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4月29日7時40分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因病醫(yī)治無效在西安去世,享年73歲。習近平、胡錦濤、劉云山、王岐山等中央領(lǐng)導送了花圈表示哀悼。
陳忠實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97年獲茅盾文學獎,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并在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栋茁乖肥瞧涑擅鳎辉u論界稱為“一座拔地而起的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高峰”。陳忠實早年筆耕不輟,中年飽蘸心血寫出文壇扛鼎之作,晚年扶持大批文學后輩,一生從未間斷與文學之緣,令人敬佩。
“長安猶存白鹿原,人間再無陳忠實?!蔽膲E落巨星,為紀念這位碩果累累的文學泰斗,本期“特別策劃”欄目特選載陳忠實短篇小說中的名篇《豬的喜劇》,以饗讀者。該作講述的是人民公社時期的一部悲喜劇,也是廣大農(nóng)民真實生活的一個縮影:淳樸的鄉(xiāng)村老漢來福為了補貼家用,省吃儉用、費盡心力地養(yǎng)了一只小母豬,千辛萬苦養(yǎng)大了一群小豬仔,卻被公社主任以“要對小生產(chǎn)全面專政”和“社會主義要緊”為由,低價強行收購。心如死灰的來福老漢回到家,不久發(fā)現(xiàn)小母豬再次懷孕,而他對此憂心忡忡,不知前途如何……
在正街背后,一家縣辦工廠的土圍墻的墻根下,是豬羊市場。泡桐樹濃密的枝葉搭成的蔭涼下,擺著一攤一攤被縛著前腿還在活蹦亂跳的豬娃,吱吱亂叫。水渠邊的白楊樹上,拴著一頭一頭克朗豬,或在水里躺,在地上拱。戴草帽背竹籠的嶺上莊稼人和推著自行車的川道里的莊稼人,同時從狹窄的巷道擁進豬市來……
田坊三隊的來福老漢,腰里纏著一條麻繩,背著手,把矮墩墩的身材也擠進豬市來了。他戴著一頂發(fā)黃的蘑菇帽兒,臉上,有一雙耷拉著眼皮的毫無光彩的眼睛,細小的鼻梁下,長著個瓢兒嘴,嘴角貼著兩撮淡淡的胡須,長相實在是平凡到有點兒丑陋的程度,可并無狡詭的氣味,給任何人的印象,就是老實巴交的。
他從豬市這頭擠到那頭,間或在吵吵鬧鬧的人堆前站一站,瞧一瞧正在爭議著價錢的豬娃,聽一聽成交的行情,就毫不留戀地走開了。啊呀!豬娃好價錢!最好的仔豬娃賣到十八塊,最次的比老鼠大不了多少的毛疙瘩貨,出口也要十二塊,這是今年最好的價錢了!靈??!今年麥子稍微比去年收成好些,豬就漲價!口糧稍稍寬裕點兒,莊稼人就想給圈里添一頭豬娃!
了解了豬娃的行情,那些掛在樹上的克朗豬,架子好的,毛色潤的,來福老漢不用問,也能估摸出價錢來。
來福轉(zhuǎn)到最西頭,在一棵白楊樹下,瞧見了一個令他動心的對象——這是一頭母豬,肚皮緊緊夾在一起,經(jīng)過幾代仔豬咀嚼的乳頭滴溜得老長,嘴巴又長又彎,拱起的脊梁,骨頭嶙峋,背部和臀部,毛已磨脫凈光,而脖下長的毛倒有一尺多長。豬拴在那里,無人問津。主人蹲在一邊,無聊地抽煙,真是張飛賣柿子——人硬貨軟!
來福老漢走上前,主人苦情地解釋說,他們口糧短,人憑買高價糧過活,豬是更受罪了!他長得身高體壯,滿口熱誠地保證說:“你盡量看!保證沒麻達(?。?!貨賣識家!只要搭一把糧食,還是一頭好母豬,保生哩!”
