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究了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學習策略的運用,提出了寫作教學中應用詞塊的模式,即提取詞塊——內化詞塊——應用詞塊,并結合教學實例對此模式做了闡述。
【關鍵詞】詞塊;寫作
一、引言
《新課標》學習內容貼近生活,語言運用符合日常交際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深深體會到,使用該教材后學生聽說能力明顯提高,但是其寫作能力仍停滯不前。
學生的寫作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小部分學生因為記不住單詞而寫作表現(xiàn)不佳;大部分學生雖然記住了大量的單詞和語法,學習了怎樣構思文章的框架,還背誦了許多好詞好句,但寫作時仍語病百出,詞不達意,主要表現(xiàn)為遣詞造句不符合英語習慣,詞匯使用不恰當也不得體??梢妼W生寫作能力薄弱并不是由于其語法知識和詞匯欠缺,而是他們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不協(xié)調。針對這種情況,本文主張采用詞塊學習策略解決學生語言產出水平低于語言接受水平的問題,以提高其英語寫作能力。
二、詞塊的定義及詞塊學習策略對寫作的影響
1.詞塊的定義及類型
詞塊是語言使用者在語言輸入和輸出過程中頻繁使用的,具有特定語義和結構并以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存在的,有利于提高語言生成能力的短語、固定搭配、習慣用語或句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這些語義較固定和各類形式的詞塊在自然語言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比例。詞塊是真實交際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大于單詞的語言形象,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有時,并且形式較為固定。詞塊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聚合詞:有幾個單詞組成的固定短語,形式上不會有變化,如:in order that, by the way,for example。
(2)搭配詞:限制性結構短語,允許詞匯和詞類有變化:如:ask / tell / wan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practice / enjoy / finish / have fun doing something。
(3)習慣用語:約定俗成的表達,多半是諺語、格言或社交語,形式上沒有任何變化,如:How are you ? What’s wrong?
(4)掌握大量詞塊是熟練、流暢使用語言的基礎。利用詞塊學習策略進行英語教學,符合認知的基本規(guī)律,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的流利程度,提高其語言輸出的準確性和得體性。
2.詞塊學習策略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
在論述詞塊學習策略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作用之前,我們先來閱讀八年級學生的書面表達習作。題目如下:
Julia has got a bad cold. Her mother has gone to Beijing on business.Now you are writing a letter to Julia to give her some advice.
一位學生的作文如下:
Dear Julia,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and eat some medicines.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because you need a good sleep.You should eat more water.You should have a rest time.I hope you are better soon.
Yours,
Ann
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設計了將詞塊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基本模式,即:提取詞塊——內化詞塊——應用詞塊。
1.提取詞塊
提取詞塊就是獲取四類詞塊素材,以備使用。提取詞塊是語言輸入的過程。提取詞塊的原則是所選輸入材料要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負荷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引導學生提取詞塊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輸入語言材料的分析和識別能力,然后識別、取舍和確定自己要記憶的詞塊,從而達到流暢輸出的目的。在提取詞塊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依托語境或上下文,對輸入材料進行分析、觀察、感知和判斷,進而確定需要留意和提取的詞塊,并進行記錄,為以后的應用和鞏固做準備。
2.內化詞塊
提取詞塊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詞塊。要實現(xiàn)詞塊的應用,首先要內化詞塊。教師可以安排多種內化詞塊的活動:這種范文的特點是;
(1)詞塊集中。知識密集,現(xiàn)學現(xiàn)用,便于記憶。
(2)為學生自己所寫,有感而發(fā),平實親切,易于接受。
3.應用詞塊
輸入與語言,內化語言是為了更好得輸出語言。應用詞塊就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它能加深同學對詞塊的理解。根據(jù)寫作難度和階段側重原則,筆者把詞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分為以下三類:
(1)限制性。
要求學生用所給的詞塊翻譯幾句話或一段話,側重單個詞塊的基本運用,難度較小。該類型的寫作有利于學生的準確熟練地運用詞塊。為提高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限制性訓練具有詞塊集中、練習語境化得特點,不過教師設計的語段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樣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
(2)半限制性。
要求學生根據(jù)提供的一些關鍵詞,完成一篇書面表達。學生既要考慮正確運用所給詞塊,又要分析作文要點,組織材料,安排段落層次等,因而有一定的難度。該類型作文能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詞塊,培養(yǎng)他們運用詞塊的意識,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開放型
只給學生一個話題或一篇語言材料,然后要求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僅在單詞的數(shù)量、種類和得體性等方面做一定的要求。此類作文難度較大。不過在限制型、半限制型作文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大都積累了一定的詞塊,因此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遣詞造句,鼓勵他們適時、恰當?shù)剡\用所學詞塊,從而進一步增強詞塊意識,提高作文質量。下面是一篇學生習作,寫的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四、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詞塊學習策略,能幫助學生有效地把語言輸入轉化為語言輸出,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Lewis, M. 1997.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 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Nattinger, J.R.. DeCarrico, J.S. 1992.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程菁華.培養(yǎng)詞塊學習和運用意識,提高學生寫作水平[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5):35-38
[3]穆林華,張玲臻.寫給中學英語老師的書:英語寫作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4]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目標英語(第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