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閱讀理解在高考試卷中所占的分值越來越重,在廣大師生中逐漸形成了“得閱讀者得天下”之說。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整體閱讀能力呢?夯基礎(chǔ)、勤實踐、重策略儼然已為通往這一目的地鋪就了一條“快車道”。
關(guān)鍵詞:夯基礎(chǔ);重策略;勤實踐;提升閱讀能力
嚴格來講,高考英語試卷中的完形填空應該屬于對閱讀理解的考查。以2015年普通高考英語全國卷為例,閱讀理解與完形填空所占分值已經(jīng)達到70分,占到了總分比例的47%,因而有了“得閱讀者得天下”之說。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整體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高中學生若能以豐富的詞匯為基礎(chǔ),以濃厚的興趣為動力,以適合自身的閱讀策略為手段,就能不斷拓展閱讀視野。如此這般定能使其英語整體閱讀能力的提升駛?cè)搿翱燔嚨馈薄?/p>
一、儲備詞匯夯基礎(chǔ)
儲備豐富的詞匯,是進行有效閱讀的堅實基礎(chǔ)。傳統(tǒng)的單詞識記方法枯燥乏味,學生記得慢,忘得快。因此,怎樣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記憶單詞顯得尤為重要。如:形象記憶法,人們對于圖像的存儲速度要遠遠高于對于語言符號的存儲速度。試著把枯燥的單詞轉(zhuǎn)變成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你會發(fā)現(xiàn)記憶單詞其實既簡單又有趣?!癱hill,n.寒冷,v.使寒冷”,可以把C想象成天空一彎明月,hill,小山的意思,“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多美的意境……再如,詞根詞綴記憶法,transmit這個詞的前綴是trans=across跨越,mit=send發(fā)射的意思,transmit表示跨越式的發(fā)射,即傳輸,傳播等。單詞記憶法還有讀音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比較記憶法以及歸納記憶法等等,可以將這些記憶法結(jié)合起來靈活運用,以達到快速儲備海量詞匯之目的。
二、積極閱讀勤實踐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灰寣W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高中學生的英語整體閱讀能力也會日益提升。由于在現(xiàn)行教材中可供閱讀的課文篇目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遵循“精泛并舉,內(nèi)外結(jié)合(即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的閱讀教學原則。例如,在權(quán)衡學生接受能力的基礎(chǔ)上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可向?qū)W生推薦以下三種類型的閱讀材料:故事性閱讀材料、說明性閱讀材料(如科學領(lǐng)域的新發(fā)現(xiàn)等)和程序性閱讀材料(如說明書、廣告、招工啟事、導游小冊子等)。
三、閱讀訓練重策略
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課文,忽視閱讀策略的指導,長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掌握并形成一套適合自身的閱讀策略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必要手段。如,為了快速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略讀”,為抓住文章細節(jié)的“尋讀”以及為體會作者情感的“細讀”等。
1.略讀(skimming)入其境
即通過對文章標題或副標題,文章的首、尾段或每段的首、尾句等的閱讀,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問題或描寫的場景。如,在閱讀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標準實驗教科書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篇文章時,通過閱讀文章的標題: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以及每一段的小標題:Ancient Festivals,F(xiàn)estivals of the Dead,F(xiàn)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Harvest Festivals,Spring Festivals,可以馬上知道文章是在介紹古今中外的各種節(jié)日以及相關(guān)的一些慶?;顒?。
2.尋讀(scanning)知其意
尋讀是為了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的閱讀,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shù)字等信息,而對其他無關(guān)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再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標準實驗教科書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篇文章為例,通過尋讀這一句“One of these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which honours the famous ancient poet, Qu Yuan. ”得知中國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3.細讀(close-reading)悟其情
細讀指學生在對全文有個整體印象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深入細致的閱讀,通過上下文、背景知識、構(gòu)詞法等“猜詞(guessing new words)”,理解語義并在此基礎(chǔ)上了解文章的主旨,領(lǐng)悟作者的情感。仍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標準實驗教科書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篇文章為例,通過細讀每一段,深入了解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因其迥異的傳統(tǒng)文化而形成了不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因其不同的起源而形成了不同的慶祝方式。另外,文中有這樣這一句“In Japan the festival is called Obon,when 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the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通過背景知識及聯(lián)系上下文,可確定句中“Obon”一詞是一個類似于我國中元節(jié)的節(jié)日。
有效的閱讀策略還有很多,如歸納并記住上文的意思(summarizing)、跳過不熟悉的詞(skipping)以及從標題預測文章大意(predicting)等等。然而,有效的閱讀策略并非越多越好,學生只有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建構(gòu)起一套適合自身的閱讀策略體系,才能切實提升其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如果能讓學生快速地積累海量的詞匯,帶著濃厚的興趣并熟練運用適合自身的一套閱讀策略體系進行積極主動的英語閱讀,我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學生的英語整體閱讀能力自然也將會得到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鄭婷.英語單詞的分解記憶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1).
[2]張珊珊.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英語閱讀能力[J].教育,2015(45).
[3]陳惠青.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策略初探[J].中學生英語:高三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