來福把豬摸了一周,信了主人的話。病是沒病,就是一身癩癬,這好治!
“價咋說哩?”來福仰起倭瓜臉。
“我看你老哥也是實在人,咱不說誆,按這——”賣主伸出兩個粗硬的指頭。
“不值!”來福笑著搖搖頭,“不值!”其實,他心里踏實了,這個價是要得不擴外的。
“值多少?你說!”賣主說,“漫天要,就地還!”
“這——”來福先伸一個食指,又伸出五個指頭。
“啊呀!十五塊能不能買個豬娃?”賣主說。
“金豬娃,銀克朗,仨錢一木锨的老母豬。你這還是個病貨!”來福說,“好咧,添一塊,十六!”
“我降一塊,十九!”賣主嘆一口氣。
“我再添五毛——足頂嘍!”來福也嘆一口氣。
“我再少賺五毛——到底嘍!”
來福停住口,接近成交了,又在豬身上察看起來。他發(fā)覺,急于騰手的賣主肯定要著急。果然,那個急性的人喊道:“算咧!算咧!你甭看咧!咱當腰一斧兩頭齊——十七塊!算你的豬!讓豬跟你享福去!”
把十七塊錢交給賣主,來福從腰里解下麻繩,拴在豬的后腿上,瓢兒嘴咧一咧,向賣主笑一笑,算是禮節(jié)性的告別。他順手從樹上折下一股楊樹枝兒,輕輕拍著母豬的耳朵,指揮它按自己選擇的路徑,避開正街擁擠的人窩兒,繞到后街,上了寬敞的公路。
來福趕著豬,任那可憐的畜生一搖三晃往前走。豬走得快了,他也快了;豬走得慢了,他也慢了;遇見一坑洼水,豬滾進去了,他就蹲下抽煙等待……回到田坊村的時候,日頭已經(jīng)壓著西塬的平頂了……
聽說來福在街上拾合茬買回母豬的事,鄰近的社員紛紛前來,擠在豬圈旁邊看稀罕。莊稼人對廣播上從早到晚吵吵的事情冷漠得很,對豬呀羊呀興致蠻高。好多人跨著急步而來,探身朝圈里盯,臉上馬上失望了。
“骨架美著哩!”這是極勉強的贊揚。
“吃食也美!”這是很現(xiàn)實的評價。
“要填起這空架子,怕得二百斤包谷!”有人說起鼓勵話。
來福蹲在碌碡上,繃著倭瓜臉,裝著旱煙,不表示得意或后悔,他心里有數(shù):等著瞧吧!等我喂出一頭引著十來個小豬娃的大母豬的時節(jié),看你們說啥吧!
女人家心里沒底!來福對經(jīng)不住眾人的議論而埋怨他的老伴算起細賬來:“十五塊錢買個豬娃,一年長到一百五,賣七八十塊錢,得喂二百斤包谷,而這么多糧食家里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的。這頭母豬,換過那身瘦皮,末伏配上種,正好在秋后出一槽豬娃。春秋兩季,是社員養(yǎng)豬娃的兩大季節(jié)。按十個算吧,少說一個賣十三四塊,會有多少收入?”他樂觀地說,“你放心,我喂了一輩子豬,看不來貨色嗎?”
看著老伴噘得高高的嘴輕輕地舒出一口氣,他知道老伴的擔心解除了,喝了老伴端來的涼面湯,背上草籠,提著草鐮,前腳就跨出了門檻。
背后傳來老伴的聲音:“你做啥去?”
來?;剞D(zhuǎn)身,說:“給豬挖一籠草去!天還沒黑哩!又沒事干!”
“你跑了一天,也不歇歇腿……”老伴說。
“嘿!咱莊稼漢,哪那么值錢!”
