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講“葷段子”給學生提神
大量譯介西洋文學作品的林紓,任教北大時,有一門課排在下午兩三點鐘,是一天中精神最不濟的時刻,學生們常沒有心思聽講。某日,當看到底下的學生又開始昏昏欲睡時,林紓便把課本一合,說:“現在我為大家講個故事?!睂W生一聽,精神略振。只聽他說:“有個風流和尚,某日走經一座橋,見一位美女姍姍而來,和尚當即興奮異常,高興得手舞足蹈……”
學生此時已集中全部精神要聽下去,但林紓卻突然不講了。學生們請他繼續(xù)講那和尚與那美女后來如何。他說:“沒什么,一個向西、一個向東,走了。”學生的睡魔也被他驅走了。
辜鴻銘:行事怪誕無所畏懼
●辜鴻銘在歐洲時,有一次坐在汽車里,打開車門,卷著褲管欣賞周遭景色。旁邊有幾個年輕洋人見他那模樣,便沒禮貌地對他評頭論足起來。辜鴻銘聞言不動聲色,隨手拿起一份報紙閱讀。那幾個年輕洋人見狀,不禁哄然大笑,同時七嘴八舌地說:“這個老土,連ABC都不懂,還看報,把報紙拿反了也不曉得?!钡人麄冃蛞院螅鉴欍懖怕龡l斯理地以純正的牛津腔標準英語說:“這英文太簡單了,不把它倒過來看,還有什么意思?”幾個年輕洋人聞言大驚,趕緊紅著臉溜走了。
●1902年,慈禧過68歲壽辰,大小官員都搞起了祝壽活動,辜鴻銘所在的湖廣總督衙門也不例外,請來各國駐漢口領事和學界軍界要人,開懷暢飲。為了給大家助興,席間還伴奏西樂,反復吟唱新編的為慈禧歌功頌德的《愛國歌》。辜鴻銘看到官員們如此公款消費,想到民間百姓的悲苦,就頗有感觸地對鄰座的梁鼎芬說:“唉,現在滿街都是唱《愛國歌》的,卻沒有唱《愛民歌》的!”梁聽罷,就戲言道:“那你何不試著編一首?”辜鴻銘略一思忖,就搖頭晃腦地大聲念將起來:“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睗M座賓客一下子全驚呆了,一片嘩然,可辜鴻銘面不改色心不跳,若無其事。
●1907年,袁世凱在一次宴會上,對德國公使說:“張中堂(張之洞)是講學問的,我是不講學問的,我是講辦事的。”辜鴻銘聽了后,挖苦說:“誠然,然要看所辦是何事,如老媽子倒馬桶,固用不著學問。除倒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等事是無學問的人可以辦得好的?!毖韵轮馐窃绖P不學無術,不會給國家辦好事。
●民國以后,辜鴻銘一度做了國會議員,他好古、戀舊,但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又十分不滿。有一天,他參加完會議后,袁世凱給每位國會議員送了300塊大洋,美其名曰“出席費”。他心知袁世凱這是為了收買人心,于是就拿著這300塊大洋來到妓院。在北京八大胡同的妓院里,他讓妓女們從自己面前魚貫而過,每過一人唱了名字后,他就賞洋一塊。直到300塊大洋散盡,他才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劉半農:登報紙征求“國罵”
劉半農提倡俗文學,為了踐行自己的主張,他曾編“罵人專輯”,在《北京晨報》上刊登啟事,征求“國罵”,并不惜以身試罵,登報紙請求別人來罵他。先是趙元任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將他罵了一頓又一頓,隨后周作人也用紹興話將他痛罵了一通……到了他去上課時,學生們也在課堂上用各種方言輪番罵他。
蘇曼殊:敲金牙換糖吃
蘇曼殊在長沙任實業(yè)學堂舍監(jiān),常被學生戲弄。他常背人而坐,歌哭無常,見人時,目光炯炯直視,數分鐘不轉動,人稱他為“蘇神經”。他飲食無常度,有時兼數人之量,有時數日不食,尤其喜歡吃巧克力和抽雪茄煙。由于經濟拮據,他曾經把自己的金牙敲下來換糖吃,因此得了個“糖僧”的綽號。
章太炎:怪中圣人
●1906年,章太炎因“蘇報案”被監(jiān)禁三年后東渡日本。他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發(fā)現日本人鄙視中國人,很是憤慨,但他又密謀革命,不得不盡力忍著,無處發(fā)泄,有時就用詼諧幽默的辦法宣泄一下心中的郁悶。有一天,日本警察前來盤查戶口,要他填一份表格,章太炎立即填寫了,他是這么填的:
職業(yè):圣人
出身:私生子
年齡:萬壽無疆
在日本,私生子多,故章太炎以此調侃日本警察。
●章太炎是最早刊登征婚啟事的名人之一,有人問他擇偶的條件,他說:“人之娶妻當飯吃,我之娶妻當藥用。兩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適合者為北方女子,廣東女子言語不通,如外國人,那是最不敢當的?!焙蠼洸淘嘟榻B,他與湯國梨女士結為夫婦,婚禮當天,他穿的皮鞋左右顛倒,一時大窘。
●章太炎被袁世凱幽禁在北京龍泉寺,僅弟子錢玄同可以隨時進見。袁世凱每月提供給他生活費500元,雇廚子一人、聽差二人以供侍奉。他毫不客氣,曉諭聽差和廚子必須每日向其請安三次,清晨九時一次、下午三時一次、晚上九時一次,請安方式為打躬,不得違誤,若有差池重責不貸。聽差、廚子唯唯不敢忘。有時已下午三時,章猶自午睡不醒,聽差必聯(lián)袂入房,就其枕畔低語:“大人醒來,打更時間到了!”按例章太炎每日可享受兩個大洋的菜肴,極盡豐盛。聽差便要求只做一塊錢的,剩下的一塊錢公然飽入私囊。但即便是這一個大洋的菜肴,光章太炎一人享用也過于豐盛,他從來只吃擺在面前的兩個菜,對擺在遠處的則懶得舉箸。久而久之,伺候他的聽差便只把一些清淡的素菜放在他的近處,而把鮮腴的菜肴放在遠處,等他吃完后,聽差們便自己享用。后來錢玄同曉得了,便和官方取得聯(lián)系,將兩個聽差革職了。
劉文典:與蔣介石對罵
1929年,劉文典在安徽大學當校長,支持進步學生鬧學潮。蔣介石到安慶召見他,責令劉交出共產黨員名單。劉文典說:“我只知道教書,不知道誰是共產黨?!笔Y介石說:“你這校長是怎么當的?不把你這學閥撤掉,就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劉文典毫不相讓,說:“提起總理,我跟他在東京鬧革命時,還不曉得你的名字哩!”
有文章說,他去見蔣介石時,戴著禮帽,身著長衫,昂首闊步走進老蔣的辦公室。老蔣見到他后,一臉怒氣,劈頭問道:“你是劉文典嗎?”劉文典本不怎么看得起蔣介石,聽他說話如此不客氣,脫口說道:“我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長輩叫的,不是隨便哪個人叫的。”這話激怒了蔣介石,他拍打桌子怒吼道:“無恥文人!你慫恿共黨分子鬧事,該當何罪?”劉文典應聲反駁蔣介石的不實之詞,并大聲呼喊:“寧以義死!不茍幸生!”并躬身向蔣介石碰去,被侍衛(wèi)擋住。于是蔣介石大罵他“瘋子”。
吳稚暉:鋸車作沙發(fā)
蔣經國曾送給老師吳稚暉一輛人力車,吳當即令人拿來鋸子,將車子的兩根拉杠鋸掉,然后哈哈大笑,把這輛沒有拉杠的車身抬到書房里。他懶洋洋地坐了上去,說:“我現在有了一張沙發(fā)椅了!”接著他又說:“一個人有四條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別人拉?”
吳稚暉善隸書,然不喜在墻上張貼字畫。他說:“裝飾墻壁與其掛字畫,不如掛鋸子、斧子。因為這些東西,是機器的簡單代表,可以用來制造物質文明的?!?/p>
王闿運:百里追客
王闿運性情疏闊,似六朝人物。湖南巡撫陸元鼎曾來拜訪他,他避而不見,陸離去半日后他卻租船連追百余里回拜。有人問他為何如此,他說:“開始不見,因為不敢當;后來遠追,以表敬意!”
王寵惠:吝嗇成癖
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獲得者、民國首任外交總長王寵惠生性吝嗇,家里不聘廚師,早餐隨便吃點,午、晚飯則到朋友家去蹭。其揩油的方法有四種:一、下午公事忙完后,到某位朋友家中,坐到六七點不走,主人只好留他吃飯。此時他還假裝客氣,說:“時間尚早,還是回家吃吧!”主人再三挽留,他就不客氣地說:“有啤酒嗎?有酒我就在這里吃?!倍?、在朋友家呆到用餐時刻,若朋友未開口留他吃飯,他就邀請朋友出去上館子吃,并表示他請客,主人不好意思,便會留他在家中用餐。三、若朋友當真與他一同上館子,那么吃完付賬時,他就會走在最后,讓別人掏錢。四、朋友吃完先走,留他付賬,他便一拍口袋,大喊道:“你們回來,我忘記帶錢了!”此四法屢試不爽。
(責任編輯/譚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