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上班坐公交、換地鐵時,常常能看到一些穿著很體面的年輕人拿著手機看視頻卻不戴耳機,聲音外放,還邊看邊笑,很是盡興。
每當此時,我都很想上前問問他們:“你們不知道公眾場合和家的區(qū)別嗎?這樣打擾別人,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
我不認為他們買不起耳機,也不認為戴上耳機這個動作有多難。歸根到底,他們并不知道,在公眾場合不要影響、妨礙到他人是起碼的做人教養(yǎng)。為什么不知道?父母從小沒教唄。
有關中國人的教養(yǎng)問題,一直以來被熱議,反思也很多。但矛頭更多指向的是成人,插隊、搶座、餐館里大聲喧嘩、景區(qū)里亂寫亂畫等等。但是,通過看手機視頻這件事,我突然發(fā)現(xiàn),沒有教養(yǎng)這不是“成人病”,而是“孩子病”。是父母從小沒有把告訴孩子何為“教養(yǎng)”當回事兒,才會給社會制造了這么多沒有教養(yǎng)的成人。
想想我們身邊常發(fā)生的那些場景吧。
在游樂場所,一個熊孩子搶別的孩子玩具,父母居然會對被搶的孩子說:“你看弟弟還小,你是哥哥,該讓著他??!”
看電影時,坐在后面的孩子會一直踢你的椅背,如果你回頭表示不滿,一旁的父母會說:“哎呀,抱歉啊,孩子還小不懂事!”
在餐廳里,幾個孩子追來追去,大聲喧嘩,甚至不小心打碎碗碟,一旁的大人呵斥兩聲不聽,也就不管了,覺得“孩子還小嘛,長大就懂事了!”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父母從小寵愛、慣著孩子,耍賴、搶東西、打人,再不合理、不對的行為都能容忍,甚至縱容。更是會拿“孩子還小”當借口,不去立規(guī)矩,不管教,旁人要是多說一句,只會招惹家長不高興。
可孩子什么時候才算是長大呢?父母認為從幾歲開始教育合適呢?還是認為孩子長大后,不用教自然而然就“懂事”了呢!事實上,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只會更不懂事,更沒教養(yǎng),以為別人都是他爸他媽,就該慣著他、依著他。
等到孩子長大步入社會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傷害了別人就會被反擊、被傷害。而最大的懲罰就是,他們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不受他人(甚至全世界)歡迎的人。這樣的人,在單位,在社會上,甚至在婚姻中,都是個大問題。他們會到處碰壁,還委屈地認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欠他們的。
何為教養(yǎng)?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更多地為他人考慮、尊重他人,做個有禮貌、讓人愉悅舒適的人。而這些對于孩子來說,要比學奧數(shù)、學英語、學鋼琴更重要。這也是一個人立足于世、被他人認可、被世界接納的基本素養(yǎng)。
為人父母者,如果不趁早教育孩子,那么以后這個世界會替你們狠狠地教育他。那時再教,就晚了。
[—請參閱本期P58
《你的孩子不應該讓全世界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