鉆進村子背后的坡溝,從溝下挖到半坡,肥嫩的青草就把竹條籠塞得滿滿的了。天色暗下來,來福老漢把草鐮往地上一丟,長長噓出一口氣,兩腿酸困得在草坡上一蹲,習慣性地摸出旱煙袋。
來福老漢是田坊村最老好不過的老好人。生活只教給他一種本領(lǐng):靠雙手出笨力吃飯。他只能從顏色的差別上辨認人民幣,解放初在冬學夜校識得幾個字,長年不見面,早已誰也認不得誰了。農(nóng)業(yè)社好!靈人一個勞動日分八毛,再笨來福也分倆四毛!想想農(nóng)業(yè)社初建立那幾年的紅火光景,看看這幾年亂混混的景象,他慶幸:幸虧那年蓋了三間廈房,要是這幾年,年年二三毛錢的工分價值,他還得鉆在那個祖先傳下來的土窯洞里。
來福老漢想不來,那年為啥要吃大鍋飯!大鍋里吃光了,關(guān)了門,叫社員受了三年罪!剛剛還過陽來,又搞社教,一棍子齊刷刷把書記、隊長打下去(盡是從合作化闖出來的好人),換上來一班新人。沒干下一年,文化大革命開火嘍,這些人又被另一幫人攆下臺!田坊村人事關(guān)系復雜得誰也理不清了!
更值得慶幸的是,咱來福老漢社教從沒給人提過啥意見,文化大革命時,他胳膊上也沒套過紅套套兒!他不會說話,更不會咬人,誰也不需要他這樣的笨佬兒作累贅!這倒好!“咱沒朋友,也沒敵人!嘹!咱過咱的窮光景?!?/p>
窮光景也實在難過。三隊今年上來的隊長,是眾人硬說得擰不過脖子才應承下來的。他只保證自個兒按時出工,按時下工,至于社員干多干少,遲來早走,他是連看一眼也不看!他在“社教”運動中挨整挨得怯咧,決心再不得罪一個鄉(xiāng)黨!笨人來??吹贸鰜恚犂飦y得一窩麻,年底能盼來什么好分配嗎?
既然隊里靠不住,老漢就得想辦法,總得要吃要穿呀!這頭母豬啊,鹽要從它身上出來,醋要從它身上出來,炭也要從它身上出來呀!
這一切都能出來!來福滿懷信心:憑他養(yǎng)豬的經(jīng)驗,憑他的勤苦經(jīng)營照料,能成!
拾起草鐮,背上草籠,跨開有點兒僵硬的腿腳,來福老漢從坡上走下來,暮色蒼茫了。
一個月以后,來福老漢豬圈的柵欄門口,又圍著一堆人,一個個把頭從矮墻上探出去,就驚奇地叫起來了。
這母豬變得叫人難以置信:老毛老皮蛻掉了,長出一身黑油油的新毛,平直的脊梁下,吊著剛吃飽食而鼓起的肚子,四蹄粗壯有力,在圈里悠閑地散步,讓眾人欣賞它已經(jīng)恢復起來的姿容。
來福被擠在旁側(cè),聽著眾人的議論,心里是一種勝利者的驕傲吧?沒有。想想吧,老漢一天三晌,在別人工間休息抽煙聊天的時光,他爬到溝坎里挖一抱草。要是在河川,他就鉆到玉米地里拔草,玉米葉子把老漢的臉皮劃得一道道印兒,汗水浸漬得燒疼燒疼。天天有嫩草,母豬能不長嗎?他拔來了幾樣草藥,熬成湯水,連著給豬洗刷了七八天,癩癬除治了,老漢自己卻累瘦了。
一天三頓飯,來福都是蹲在圈口的半截碌碡上吃的。豬在圈里吃食,他在圈口裝著吃飯。當飯碗里的玉米糝的溫度涼得可以伸進手指的時候,他就一揭碗底倒給心愛的畜生了。然后,再去舀第二碗,那才是他真正下肚的食物。
有一天,老漢剛把飯倒進豬盆,轉(zhuǎn)過身,呆住了,呀!老伴正站在身后。
這樣浪費糧食,對于他們這個買著高價糧的家庭,意味著什么?老漢驚恐地瞧著老伴,準備承受勤儉的女人理所當然的數(shù)落。他看見的是一雙賢明而又嚴峻的眼睛。
“你為啥要瞞著我?”
