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備 秦帥格
摘 要:宮本輝的小說《避暑地的貓》描寫了別墅長工的兒子久保修平為懲罰與自己的母親、姐姐通奸的別墅主人,實施復(fù)仇殺人計劃的故事。由于故事是以主人公修平為敘述者展開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存在視角限制,因此,貧富相差懸殊的兩個家庭之間錯綜復(fù)雜的愛恨情仇被演繹得撲朔迷離、引人入勝。
關(guān)鍵詞:宮本輝;《避暑地的貓》;瞋恚;惡魔
作者簡介:胡備,男,天津市人,天津理工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學(xué)及文化;秦帥格,女,河南洛陽人,天津理工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日語系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6-0-02
小說《避暑地的貓》并非一般的貧與富、善與惡的故事。作者宮本輝巧妙地運用了存在視角限制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和象征、隱喻等敘述方法,使故事具有開放性,因此每個讀者,甚至同一讀者在不同的年齡都可有多種多樣的解讀。
修平出生在別墅里,一直到17歲那年別墅發(fā)生縱火殺人案為止,他雖然從小切身體會到來自別墅女主人布施美貴子的欺凌,但也有幸享受到美輪美奐的輕井澤大自然的恩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修平聰明智慧,且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如果修平不是在17歲的那個夏天,無意偷聽到了大人們之間的丑陋秘密,或許悲劇不會發(fā)生,他會上大學(xué)、擺脫貧困,渡過幸福的一生。
一、貧與富
《避暑地的貓》中的布施金次郎擁有三千四百坪的別墅,坪是日本傳統(tǒng)計量單位,約11,220㎡,相當(dāng)于10個網(wǎng)球場的面積。當(dāng)然,他們在東京也擁有豪宅,并雇有女傭、廚師。而久保一家則是變賣了故鄉(xiāng)的農(nóng)地搬進別墅中的長工房,每年只需要夏季為主人服務(wù),在當(dāng)時(1950年代)是一份相當(dāng)不錯的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
別墅主人布施家有兩個女兒,恰好與長工久保家的姐弟同歲。在修平10多歲時孩子們之間也有過純真的友誼。修平趁主人不在時也可進入書房閱讀。輕井澤既是富人的避暑地,也是窮人的謀生之處。
……對于貧窮的人而言,輕井澤又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一年當(dāng)中只停留一兩個月,一方面蹂躪當(dāng)?shù)厝耍硪环矫嬉沧尞?dāng)?shù)厥芑莸耐鈦砀辉W迦核⒉サ睦?,恐怕在他們離去后化成氣體仍然漂浮在森林和小路之間吧![1]
輕井澤是日本著名的避暑勝地,位于長野縣東部,周圍被淺間山、鼻曲山等群山包圍,海拔約1,000米,8月的平均溫度20℃左右。1886年英國傳教士首先將此地作為避暑地向世人介紹,其后,日本的上層社會的富商、名流紛紛在此興建別墅。在修平眼中輕井澤是這樣的:
從8月中旬開始,天空中飄著魚鱗狀卷積云,垂得低低的芒草穗隨風(fēng)搖擺。一個月后,朝霧幾乎要籠罩在路人頭上,落葉開始腐爛,腐爛的落葉上又飄下新的落葉。每當(dāng)落葉時而被從樹葉空隙漏進來的陽光照射、時而沉入朦朧的朝霧中,宛如裹著金箔的精巧工藝品閃閃發(fā)光的日子一到,那就是冬天來臨的前兆。[2]
修平本來有幸出生在有如樂園般的輕井澤,從小得到了父母、姐姐的呵護,甚至男主人也很喜歡他。修平與相鄰別墅的女兒貴子的初戀也超越了貧富,格外純真美好。然而,畢竟小說是描寫縱火殺人的悲慘案件,有些看似閑來之筆,對于理解各角色如何一步步走向萬劫不復(fù)的深淵也是很有幫助的。
《避暑地的貓》的“楔子”頭一句是“正打算出發(fā)時,天空竟下起雨來[3]”。鍋野醫(yī)師作為修平故事的唯一聽者,也可算作富人,要帶家人在租借的別墅度假。鍋野與修平正好同是32歲,有7歲和5歲的兩個女兒。他聽著修平娓娓道來的15年前發(fā)生的案件,“雖然,無法判斷久保修平說的是謊言還是真話,但是那不是告白,不是懺悔,也不是某種帶著鄉(xiāng)愁的回憶。[4]”聽完后,鍋野醫(yī)師已經(jīng)下定決心把久保修平那一段漫長的獨白永遠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這些讓讀者浮想聯(lián)翩,急于弄清故事的結(jié)局,欲罷不能。
二、善與惡
