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語言藝術是教師教學藝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紐帶,也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初中思品課是一門綜合性的認知學科,它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正確的思品課語言的恰當運用對于中學生來說不僅是很好的獲取知識,而且能夠起到很好的引導性作用,幫助學生在克服學習上困難的同時,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初中思品課語言的正確運用對學生性格形成以及未來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會產(chǎn)生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思品課;教師語言
正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老師對其性格形成和價值觀確立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對于老師而言,教師語言在對中學生的教育中產(chǎn)生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語言是教師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紐帶,也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赫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果。”由此可見,不論從性格的形成還是知識的獲得上教師語言對中學生的影響都是極為巨大的,本文以初中生課堂為例淺談教師語言運用。
一、教師語言的界定
“教師語言與生活語言不盡相同,教師語言是一種以教育、教學為目標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即教師語言應該是規(guī)范性的語言,它既是教法、教態(tài)與語言的統(tǒng)一,也是一位老師言傳與身教的統(tǒng)一。”教師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教育學生的主要手段,衡量一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知識傳遞、學生接受情況反饋、師生間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教學語言。教師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所以我們說教師的語言運用是課堂的核心。雖然教學手段日趨現(xiàn)代化,使信息傳播的方式在不斷擴大,對教師的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中學思想品德課又與其他課程不同,它在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上有更為嚴格的要求,本文試從教師講課語言、提問語言以及生活語言等方面談談自己的理解。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一般特點
每一門學科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專業(yè)性特點,使自身與其它學科相區(qū)別,充分了解一門學科的特點能夠明確相應的語言方式和語言規(guī)范。
(一)初中思品課是一門知識性、科學性很強的學科
初中思品課是一門以講解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為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性學科。它涵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在內(nèi)的重大理論方針政策。同時,對公民的基本責任與義務,道德與法律等方面的內(nèi)容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對初中生而言學習思品課不僅是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對初中生的責任意識,法治觀念,榮辱觀的樹立等都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初中思品課是一門內(nèi)容廣泛,知識性、科學性很強綜合性學科。
(二)初中思品課是一門思想性,引導性的學科
初中思品課是一門以知識的傳授為主體,注重學生的思想性教育的學科。人們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識的引導下從事一定的活動,初中生階段由于對社會生活的認識不是很深刻,一定的社會現(xiàn)象理解不到位。因此就需要思品課的教育加以引導,幫助初中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培育學生的責任、法制、道德等各方面的認知,從而塑造自己的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初中思品課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價值觀的學科。
(三)初中思品課是一門現(xiàn)實性、實用性的學科
思想品德課是以社會生活為藍本,以具體生動地社會事例為題材的社會性科學。它的每一節(jié)內(nèi)容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同時又指導人們正確的處理生活問題。思想品德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理論知識,它要求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思品課注重培育學生的德育,學生在了解到自己作為社會一份子的責任對社會的義務就要把這份責任與義務投入到生活中,做到尊老愛幼,懂紀守法。
三、初中思品課教師語言藝術的具體運用
教師語言的有效運用是構(gòu)建高效課堂的保證,針對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的語言方式能夠?qū)崿F(xiàn)良性互動,更有助于引導初中生的學習和接受。
(一)初中思品課教師講課語言的運用
教師講課語言是教師在課堂更好的傳授知識的一種重要技巧。教師通過語言的講解把課本中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問題理論,轉(zhuǎn)換成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的理解識記。教師講課語言因人而異,運用不同的方法,其目的都是讓學生及時的理解課堂內(nèi)容,掌握課堂知識。針對初中思品課的一般特點,思品課在課堂語言運用中會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初中思品課教師講課語言要求嚴謹規(guī)范性。
初中思品課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要求教師講課語言要嚴謹規(guī)范。初中思品課是以講解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為主要內(nèi)容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在教學課堂過程中教師語言要注意自己的嚴謹性準確性,使用更為專業(yè)性的的語言。同時,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的政治性學科。它所涵蓋的思想內(nèi)容是不可以用自己的話替代的。
第二,初中思品課教師講課語言要時代性引導性。
初中思品課以社會生活的具體事例為題材,緊跟時代步伐。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講課語言要關注時政熱點,對社會熱點信息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傳達與引導。在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發(fā)達的時代,社會中充斥著新聞事件,這些事件對正處于一個好奇階段的初中生有著極大吸引力,但是有這個時期的初中生并沒有形成自己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對生活中的事件容易受到別人的誤導。因此,作為思品課的教師在講課語言中在關注社會熱點的同時,要正確引導初中生形成正確認知,學會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從而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初中思品課教師提問語言注意引導和啟發(fā)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句話極為深刻的指出教學的本質(zhì),即教學工作要立足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管文科老師還是理科老師,語言都有其思想性和教育性?!痹谝还?jié)高質(zhì)量課堂中檢測學生掌握程度,增強學生理解能力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適時地提問。教師提問語言的正確運用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中學思想品德課的問答更多的是發(fā)散性、拓展性,再堅持主題思想正確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探求不同的結(jié)果。因此,在教師提問語言上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第一,思品課教師提問語言要有開放性,引導性設問。思品課是思想性的學科,它注重培育學生的思想意識。因此,中學思想品德課不能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教師在設置提問語言時要以開放性設問為主,讓學生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暢所欲言。同時,在設問上要有引導性,暢所欲言并不是沒有一定的范圍,在適度的范圍內(nèi)引導初中生深入拓展問題的深度。
第二,思品課教師提問語言要輕松口語化。這個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數(shù)對一定的知識掌握程度是有限的,容易產(chǎn)生緊張情緒,對于老師的提問很多學生不愿意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要想在提問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要使用一些輕松口語化的提問語言,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思想品德課嚴謹?shù)凰腊?,可以加入輕松幽默性的、口語化的語言讓學生沒有過大的壓力,感到輕松愉快愿意與老師互動。那這樣的一節(jié)課就會充滿活力課堂效率就會有很大提高。
(三)初中思品課教師生活語言要平易近人,平等交流
初中思品課老師不僅指導學生學習理論性的知識,同時在生活中對學生性格的養(yǎng)成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在這一方面思品課老師就發(fā)揮不可忽視的作用。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課堂上是老師,生活中是益友。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知識,生活閱歷的局限以及不合理的認知會對事情有不同的觀點。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不可能會有兩種完全一致的認知。思品課老師是對學生以心理引導為主,讓學生領悟。因此,在交流的過程中思品課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思品課是以生活為藍本,以具體的生活實例為題材的,不同的人會對同一件事又不一樣的認知。而思品課老師需要以理論的說教為輔,引導學生形成自己正確的觀點和思想。
教師語言藝術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語言藝術的很好運用不僅是自己課堂生動活潑提高教學質(zhì)量,而且還能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真正做到良師益友。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初中思品課語言的正確運用對學生性格形成以及未來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會產(chǎn)生關鍵性的作用。這也是在現(xiàn)代化的科技教育下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因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陳琦主編.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7
[2]王鳳蘭,張吉良.試論教師的語言藝術[J].岱岳學刊,2009
[3]馮海黎.中學政治教學的語言藝術[J].大眾科技,2008
[4]劉金萍.運用語言藝術,提高課堂質(zhì)量[J].職業(yè)技術教育究,2004
[5]胡娟華.從語用學角度分析教師語言藝術[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報,2008
[6]劉家利.淺論思想品德課的特點[J].新課程學習,2011(1)
[7]羅府賢,羅小強.教師語言藝術的探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