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
婚姻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永恒主題。千百年來,大多數(shù)人們在婚姻生活的長河中隨波逐流,卻也有一些人反復追問,婚姻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于是就有了那些耳熟能詳?shù)睦碚?,諸如有人要進去有人想出來的“圍城”論;愛情的“墳墓”論;男女甚至于雙方家庭間交易的“契約”論;滿足性生活的“合法”論;傳宗接代的“繁衍”論;家庭權利與義務的“規(guī)定”論等。這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婚姻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呢?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斗膽拷問婚姻。毫無疑問,現(xiàn)代婚姻基本具有上述諸論的特征,但似乎被忽略了兩個最重要的方面,其一是姻緣完結,其二是相伴依靠。天下的婚姻,只要回過頭來看,似乎都有一個故事,就像買彩票中大獎一樣,是那樣不經(jīng)意的一種巧合、一種自然,如“一見鐘情”,或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凡是經(jīng)歷了婚姻的人,大概都不能否定,“有緣千里相會,無緣各奔東西”,否則在茫茫人海中怎么會是他和她相遇并最終牽手?在紅塵之外、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種力量牽引著雙方相向而行,是那樣地悄無聲息,又是那般地讓人不由自主!愛情是盲目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或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此言不虛,雖然無從實證,但可以用心感受。當姻緣在今生的某個時空點上成熟的時候,完結姻緣就如水到渠成,無法阻擋,不可抗拒。誰也不能預知自己的姻緣從何時何地開始,當它來臨的時候只能跟著感覺走,而男女結婚就是對姻緣的完結——完美終結,或者說完全終結。
當男女結婚進入婚姻狀態(tài)后,相伴依靠便開啟了進行時。有一句歌詞——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是可以套過來用的,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結婚相對容易,但在其后的歲月里卻不知要經(jīng)歷多少的風霜雨雪,在柴米油鹽烹煮的日子里不知要品嘗多少的甜酸苦辣,相信每一門婚姻都有幸福的相似點,也有不幸的不相似方面,不好也不能逐一評說,就如鞋子到底怎么樣只有腳知道一樣。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和追求白頭偕老,這不僅僅是強調(diào)最后的結果,其實更需要關注、思考和體驗的是過程??梢哉f,相伴依靠到白頭就是婚姻的過程,就是婚姻生活的最本質(zhì)要求,這是華夏老祖宗的大智慧總結!為什么呢?因為男女有了婚姻后,就基本上可以或者應該脫離雙方的父母親獨立生活,而自己的下一代有了屬于他們的婚姻后也將相對獨立,最后還是只剩下相依為命的老兩口,不正是“少年夫妻老來伴”嗎?與自己的父母親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的時間總是相對少數(shù),而與自己的那一半相處的日子卻是人生歲月的絕對大“股東”。如何相伴依靠到白頭呢?這才是最大的難點和男女雙方最需要掌握的學問和藝術??v觀橫覽古今中外的婚姻生活,能到白頭的大體上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一是婚姻的初期(情人階段),在只有一對新人的二人世界里,男女自然相處得親熱甜蜜,有如開水和保溫瓶的關系;二是婚姻的中期(親情階段),就是有了孩子并將子女撫育成人的歲月,這是婚姻生活最艱難的時期,這時期男女間產(chǎn)生審美疲勞是在所難免的,需要調(diào)適的是雙方心態(tài)并實現(xiàn)親情轉(zhuǎn)換,有時候需要將對方當作自己的兒女來疼愛,有時候需要將對方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來呵護,只有這樣才能將相伴接力持續(xù)下去;三是婚姻的后期(守望階段),就是兒女長大遠走高飛后留下了一對黃昏男女,這時又重新回到了二人世界,但一對新人在歲月的浸潤中已經(jīng)變成了老伴,若老兩口能像一雙筷子一樣,既能從容、自在、相互獨立,又能夠在需要時相互攙扶依靠,就能順利愉快地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
拷問婚姻的結果,姻緣完結是婚姻的起點,盡管姻緣無法追尋只能承受;相伴依靠要貫穿婚姻的全過程,雖然難但卻最需要,在一定意義上,婚姻其實就是找一個情投意合的異性伴侶,攜手走過漫漫人生路。不知這婚姻的回答誠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