那音調(diào)是痛苦的,來福答不上話來。
“你不能一頓只吃一碗飯!”
像一條熱乎乎的東西貼在心口,來福老漢感動了,給老伴誠誠懇懇賠笑說:“我只說,從我碗里省出點兒……一點兒……”
“要省,從咱鍋里??!怎能從你碗里……”她的聲音顫抖了,沒有說出那個“省”字。
來福老漢閃一下眼,順著圍墻就勢蹲下去,抬不起頭來了。
于是,他的老伴每一頓給鍋里多添兩瓢水。飯稀固然是都稀了點兒,卻給豬從鍋里省出細料來了……
來福的母豬能不改換容顏嗎?
這一天,早飯后,來福喂完豬,走進門,高興地給老伴下命令:“給我裝倆饃!”
“做啥?”老伴正在洗碗,頭也不抬,問。
“到縣里去!”來福動手取布兜兒。
“上縣做啥?”老伴抬起頭。
“好事!”來福笨雖笨,高興時也會賣關(guān)子。
老伴低下頭,又叮叮咣咣洗刷著碗筷,一副并不會意的老成持重的神氣。
來福彎下腰,壓低聲兒,對著老伴耳朵說:“引咱那寶貝尋男人去……”
老伴聽了,幾十歲的鄉(xiāng)村老太婆的臉紅了,說:“老不死的!”
眼看著母豬的肚皮一天比一天鼓脹,乳頭擦著地面,肚子表皮明顯能看出新的生命在跳動,來福老漢心里又喜又怕,只怕出什么意外。這天后晌,看見母豬在圈里不停地撥拉柴草,他知道,這是臨產(chǎn)的征兆。
為了防止母豬壓死剛生下的豬娃,來福把架子車拉到圈邊,鋪上被子,守睡了一夜,夜里的露水把被子打濕了,母豬卻沒分娩。
連著三夜,來福毫不氣餒,反倒更小心了。
第四天半夜里,一聲又尖又脆的豬娃啼叫,帶著歡樂,帶著希望,也帶著對于勤儉勞苦的主人的安慰,撲到來福的心懷里來了……
“啊呀!到底能生!”來福老漢心里最后一層擔心的迷霧清除了。
從此,圈里有了十條新的生命在歡蹦亂跳。來福老漢上工一回來,就在圈里清除糞便,墊上干黃土,喂食喂水。
他做完這一切,就蹲在一旁,看那些小家伙在母親的乳頭下亂拱,在鋪著干土的圈里撒歡,那叫聲比音樂更動聽,歡蹦的姿勢是最優(yōu)美的舞蹈,越看越令人心花怒放。
有一天,來福突然發(fā)現(xiàn),母豬蔫頭耷腦,煩躁地躲避著追逐乳頭的豬娃。他一愣,抓住母豬耳朵一摸,啊呀!不好!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將會出現(xiàn)怎樣不堪設(shè)想的慘景!
他借了十塊錢,趟過已經(jīng)冰涼的河水,到小鎮(zhèn)獸醫(yī)院買回來獸用青霉素。只有這藥退燒好,也快?;ǖ媚鞘畨K票兒剩不下幾毛,母豬總算渡過了劫難。來福老漢好一場虛驚,照管得更加小心了。
老漢的倭瓜臉更顯得干癟了。他自己卻絲毫覺察不出,仍然喜滋滋地忙碌著。
“豬離母,四十五。”
三十天剛過,來福老漢看著這些小家伙長得一樣的身姿。尖耳朵,和縣良種站那頭公豬——它們的父親——一模一樣。腰身修長,腿桿粗實,像它們的母親。雜交貨真不賴!
