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變革,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科學合理地制作“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體育微課,構建開放式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力,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大學習空間,彰顯個性,突出體育文化的魅力與內涵,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微課;體育教學;學生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教學觀念的改變,將微課合理地運用于中學體育實踐課教學指導學生的體育技能學習,構建開放式課堂,讓教學無處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體育技術、技能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自創(chuàng)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廣大教師的使命與責任。
一、體育微課的特性
1.體育微課的制作要素
微課在體育實踐課的制作要素應根據(jù)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充分考慮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為載體的運動技能教學,注重體育實踐課與其他學科在教學方法、教學媒介等方面的區(qū)別,筆者認為體育實踐類微課要素包括:興趣導入、講解示范、學練指導、錯誤警示、提升方法、感悟共勉等幾個部分。
2.體育微課的價值
(1)體育微課教學是對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教學提供有力的補充與拓展。讓學生通過體育微課學習加強對體育運動技術動作要領的學習與理解,掌握知識點,學會技術技能,實現(xiàn)教學內化、細化,充分體現(xiàn)體育技能學習的特殊性,將所接受的信息通過肢體語言完美地表達出來。讓體育課堂更自由、平等、開放,更新了教師的教學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2)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應用微課,豐富教學內容,加大學習空間,提升學習彈性,具有自主性、適時性、主動性的特點,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能力,發(fā)展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優(yōu)化整合學校教學資源,構建共享平臺,搭起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教學交流平臺,打開心門,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真正服務于體育教學。讓學生學會分享、學會感恩,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微課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的應用
1.充分展示技術動作,加大視覺沖擊力,真正做到“我會學”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是根據(jù)教師的“教”學習技術技能,而教師的示范、講解均有“個性化”的特點。也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相同的教學學時中都能掌握技術動作要領,而微課教學正好彌補了此項不足,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利用微課學習,微課可將技術動作細化、分解,通過真人示范、動畫演示、慢動作回放、個別環(huán)節(jié)定格處理等將技術動作淋漓盡致、全方位地展示出來,配以有聲解讀,體現(xiàn)高清、直觀、可示,增強學生記憶與對技術動作的感官理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影像概念,有助于正確技術動作的形成,減少因個體差異帶來的教學差異,提高教學效率。
2.降低學習難度,增強自信心
微課教學時間短、內容精準,對于難度較高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可針對性制作微課,利用音效、動漫、分解動作,細化難度,配合口令、語音提示等各種方法,講解示范、分解動作練習,同聲同步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將動作技能的獨立性、完整性、示范性充分表現(xiàn)出來,例如:籃球的“三步上籃”技術動作可以按照“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技術動作步驟制作微課讓學生學習。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消除畏難情緒與心理障礙,大大提高了體育課堂參與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3.提升學習效率,促進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是通過示范、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技術動作,各種錯誤動作的出現(xiàn)迥然不同,因人而異,而微課教學,學生可以通過糾錯視頻、正誤對比的學習,對易犯的錯誤防患于未然或對自己的錯誤動作一目了然、心知肚明,可針對性地練習,強化對正確動作概念的理解,找到糾錯方向,懂得如何去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體育教師精心制作體育微課,合理地運用于體育教學,對學生學習體育運動項目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突顯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特性,讓體育課堂更自由、開放。既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加大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更好地發(fā)揮潛能與優(yōu)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尤云仙.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新途徑.信息技術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考試周刊,2014.
[2]任玉梅.微課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27):279.
[3]武小桐,陳飛,吳建偉.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61-65.
[4]高林溪.慕課和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