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既是我們課堂教學的起點,同時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自主學習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課堂效率的提升。一種科學的自主學習模式必須尊重學情、校情,對于釋放學生能量,培養(yǎng)學生能力、彰顯個性,甚至在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上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自主學習;模式;內地西藏班
一陣陣教育改革的春風不斷滋長著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激蕩著老師的教育思想。春風沐浴下,少數(shù)民族教育也在教育創(chuàng)新洪流中不斷前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發(fā)展需要更加迫切。文化差異和管理特性需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自主學習模式。古云:教無定法。同樣自主學習的模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雖然在自主學習這塊領地,自主學習模式有很多,但內地西藏班(校)學生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在學習生活中多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的自主性相當弱,加之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接觸社會和參與社會時間有限,借助外界條件進行自主學習的條件幾乎沒有。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和民族的同質性,與以往研究中關于自主學習模式與內地西藏班的校情和學情不相符,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建構還不夠理想,總體效果還不盡人意。在廣泛攝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時,結合內地西藏班(校)的實情,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摸索和探究,總結了以下關于政治學科中有效的自主學習模式的淺見。
自主學習具體內容的界定堅持“兩結合”原則。自主學習是一堂課中“自學——互助——展評”的“自學”環(huán)節(jié),屬于微觀的“自學”。初級中學的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豐富,且初中有心理學、道德倫理、法律法規(guī)和國情國策等的知識,高中涉及政治經(jīng)濟學、哲學、政治學和文化。另外,每個班級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介于以上兩個原因,初級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內容確定也不能一概而論,堅持把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生源狀況有機結合,即“兩結合”原則。在以往研究中認為課堂教學中較簡單內容或者是課標中的識記內容可以作為自主學習內容。這種定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可塑性。在這種教學定式下,政治課堂沒有吸引力,也難以提升學生的能力和課堂效率。如果太難的或者學生以前未涉及的教學內容為自主學習部分,學生也將體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挫傷主動性。故自主學習內容不易太過簡單或者太難。而知識難易則跟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關系。如高中的哲學部分,藏族學生由于語言的差異,提前接觸很少,加之藏族學生的抽象思維相對比較薄弱,因此,哲學知識的學習主要收集與教學有關的資料,提點簡單問題為主。另,自主學習內容不局限在具體的課堂內容上,可以根據(jù)知識板塊或單元布局特點上確定。如七年級上冊三單元的學習時,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解決“情趣”和“情緒”的理解,尋找二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科學、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起到規(guī)范學生學習行為的嚴肅性,提升學生調動身邊有利條件解決問題的獨立能力。當然,自主學習的具體內容設定科學否與學校政治教研組或者備課組的集體力量有很大關系。這就需要備課組要充分發(fā)揮集體力量,每堂課前就要界定自主學習內容。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實踐和總結,找到以下有效的自主學習模式。
第一,信息材料闡釋法。人具有無限的能動性,我們在自主學習模式的設計中,應該尊重人的這一特性。故自主學習模式應給予學生思維拓展的空間。收集信息資料這一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成長的差異性,給予學生交流和共享成長的平臺。在資料的收集上既可以使少數(shù)民族學生個性互補、拓展眼界,又可以充分暴露學生在自我學習上的不足,為后面的合作學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尋找根基和埋下伏筆。當然資料信息的收集是為闡釋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或見解。當前關于自主學習的模式一般是重要知識的填空,或者是呈現(xiàn)情景材料來設置問題,利用知識進行分析。這些都不能為展示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更為自由的空間,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由于內地西藏學生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的信息來源有限,故課堂對老師傳遞信息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信息材料闡釋法這種自主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由被動、依賴他人了解世界而變?yōu)橹鲃有袨?,有利于培養(yǎng)西藏學生的親社會意識和情感。封閉式管理模式為學生收集資料信息提供充足的時間,所以資料信息收集也放在課外進行。如初中的法律知識學習,讓學生收集有關案例,而高中的經(jīng)濟學則主要收集新聞時事等。當然,學校和老師要根據(jù)校情開放必要的教育資源,如計算機房、教室網(wǎng)絡、手機,甚至是老師的辦公電腦等。
第二,自主、合作交互式模式。這種模式是指根據(jù)教學情景設置推進中學生先自主學習解決情景問題,有矛盾和難度問題進行合作的反復進行學習一種形式。以往研究中認為,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首步,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學——歸納總結。如果僅次一種,太過單一、機械,無法應對教學中學生的突發(fā)情況,也難以撲捉到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學習的自由度也不夠。特別是內地西藏班的學生由于比較靦腆,,羞于在公眾下表達;再者,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地域和文化特點,教學節(jié)奏比較慢,很難在一次的自主學習中暴露出所有存在的問題。自主、合作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張弛有度,老師的教學設計有學生活動的彈性空間。同時也尊重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在有限的時間中達到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即興思考的能力,老師也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和驚喜。如在初二的“財產的權利”教學中,教學根據(jù)一個故事的展開,依次進行繼承人與被繼承人、財產的分配原則和繼承方式等知識的自主、合作交互學習形式。在問到:你贊成哪種繼承方式時,我們有學生贊成法定繼承,其理由是被繼承人在分配遺產是難免有失公平,這會傷害親情,不利于和諧家庭的繼續(xù)。聽到這中答案時,我像發(fā)現(xiàn)寶藏似的,熱淚盈眶。這是書本中沒有的,甚至于與書本中堅
持遺囑繼承優(yōu)先原則有異議。這就是自主、合作交互方式的成果,讓我欣喜,也成為我們堅持科研的動力源泉。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自主學習善于暴露學問題,更加關注、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陽光的人生態(tài)度。樂觀地估計學生的天性,理解并接受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善于抓大放小,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自身和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到教學相長。用豐富的自主學習模式給學生搭建多種平臺,真正尊重學生的獨立個體,實現(xiàn)七色人生的交會。
【參考文獻】
[1]曾建湘,楊志豪,肖尊嵐.自主學習的本質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2]周炎根,桑青松.國內外自主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