連續(xù)有五六個鄉(xiāng)黨來訂貨了,來福笑臉相迎,滿口答應,不敢窩了鄉(xiāng)黨的頭兒!
喝湯時分,最早提出訂貨的克賢老漢代表買豬戶議價來了。
“好說!好說!”來??犊卣f,“都是好鄉(xiāng)黨,給幾個算幾個!”
克賢老漢笑著,說他們在一塊私下商量了一下,參考比照集市上的行情:前日縣集上最高的豬娃賣十五六塊,來福的豬娃值得起這個價……
“好說好說!”來福仍然笑著,“鄉(xiāng)黨情誼要緊!”
“俺們不虧你?!笨速t老漢仗義地說,“伢豬娃十六塊,母豬娃十五塊!”
來福明白,由于秋糧普遍減產(chǎn),本來是漲價的季節(jié),豬娃倒比他忙后買母豬那陣兒跌價了,十六塊實實在在是頂高的價了。他的倭瓜臉顯出激動的神色,說:“這樣,伢豬十五,母豬十四。你回去給大伙說清?!?/p>
克賢老漢笑了,說:“沒見過賣豬的倒自己削價!你老哥真是好人!”說著,又問,“啥時候捉呀?”
“四十五是老話,咱給鄉(xiāng)黨保險養(yǎng)足四十天?!眮砀Uf,“母豬多領(lǐng)一天,到底好!叫鄉(xiāng)黨捉回去,保養(yǎng)保活!咱多受一天麻煩沒啥!”
克賢老漢帶著滿意的笑容,客客氣氣地走了。
再過三五天,豬娃就要出槽了,一百四十多塊錢就是實實在在的了。這一筆收入,對于來福是非同小可的。
老兩口開始計議,如何把這一筆錢,花在最需要辦的事情上,不敢亂花!
來福提議:先買三百斤包谷,明年春三月,糧食肯定要漲價!
老伴同意這個結(jié)實的提議,重申莊稼人只要有一把包谷吃,就能活下去的道理。她又提議,再買幾串箔子,把房頂修補修補,陰天下雨漏得太兇。
“對對對!再不敢拖延!”來福說。
兩人計議著,商量著,和諧而又合拍。
小孫女爬到奶奶膝頭,叫著“奶奶!”撕扯著帶補丁的衣衫。
老伴向來福神秘地一瞥,道:“孫女要衫子哩,你看見沒?”她又指著孫女的額頭,嗔聲說,“你也看著你爺爺?shù)呢i娃咧?還不是你媽的鬼心眼教的!”
來福呵呵笑道:“買買買!給娃扯件花衫衫!”
“我不要花衫衫!我要雨鞋!”孫女說,“下雨上學沒雨鞋,光腳片,釘子把俺腳扎爛咧……”
老伴收斂了笑容,一雙雨鞋又得四塊多!
來福想,已經(jīng)分家的兒子,教書十多年了,只掙三十八塊錢,欠下隊里二三百,孩子們連雙雨鞋也沒有。他拍著孫女蓬蓬的頭發(fā)說:“買!雨鞋買下,花衫衫也扯!”
孫女高興地笑著,跑出門去了。
老兩口心里是少有的歡樂。來福長長地打了一個哈欠,幾個月來的勞累一齊擁來,倭瓜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鉆進被窩,拉起了鼾聲……
一陣敲門聲傳來,來福被驚醒,迷迷瞪瞪下了炕,隊長正一腳踏進門來。他一眼看出,隊長神色不對頭!這個中年漢子,自打社教挨了整,平時對一切人和事,都是一副冷漠的面孔,今日倒有什么事顯得神色緊張?怕沒好事吧?
