽講,就會簡單的齊答。只要老師單獨問“誰能很流暢地表達出來”,他們便悄悄地低下頭,躲避老師的目光。這樣的情形實在令筆者深感憂慮。農村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差,固然有社會環(huán)境、家庭教育等諸多原因,但作為語文教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語文課程標準有明確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上明確寫著,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冻踔姓Z文課程標準》又具體地規(guī)定了口語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如表)。
這是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口語學習的目標。也就是說,口語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人教版初中的單元綜合實踐活動中也安排了口語交際部分。但很多語文教師就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樣,每天為梳理一篇篇課文,講解一個個知識,忙得來不及停下來,指導一下孩子們的口語表達。學生課堂上講話的語氣、儀態(tài)、要點,內容的完整連貫程度,用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等統(tǒng)統(tǒng)被棄之一旁?;蛟S老師更看重的是分析課文、批作業(yè)、考試、輔導、成績。這些固然重要,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能省略,口語交際課不能忽略。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得到有關口語表達的指導、訓練,就不能學會更好地表達,也不會表達,這是一件令人遺憾終生的事情。這時,我們再抱怨學生,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其實,在抱怨的時候,常常就是發(fā)現問題的時候,只是我們不從教師本身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罷了。
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
先讓學生敢講 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上讓學生敢表達,只要講對有關知識的見解,即使錯誤,也不打斷。這就讓學生不會再為擔心自己講錯而三緘其口,也不會顧及面子,這反而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沒心理負擔,解放了思想,為思維的活躍打好了基礎。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課前讓學生集體起立,面對黑板,大聲無主題式的講話,就是為了讓學生克服膽怯心理,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的第一步。因為在大聲的講話中彼此都聽不清在講什么,所以就沒有顧慮。經過一個階段之后,在齊講之后,老師可以叫講得好的同學單獨講,給他表現的機會,通過老師的適當點評和巧妙指導,使他更好地進行口語表達,目的是指導所有的學生更好地表達?;笇в跓o形,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在老師讓他自主表達的時間更好地練習,時刻準備被點名,老師再逐漸地指導學生如何完整、流暢、觀點鮮明、圍繞中心、層次分明地表達,進而有感染力地表達。
課前小演說展示 每天一個小組,一人次,5分鐘以內,同學評議、打分,輪完所有小組集體評出小組名次,小組加分,個人發(fā)獎品和喜報。這樣幾十天下來,班里所有的同學就會輪一遍,同學們就在自己講、聽別人講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學會傾聽,學會如何得體地表達,更加注重個人講話時的儀態(tài)和儀表,也全面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素養(yǎng),同時學生良好的的心理素質就在這些鍛煉中得到提高,這也正是語文教學的目標。這樣的比賽可以變換內容常年開展。比如:演講比賽、讀書報告會、朗誦比賽等。正值青春年華的初中生,只要內心受到鼓舞,潛能得到激發(fā),就會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練習表達中。
合理利用班會、晨會 班會、晨會都是學生表達的絕好時機。他們在表達自己對人、事、物的態(tài)度時,就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絕好時機,教育的很多契機就在于教師的把握。實踐證明:班主任能經常把表達機會留給學生的班級,學生的表達和寫作水平普遍好于其他班級。課堂上,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和他人交流,小組間辯論,也是訓練表達的很好方式。教師要實時指導,學生才能提高。對表達能力不強,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老師要私下里讓他提前回家練習,第二天給他機會,幫助他建立自信,只要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逐漸建立表達的自信,就會表達得越來越好。
結束語
只要教師能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著想,能夠充分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并積極地尋找方法,就一定會改變目前學生怯于口語表達的現狀,很好地完成口語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