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要以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學為宗旨,全面提高高中生的信息技能與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就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從高中信息技術實效性的目的出發(fā),結合當前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現(xiàn)狀以及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策略為探究的方向。為此來提高高中信息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實效性;探究策略
自從新課改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課堂當中得以體現(xiàn):教學的環(huán)境改善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增多了、學生上機演練操作能力變強了。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當中,要使教師理解對高中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對教與學的的實踐展開研究,總結出對策,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實效性,來適應信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一、探究高中信息技術的實效性目的
高中信息技術實效性的探尋目的主要是看教學的實際效果和學生的收益情況。而要想使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高就要立足于課堂。探究中要從課堂教學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實效性的關鍵,就是要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的素養(yǎng)。老師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在傳授信息基礎知識的過程當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計算機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培養(yǎng)其終身學習的能力。探究實效性當中,要讓老師在教學中轉變思路,勇于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勇于發(fā)展。
二、我國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師授課內容過于形式化
老師備課是上課質量得以保證的關鍵。而多數(shù)高中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于信息技術掌握的重要性,部分教師因此授課過于形式化。因為信息技術是高考非重點學科,因此老師每次上機演練完,基本上剩余的一般時間都會讓學生自行學習。而這樣教學基本反映出的情況是:教學內容普遍減少,課堂教學松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普遍不重視。
2.強調老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當中,課程的模式都是一樣的。課上老師布置內容、老師示范演練到學生模范操作。老師在教學當中多數(shù)是以自己為授課中心,而忽視了下面學生聽課的實際情況。在有些復雜的實際操作中,老師示范操作后,學生卻無法達到模仿練習。這種以老師為授課中心的教學,學生完全被動式的學習,導致學生沒有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措施
1.目標明確,增強師資力量
在新改革制度的實施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定位以及實施目標已經納入新課程的內容當中。學校應該充分重視高中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應該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室環(huán)境和學習設備進行改善,逐步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與授課的環(huán)境。并且在師資力量方面,學校應該定期對任教老師進行專業(yè)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拓展新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技能。
2.改進教學,改善學法
老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要多開展業(yè)余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實踐的機會。在課堂演練當中,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問題,教師要做到每演練一道問題,都要與臺下學生進行問題交流。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教師的教學要善于運用技巧,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進而引入教學內容。要把教學的課堂演變成學生參與的平臺。在實際的授課當中,老師可以在示范授課后,讓學生上臺來進行模仿訓練,使臺下的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演練步驟。這樣讓學生上臺進行實踐演練,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上課更能集中。同時,老師示范演練后,臺下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老師并不了解,讓學生親自上臺操作,老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之間也能互相學習。
3.完善教學評價,高效課堂授課
在老師授課結束后,加入教學評價系統(tǒng),讓學生直接在網上對教師授課情況進行評價,老師在授課當中存在哪些問題,學生可以在系統(tǒng)評價中直接寫出來。通過對教師授課的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更具責任感,提高了認知能力。教師在獲取學生評價信息的同時,對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盲點、不足也有明確的認識,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也會進行反思和調整,促使課堂授課更具高效化,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的水平。
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應該演變成多學科的學堂,同時也是技術應用的課堂。實效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該是老師多主動、多溝通,讓學生多實踐、多參與。教學的實效探究也應該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明確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更具多樣化,真正意義上使學生的信息技術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鳴銘.淺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的實效性[J].中小學電教,2012(11).
[2]張義兵.信息技術教師素養(yǎ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