果然,隊長告訴他,公社天黑時召開緊急會議,公布了公社制定的“關(guān)于發(fā)展養(yǎng)豬事業(yè)的十條規(guī)定”。其中兩條涉及來福的現(xiàn)實利益:社員養(yǎng)的母豬一律不準賣掉。母豬生下的豬娃,不許上市,交生產(chǎn)隊分配給社員,價格統(tǒng)一定為七角一斤……
“啊呀!我的天!”來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乎是在做夢。這怎么辦?
“老天爺!制度光治咱命苦人!”老伴也慌了。
“是這樣。”隊長說,“咱隊就你一家養(yǎng)母豬,你受的難,我知道。我想,你明天一早把豬挑出咱縣,到鄰集市去賣了……”
“那人家查問你時咋說?”來福急忙問。
“我先不傳達!他問時,我說我病了,推諉過去!我明天傳達時,你早走了,走在傳達之前——不知不為過嘛!”隊長早想好了逃避的辦法,胸有成竹地說,“頂多韓主任批評我?guī)拙?,沒啥,比你損失一半收入強!”
來福老兩口簡直感謝得不知說啥是好,這個平時冷漠的隊長,有這樣熱心體貼人的好心腸啊!還能說什么呢!
“你快準備,早點兒走!”隊長出門時,叮囑說。
來福的瞌睡早已跑光,事不宜遲!他命令老伴:“尋草繩,捆豬娃!快!”
雞啼出村,過河,翻過塬坡,天明時分,來福的雙腳已經(jīng)踏在另一個縣屬的土地上了。莊稼人吃罷早飯的時光,來福在陌生的集市上找到了豬羊市場,在一個偏僻的角落里,放下裝豬娃的擔籠,雙腳已經(jīng)疲倦得站不住了。
集市剛開,那些買主們背著小籠,問問價,摸摸揣揣豬娃,并不還價,就走開了。他們剛來,還要看看行情……
當剛剛換上夾衣的莊稼人蜂擁進豬市以后,嗡嗡的市聲在空中盤旋。來福周圍蹲著一堆堆陌生的莊稼人。這些在市面上拔尖的豬娃盡管放在偏僻的角落,還是逃不過莊稼漢們的眼睛。好幾個實心的買主,早已把挑中的豬娃壓在手下,合伙向來福進攻,交涉價錢。他讓價已讓到十六,買主也添到十四,接近了……
這當兒,突然伸過來一只手,壓住了竹條籠的木梁。那手區(qū)別于所有勞動過的粗糙的莊稼人的手,細長而又干凈。來福抬起頭,看見公社韓主任的臉,那臉正得意地冷笑著。
“這窩豬娃我全買下咧!要啥價,給啥價!”莊稼漢們一齊扭過頭,看這個出口說出這大話的人。一看見那身政府工作人員的裝束穿戴和神氣,大家伙都不再吭聲,有人預感到什么糾葛將要發(fā)生,悄悄兒溜走了。
“往那邊擔!”韓主任命令他的社員。
來福一看,那邊正停著一輛汽車。
“韓主……任……”來福的倭瓜臉上堆起求饒的巴結(jié)的笑容,“俺只這一回……”
“少說廢話!”韓主任往后一退,就有兩位青年走上前,一人提起一只籠,朝汽車走去。
汽車上,靠車廂坐著五六個人,全是從幾個集鎮(zhèn)上抓獲的本公社的社員,他們裝豬娃的籠擔一齊放在車廂里。
“自發(fā)勢力真鬼!”韓主任手叉著腰,對著車上低頭耷腦的那些社員諷刺說,“我早料到這一著!跑吧!你能跑出中國?”說罷,跳上司機臺,“砰”的一聲關(guān)上門,汽車開動了。真威風!
