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列寧為何要親自為馬克思寫傳略?畢竟十月革命前,列寧要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更何況在《卡爾·馬克思》之前,列寧已經(jīng)發(fā)表了一批有關馬克思及其主義的文章,比如《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論馬克思歷史發(fā)展中的幾個特點》《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等。這些文章從不同側面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回到歷史現(xiàn)場。從表層看,列寧創(chuàng)作《卡爾·馬克思》是受人之邀、忠人之事。1914年初,《格拉納特百科全書》請列寧撰寫一條關于馬克思的詞條。列寧接受了這份邀請。同年春天,他開始準備寫作。沒想到,繁重的黨務和《真理報》的工作耽誤了寫作進程,使列寧無法如期完成寫作任務。于是,他在7月8日致信《格拉納特百科全書》編輯部表示歉意并婉言謝絕?!陡窭{特百科全書》編輯部收到列寧的信后立即復信,堅持請列寧繼續(xù)完成這個詞條的寫作,并同意推遲交稿日期。沒辦法,列寧只好繼續(xù)寫作。
不湊巧的是,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列寧被奧地利當局逮捕。直到1914年9月,列寧移居伯爾尼,才得以重新寫作這個詞條。11月4日,列寧將完稿的《卡爾·馬克思》寄給了《格拉納特百科全書》編輯部。第二年出版的《格拉納特百科全書》(第七版)第28卷刊登了列寧寫作的這個詞條。
從深層看,列寧創(chuàng)作《卡爾·馬克思》是因應當時形勢、回應理論爭論的需要。1909年,列寧雖然發(fā)表了《唯物主義與經(jīng)驗批判主義》,但黨內斗爭并未結束。當時,波格丹諾夫、巴札羅夫等人都是非馬克思主義的布爾什維克。在哲學上,有人反對在黨的中央刊物上刊登哲學文章。列寧不同意這種主張,強調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堅定自己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觀”。
這時,還有一件事困擾著列寧。列寧的哲學老師、當時知名的理論家普列漢諾夫在不同場合,利用一切機會,攻擊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說它是“比較狹隘、比較粗淺的馬克思主義”。女哲學家阿克雪里羅得還在當年7月號的《現(xiàn)代世界》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直接質疑列寧的研究水平,指認列寧是在膚淺的水平上反對馬赫主義。
與此同時,第二國際一些自詡為馬克思主義正統(tǒng)衣缽襲承者也給列寧制造了強大壓力。早在1903年,第二國際的大部分理論家無論是在俄國革命的政治實踐上還是在思想理論上,都批評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
正是因為國內外存在著復雜形勢和種種不同聲音,列寧雖然堅持認為馬克思主義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活的行動指南、強調實踐工作的重要性,但也認真開展理論研究,特別是對黑格爾哲學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之余,列寧毅然拿起筆,寫作了多篇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對種種爭論進行或直接或間接的理論回應。《卡爾·馬克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卡爾·馬克思》一文后,列寧列舉了十分翔實的書目附錄。僅從書目看,列寧的研究就非常嚴肅、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