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學困生被定義為后進生,他們往往有共同的特點。在知識、本領、方法等方面偏離正常的軌道,沒有達到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要非常重視觀察和研究造成學困生學習成績不良的心理原因。用探索式的方法進行差異教學,因材施教,使這些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學困生;心理特點;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困生在心理上有一些共同特點。比如,心里多疑、易怒、暴躁、情緒不穩(wěn)定、自卑、憂郁、焦慮、抗打擊能力差等。他們中有些學生也想努力好好學,趕上其他同學的進度,但由于缺乏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中途放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學困生往往和學困生在一起,某個學困生想脫離群體,也會因為身邊同學的影響而告終。針對這樣一個學習群體,我們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全方面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心理問題也不盡相同。在與學困生談話時,老師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學生的家庭背景,初中以來的學習狀況以及他們和同學平日里相處的關系等。家庭的和睦、和諧對學生的影響頗大。和諧家庭出來的孩子,陽光、積極;相反,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就可能抑郁、消極,以這樣的狀態(tài)肯定是學不好的。老師在和學困生談話時,要首先了解他的方方面面,這樣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被關心的,學生就會更愿意去和老師交流。比如,有些學生腦子好使,就是不肯靜下心來學習,心浮氣躁。那么,老師和他溝通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們思考自己有什么樣的目標,以后走進社會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目標明確以后,讓他們自己思考現(xiàn)在該一步步怎樣做。有了目標就不會再飄飄然,無所適從了。
二、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他們的特殊心理需求
學困生因為居人之后,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他們通常遇到點挫折就會多疑、易怒、心理失衡,總覺得自己比別人矮半截,這些心理特點在女生身上尤為明顯。比如,有些單親家庭的女生沒有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敵意,她們通常把自己包裹起來,像是裝在套子里的人。我見過一位女生就是這樣,她生活散漫,學習不主動,上早自習基本天天遲到。班主任按照班里的規(guī)定處罰了她,她感到心里不平衡,認為班主任因為她成績不好所以才有意針對她。她找到我訴苦,我讓她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思考,如果有人違反課堂紀律,你作為老師應該怎樣去管理。她也認為違反紀律就應該受到處罰,否則每個人都會違反紀律,班級也就沒法管理。這時,她自己醒悟過來,班主任不是有意針對她,從此以后,她學習也變得積極起來,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比以前開朗多了。有的學生持著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有著學習無用論的想法。因為現(xiàn)代社會上有很多沒有文化的人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很多財富。這時老師就要及時疏導學生,這些成功人本身具有某些常人沒有的素質,他們眼光敏銳,善于抓住機遇,有膽識,這種素質不是人人都具有的。當你本身具有這種素質時,文化知識會給你錦上添花,讓你具備管理知識,具有文化修養(yǎng),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到你身邊,拓展你的人脈。當你本身不具備這種素質時,你還有一技之長,通過高中階段的學習,進入好的大學,將來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也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人不僅是在學校要學習,走上社會還要在歷練中學習?,F(xiàn)在在學校的學習,正是讓你具備自學的能力,這樣將來走上社會才不會被淘汰。總之就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習不要抱遲疑態(tài)度。高中生的心理已趨于成熟,這個年齡段也容易養(yǎng)成極端的性格。所以,老師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三、給高中學困生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學困生的心理問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不理解。為了讓學困生擺脫落后,我們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努力學習的環(huán)境。家長、老師要接納他們、理解他們、鼓勵他們,給他們一個溫馨、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不能一味地指責他們,不要總是埋怨他們不爭氣,可以多給他們一些心理暗示,只要他們一直努力,父母會一直支持。要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有恒心,鐵棒磨成針。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老師和家長不妨放大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也有優(yōu)秀的一面,自卑心理也會消去很多。同時老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老師要給這些學生多一些耐心和愛心,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悉心幫他們去解決,指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學困生因為基礎比較差,自信心不足。老師更要從思想上引導他們,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逐漸拋開多疑和不安,融入班級大家庭中。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渴望被接納和理解,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進步,但是又缺乏信心,動力不足,沒有制定明確的目標,所以很難實現(xiàn)。老師要帶著愛心包容、感化他們,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使這些學生取得真正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艷紅.轉化學困生的幾點嘗試[J].基礎教育論壇,2011(2).
[2]李永強,曾蓮子.高中學困生的教育對策初探[J].黑龍江史志,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