來福腦子里木了。過分緊張的神經(jīng)刺激和長途負載跋涉耗盡了他的精力,那已到晚年的莊稼人瘦小的軀體里,現(xiàn)在只有酸困和疲倦,他靠在車幫上,迷糊了。
當韓主任的吼聲把來福驚醒的時候,他睜眼瞅見的竟是田坊村熟悉的村街和房舍,車上的人都不見了。
村里的人聞聲圍過來,大隊和小隊的干部也被傳來,汽車是臨時講臺,韓主任向社員和干部講了十條規(guī)定和抓獲來福的經(jīng)過。講畢,他要來福作檢討。
來福低著倭瓜臉,一輩子沒上過高臺的人,現(xiàn)在站在這么高的汽車上,面對著那么多的眼睛,來福說不出一句話。
“錢要緊,還是社會主義要緊?”韓主任問。
“唔!”來福含含糊糊點點頭。
“唔什么?問你哪個要緊?”
“都要緊!”他如實說。
“胡說!社會主義要緊!”
“唔!社會主義要緊!”他趕忙糾正自己的糊涂。
“現(xiàn)在要對小生產(chǎn)全面專政!”韓主任說。
“啊……”來福一聽“專政”兩字就慌了神,腰都幾乎彎下來。
他終于被允許從車上爬下來,回家去,倒在炕上……
當生命和力量又支撐起來福小小軀體的時候,他從夢里回到現(xiàn)實,屋梁上的電燈亮著,克賢老漢和老伴在說閑話。
他被告知,那天他從汽車上下來之后,韓主任當眾把十頭豬娃分配給四坊村的社員了,七毛一斤。老婆勸他道:“算咧!算咧!人平平安安,就謝天謝地了!”
“甭難受!人要緊!”克賢老漢勸慰說,“權(quán)當沒養(yǎng)母豬!”
來福強裝笑著。
“現(xiàn)時政策變化大!”克賢老漢說,“比咱高一頭大一膀的人,挨挫的還少嗎?咱一個普通百姓,死一個還不如一只螞蟻!想開點兒,好自為之!”念過幾天書的人,給沒念過書的來福講寬心話。
來福敬重這個識字知禮的開明莊稼人,誠服地點點頭。
“雖則一切歸了公,政府還不放心!”克賢老漢說,“怕咱莊稼人思想不歸公!”
來福佩服這種看法,又不明白,問:“也把世事治得太死咧!咱吃鹽吃醋都……”
克賢老漢搖搖頭,笑了。牽扯到對政府的是非話,他是守口如瓶的,避開話題,說:“分配到豬娃的鄉(xiāng)黨心里過不去,叫我給你把錢送來,補個差數(shù)!”
“啊呀!”來福吃驚了,感動了,一下從炕上溜下來,壓住克賢老漢正在懷里摸揣的手說,“貴賤不敢!韓主任逮住風了,我還能活嗎?”
“不會!”克賢老漢小聲說,“鄉(xiāng)黨們都說,‘咋也不能昧著良心,拾你的合茬呀’!”
“鄉(xiāng)黨的心意我領(lǐng)咧!”來福死死壓住對方的手,“我尋著挨挫呀?快給鄉(xiāng)黨說,不敢胡來!”
“你留下……”克賢老漢堅持說。
“不敢!”來福推。
“留下……”
“不敢……”
當兩雙手推來推去的時候,最后都推不動了。來福瞧見克賢老漢開明的眼睛里浸出一股濕溜溜的東西,他的眼睛也模糊得什么都看不清了!
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來福老漢一天三次扛上工具,走出小院去上工。他不向任何人敘述自己的不幸,平靜地對待已經(jīng)發(fā)生并且過去了的一切。休息時,老人們坐在地畔抽煙,他也坐下抽煙,再無興趣和熱情去挖草了。
回到家,來福蹲在院里吃飯,壓根沒有去豬圈的心思。一天三頓,只供給它三盆純粹的粗飼料,再也舍不得摻一把麩皮。
不管來福的感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母豬仍然按照自己的生理規(guī)律在運動???,圍圈上的石頭被拱塌了,柵欄門的小木柱也拱歪了,來福抄起一根木棍,打得那瘋狂亂竄的家伙鉆到窩棚里去。他發(fā)現(xiàn):這賊又發(fā)情了……
后晌放工回來,柵欄門倒在圈口,那畜生早不見蹤影。
“找去吧!”老伴催他,“一條命哩!”
