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中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堅持以“發(fā)展”為主題,以“育人”為根本,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學院為目標,把文明創(chuàng)建與學院的改革發(fā)展相結合,營造了“團結一心謀發(fā)展、風清氣正干事業(yè)”的良好局面。在2016年建黨95周年之際,學院黨委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一榮譽離不開全院師生在文明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共同努力。
(一)領導當好排頭兵。一是有理念。以“物理學院,我們的共同家園”為理念,凝聚全院師生參與到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中。二是有機構。成立以學院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主動謀劃、以身示范,并設置專項經費,促進軟、硬件設施的充實和完善。
(二)整體聯(lián)動成合力。一是學院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黨委牽頭,黨、政、工、團通力協(xié)作的文明創(chuàng)建合力運行機制,學院先后獲得紅旗團委、先進工會、老年工作先進集體、連續(xù)四年目標考核綜合優(yōu)秀等榮譽。二是堅持落實和執(zhí)行“四位一體”學院工作運行機制。黨政管理、學術管理、民主監(jiān)督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院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格局已在學院基本形成。
(三)民主管理促發(fā)展。一是實施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創(chuàng)新對教輔人員的年度考核工作,實施服務對象評價機制,量化考核激發(fā)教輔人員的工作熱情。二是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率先在全校實施學院“三重一大”制度,并在制度推進中不斷完善。積極推進院務黨務公開,做到決策過程公開化、公開內容具體化、公開時間及時化。
(一)管陣地。抓好教學、管理、科研、服務的各個思想陣地,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宣傳有要求”,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主動權、主導權。一是提升師生政治理論素養(yǎng)。落實教職工理論學習制度,每年集中學習不少于8次;在“兩學一做”中積極開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深化認識。二是開展豐富的思想教育活動。組織“彩虹行動·筑夢啟航”特色黨日活動并獲得校一等獎,策劃“大學生信仰指數(shù)提升訓練營”,促進學生了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舉辦“把我說給你聽”家史家訓演繹大賽,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二)樹風氣。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風樸實。教師考核中除教學、科研外,突出“社會服務”的比重,激勵眾多教師擔任學生班主任、指導本科學生科研立項等。學院從“樹形象、鑄師魂、做表率”出發(fā),開展向身邊的典型學習活動,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教育教學氛圍。二是加強學風建設,學風端正。開設“大學生誠信教育”課程,培育大學生的學術誠信意識;建設CUPT協(xié)會等十三個學術性社團,培養(yǎng)學生科研意識。通過開展“學風建設月”等系列品牌活動,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三)服好務。一是關心教師發(fā)展。實施人才服務秘書崗對高層次人才實行“一對一”服務;“傳幫帶制度”扶持青年教師發(fā)展,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二是關心學生成才。通過“學生工作委員會制度”,“教授面對面制度”“班主任、導師工作制度”,“教授開放辦公時間制度”,“教師與學生支部聯(lián)動聯(lián)建制度”五項制度營造全員育人氛圍,通過“梔子花工作室”、“無限可能生涯工作室”兩室建設為學生提供心理和就業(yè)等針對性指導。
(一)打造一流師資隊伍。一是繼續(xù)夯實教學科研隊伍。2014年以來,學院新引進教師10名,其中“青年千人”1人,優(yōu)青1人,“百人計劃”1人,外籍教師1人,大大充實了師資隊伍,2016年,學院申報青年千人計劃9人和大千人計劃2人。二是大力提升師資水平。兩年來,邀請國外學術大師擔任學院兼職教授10余人,大力提升師資水平。三是創(chuàng)新人才招聘和考核方式。對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采用國際通行的Tenure Track聘任制;針對學院人才陸續(xù)進入考核階段的新情況,出臺高層次人才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辦法,激發(fā)人才工作潛能。
(二)提升學科綜合實力。一是多次主辦國際會議。兩年來,主辦國際會議22次,僅今年9月召開的“高能核核碰撞的硬探針和電磁探針”國際會議,就有來自于國外專家學者170多位。同時,推動學院教師走出去,兩年來,學院教師出席國際會議并做學術報告68人次。二是全力推進科學研究。在2014年獲得973專項、2015年創(chuàng)新群體獲得滾動支持的基礎上,2016年,學院又獲得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獲得。聯(lián)合攻關大項目獲批,激發(fā)著學院科研隊伍再接再厲,勇攀科學高峰,產生了一批科研成果。三是建設學科發(fā)展國際化平臺。學院“夸克物質及探測技術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獲批2015年度國家級聯(lián)合研究中心,并正在籌辦建設核科學計算中心。2016年10月25日,USNews2017世界大學排行榜公布的排名中,學院物理學科排名位列全國11,亞洲49,全球283。
(三)收獲人才培養(yǎng)碩果。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學生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凸顯,兩年來,學生成果獲得井噴式發(fā)展。2014年至今,學生獲得全國“挑戰(zhàn)杯”一等獎1項,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4項等國家級獎項共計56項;獲得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省級特等獎6項等省級以上獎項共計90余項。在全國大學生數(shù)模競賽、物理實驗競賽等其他學術競賽中也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一)建設學院文化。學院文化建設有傳承、有載體、有典型。一是有傳承。百年華師,百年物理。一代又一代的物理人以“格物致理,琢玉成器”的治學精神銳意進取、問鼎科學巔峰,使物理學院在文化傳承中不斷發(fā)展,這也是學院院徽和院訓的深刻內涵。二是有載體。學院建設“黨員事務中心”,集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為師生提供了文化活動場所?!拔幕L廊”以展板形式展現(xiàn)物理學院的歷史沿革和發(fā)展現(xiàn)狀,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辦公氛圍。三是有典型。學院涌現(xiàn)出一批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亞東、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者胡余映、長江學子朱前程、自強之星馬永貴、感動校園人物李忱家等師生典型,弘揚主旋律匯聚正能量。
(二)豐富文體活動。一是與學院發(fā)展相結合。舉辦學院趣味運動會,增進教職工感情;舉辦退休教師座談會,發(fā)揮老同志余熱。二是與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舉辦“走進陽光事業(yè)”師范生技能大賽、創(chuàng)意征集大賽、首屆大學生生涯發(fā)展導航月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質、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能力。三是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引導師生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院擁有三支品牌服務隊、4個校外志愿服務基地,2014年以來,總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20次,總計參與達1600余人次。
(三)提升宣傳效果。一是加強學院宣傳平臺建設。學院官網、微博、微信建設同步推進,學院網站獲評學?!笆丫W站”。二是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設“無限可能生涯工作室”等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眾號,學生組織開設自媒體平臺61個,兩名教師自媒體獲評學校“十佳自媒體”。三是發(fā)揮網絡輿論正能量。2014年至今,學院各項工作被中國青年報、人民網等多家主流媒體轉載報道,極大提升了學院在校內外的影響力。2014年以來,校外主流媒體和華師主頁涉及物理學院的新聞報道共計4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