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白發(fā)、黝黑健壯,5年的基層歷練把這位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河南小伙鍛煉成了地道的農民,他就是山西臨汾古縣古陽鎮(zhèn)上辛佛村的黨支部副書記孫濤。
這位剛剛30出頭的80后小伙如今已事業(yè)有成,在上辛佛村提起他的名字,村民都會為他點個贊。從2009年開始,他就跟農民沒啥兩樣。他總說:“新農村建設如果沒有產業(yè)支撐,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p>
咬緊牙關不放棄
2009年,孫濤從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畢業(yè)后考上了山西的村官,于是,他孤身一人來到山西臨汾古縣古陽鎮(zhèn)上辛佛村任職。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他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有著豐富的林木資源,還有著大量閑置的勞動力。多年來,上辛佛村的經(jīng)濟一直很落后,如何改變這里的落后面貌,茂密的林木給孫濤帶來了“靈感”。“在這里種植花菇,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益?!睂O濤說。
“任何事情想著容易,落實起來卻困難重重?!绷钠饎偲鸩诫A段,孫濤感慨地說,“從辦手續(xù)、跑貸款、開工建設,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說不出的苦楚,但是既然選擇了就不能輕易回頭。”他曾答應過帶領這里的鄉(xiāng)親們發(fā)家致富,怎么可以被困難打倒呢?孫濤咬緊了牙,卯足了勁,開始從籌措資金入手。
孫濤也記不清自己跑了多少路,說了多少好話,銀行才答應貸給他10萬元,但這些錢遠遠不夠。親戚朋友心疼他,為他湊齊了22萬元資金。資金到位后,孫濤在第一時間內購買了設備,開通了水電,建設了蓄水池、房子以及菇棚,邊建設邊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第一年,孫濤從河南考察歸來后便帶領農戶試種了2萬袋菌棒,起初長勢很好,當所有人對豐收翹首期盼時,菌棒竟然全部霉爛了,直接虧損13萬元。這個結果無疑給村民們的心頭澆了一盆涼水。“年齡小、沒經(jīng)驗、資金又不夠,跟著他干到底行不行?”面對質疑,孫濤沒有灰心,他不爭論、不辯解,默默咬著牙堅持著,找原因、找方法、找技術。
帶領農戶種花菇
菌業(yè)生產,技術是關鍵。在失敗后的那段時間里,孫濤跑書店、進圖書館,查資料、買書籍,放棄休息時間,刻苦鉆研菌種制作、營養(yǎng)基配方、病害防治。沒有菌種箱,就找來一個廢舊的木箱子,前面掏兩個洞,上面蓋塊玻璃,反復實驗,細心摸索,逐漸發(fā)明了簡易科學的菌種培育方法。經(jīng)過兩年時間的探索,2011年,孫濤再一次扛起了致富的“大旗”,成立了古縣第一個村官創(chuàng)辦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古縣凱濤成強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以培育花菇、種植花菇為主,加工和銷售為輔,重點發(fā)展綠色無公害花菇、香菇、木耳等產品。
孫濤向記者介紹:“花菇不同于別的菇,它是菌中之星,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稱,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長而得名?;ü巾斆娉尸F(xiàn)淡黑色,菇紋開暴花,菇底呈淡黃色,菇質肥厚,鮮嫩、香味濃郁、菌蓋完整、有白色帶微黃的裂紋,外形如菊花瓣,又稱菊花菇。天氣越冷時,花菇的產量就會越高,質量也會越好?!?/p>
2012年,孫濤培育、種植花菇十分小心,對各種意外都做足了準備,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勞作中。無論什么時間,菇棚中,村民總能到孫濤的身影,他的褲腳與鞋襪總是粘著泥巴。在寒冷的冬天,孫濤忘我的工作使他的手腳都凍腫了,他還時常忘記吃飯,有時只用饅頭墊墊肚子之后繼續(xù)埋頭苦干??吹綄O濤的這種拼勁,村民都感慨地說他是“拼命三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大棚里不斷傳出喜訊,種植的2萬袋菌棒產出了2500公斤的干菇,銷售之后利潤豐厚,農民的收入翻番,有了收獲的村民干起來更帶勁了。
花菇鋪就致富路
耕耘就會有收獲,孫濤除了有著好口碑以外,農戶的心里更是充滿了對他的期待。孫濤并沒有驕傲不前,2013年,他又結合實際對20個菇棚進行了重新改造,使之更適合當?shù)鼗ü椒N植的發(fā)展模式。調整之后,經(jīng)濟效益有了顯著提高,農民收入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如今,凱濤合作社已投資40萬元,10000袋菌棒正在出菇階段。今年,他計劃再增加30000袋,建設花菇棚20座、暖棚3座?!敖衲辏乙獛ьI更多的村民發(fā)展花菇種植,幫助更多農民發(fā)家致富,打造一個古縣百姓自己的知名品牌?!睂O濤信心十足地對記者說。5年來,由于孫濤在基層工作成績突出,他多次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創(chuàng)業(yè)富民先進個人”、“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獲得了“山西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