“讓狼吃掉好了!”來福冷冷地說,不是賭氣,是說實話,“我正熬煎騰不了圈哩!”
他沒有找。第二天后晌,當他要去上工的時候,那畜生卻竄進小院的土門樓,從倒在地上的柵欄上踏過去,吞食昨日剩下的料食。
不久,來福老漢就看出,母豬的肚皮開始鼓脹起來,一摸,又有新的生命在母體里搏動——這個不知羞恥的東西,不知和哪里的公豬私通過一番,已經(jīng)懷孕了。
來福心軟了,怪豬做什么呢?
他開始給粗飼料里摻進麩皮,繼而又每頓倒進一碗飯去,可別凈生出些小老鼠似的豬仔來?。?/p>
春節(jié)一過,母豬生下八個小豬,尖嘴,細腰,個頭小。來福怎么也提不起精神來。
已經(jīng)超過了四十天,村里沒有一個人來過問來福老漢的豬娃。老漢心里明白,春二月高價玉米漲到三毛錢一斤,豬價大跌,市場上最好的豬娃只要五塊錢……
他卻慶幸:咱不必上市場!咱按公社十條規(guī)定里說的,七毛一斤賣給隊里,倒比市場強。
來福找到隊長,說明來意。
隊長很為難,說:“按理說應該給隊里??裳巯率袌錾希齼蓧K錢就提豬娃,你交給隊里,誰逮呢?沒人逮的話,我可咋辦?”
“那……那上一回市場上豬價高的時候,就按十條辦,現(xiàn)實豬價跌咧,就不按十條辦咧?”來福說。
“上回那事,前后你明白,由不得我呀!”隊長說,“那是韓主任一手作主……”
來福能聽明白,隊長無壞心,現(xiàn)在的事,要找韓主任作主。
恰好,韓主任因一件公差,從田坊村經(jīng)過,在禾場邊,來福擋住韓主任的自行車道:“我給你交豬娃,韓主任!”
“我要豬娃做啥?交到隊里去!”
“隊里不要!”
“隊里不要,我沒辦法!我又不養(yǎng)豬!”韓主任攤開雙手。
“你有十條規(guī)定哩!”來福說,“那還算數(shù)嗎?”
韓主任這才認真瞧瞧來福,發(fā)現(xiàn)這是一張他曾與之交過手的面孔,說:“隊里不要,那你自行處理去?!?/p>
“那不行!”來福說,“你規(guī)定叫交給隊里,我就交給隊里!”
周圍圍來一堆人,韓主任說話和氣了點兒,也客氣了一點兒:“算了!隊里不要,你到市場上處理去?!?/p>
來福搖搖頭,問:“你批評我:‘錢要緊,還是社會主義要緊’?我現(xiàn)在知道,社會主義要緊!我不上市場那資本主義道路……”
韓主任看著抓住他把柄的老漢,“呵呵呵”笑著,說:“我啥時候說過這話?”
“在汽車上,有鄉(xiāng)黨為證!”來福指著大伙。
韓主任仍然笑著,說:“那陣是那陣,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這樣吧,我回頭給隊長談?wù)劇闭f著,推動自行車,“我還有急事!”
來福說不出話,呆呆地望著韓主任遠去的背影。幾個青年慫恿他:你把豬娃擔上,擔到公社去,倒在他韓主任辦公室,看他咋說……
來福想想,這樣做確實解氣,也有理!不過,他終于沒有做出這種英雄的舉動來……
(責任編輯/譚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