宮本輝的小說以塑造善良的小人物著稱,例如《夢見街》中的里見春太、阿富、光子等,他們雖然出身卑微,各有弱點,甚至被命運反復(fù)捉弄,但是他們的善良深深地打動著讀者?!秹粢娊帧分兴^的“惡人”龍一曾經(jīng)在黑社會里混日子,他在浪子回頭、金盆洗手之后,回憶自己過去“每當(dāng)我想傷害對方時,無論發(fā)射的子彈,或是突然砍過去的菜刀,不知為何總是對不準(zhǔn)目標(biāo)[5]”,或許這些偶然的因素使龍一沒有墮落成惡魔。相比之下,《避暑地的貓》中的修平原本是善良的,在17歲時鬼使神差般得知了在別墅的地下室里發(fā)生的種種惡行,從小就因家境貧寒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女主人的跋扈、為富不仁對主人一家的憎惡被無限放大,這種憎惡促使修平產(chǎn)生報復(fù)心理。修平的惡從殺害女主人后開始愈演愈烈。這個殺人案之所以被警察以“完全是偶發(fā)、意外的事故定案[6]”,既得益于修平巧妙地掩蓋了真相的說辭,也有男主人金次郎故意不追究的因素。退一步說,即使追究罪行,也應(yīng)該歸于激情殺人罪。在法律上激情殺人與預(yù)謀殺人相對應(yīng),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然而修平精心策劃、由父親代為完成的地下室縱火殺人,是典型的預(yù)謀殺人。修平雖然知道姐姐已經(jīng)從金次郎那里獲得或許能夠改變他們一家貧窮命運的巨款,但是,還是不能寬恕惡人,甚至連母親也不饒恕,因此,修平雖然惡魔纏身,但也疾惡如仇,就像彌爾頓在《失樂園》中描寫的撒旦一樣,具有悲劇英雄的色彩。當(dāng)然修平也沒有完全喪失理智,他對純情善良、毫無防備的少女貴子并未施惡。
修平的惡來自于“瞋?!薄2_恚在佛教思想中與貪欲、愚癡并列為三毒之一,意為違背自己心意而引發(fā)的憤怒。修平的心頭怒火中燒,但并未喪心病狂,他冷酷地要執(zhí)意殺害為富不仁的金次郎、淫亂的母親,竟然讓人感到大義滅親的凜然。而且,與修平的惡相對,金次郎和母親的惡是源于貪欲、愚癡。
《避暑地的貓》的成功之處在于,它雖然描寫惡,但沒有將“惡”概念化。到底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全憑讀者判斷。惡有多種,平庸之惡、必要之惡、邪惡、丑惡、兇惡等數(shù)不勝數(shù),但很難用語言描述。因為很多惡行只在一念之間,捉摸不定。小說涉及到弗洛伊德、希臘神話、基督教、佛教等內(nèi)容,為更高層次地探討人性鋪路。宮本輝還用了大量的隱喻,蛇、濃霧、貓、參天古樹、雨、地下室等。既然是隱喻,就不同于定義,它可有多種解讀。例如,貓在作品中反復(fù)出現(xiàn),它既是邪惡的隱喻,也是神秘莫測、求生能力超強的隱喻。
小說中的每個人物究竟是善是惡,也是讓人難下定論的。修平的美麗的母親為了報復(fù)女主人的欺凌,委身于金次郎,但未曾想竟產(chǎn)生感情;寧芙(Nymphe)般迷人的姐姐美保的真情吐露意味深長:“……想把漂亮的模樣原封不動吃下去,那是辦不到的。有錢人,也想把人這樣吃下去。他們不會去思考被吃的東西,在嘴里會怎樣?……[7]”;最令人意外的是忍辱負重的修平的父親在質(zhì)問修平為什么殺害女主人時說:“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我一點都不怨恨那個女人。[8]”但是,仔細想想一個是明知丈夫與長工妻子私通的女人,一個是知道妻子與主人私通的男人,哪一個更痛苦呢?忽然覺得宮本輝洞察人性的能力真是高人一籌。
布施金次郎曾經(jīng)沖著修平大喊:“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美保才好。不!不僅是美保。仔細一想,你,還有你的家人,都像令人害怕的惡魔。[9]”但這畢竟不是作者的觀點,而是修平聽到的,或許這也是復(fù)仇火焰的助燃劑。人生不能自由選擇貧與富,但生而為人,不論貴賤應(yīng)該互相尊重。因此,為富不仁或仇富心理都是萬惡之首。但是修平的惡不是源自仇富,而是瞋恚。貧亦生惡,富亦生惡,貧富矛盾激化必生大惡。小說的結(jié)尾也是寓意深刻:“……有時,我會入神地想起十五年前,下著雨的森林里,有好幾顆巨樹互相盤根錯節(jié)的地方。但是,想起的不是人,而是從枝葉上落下來的雨滴,打在落葉上。[10]”《避暑地的貓》以雨開始,以雨結(jié)束。輕井澤的大自然是美好的,這個結(jié)尾似乎象征著,最終善大于惡、善勝于惡。修平也在十五年的逃避罪行的漫漫人生不斷反省罪孽,接受來自良心的審判,這個判決甚至比法庭的更加嚴(yán)厲。
讀完小說難免令人陷入深刻的人性追問,修平到底是殘忍的惡魔?還是叛逆的英雄?這只能由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注釋:
[1]宮本輝著,林皎碧譯:《避暑地的貓》,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8月。 第21頁.
[2]同上, 第22頁.
[3]同上, 第1頁.
[4]同上, 第6 頁.
[5]宮本輝著,林皎碧譯:《夢見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11月。第82頁.
[6]宮本輝著,林皎碧譯:《避暑地的貓》,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8月。 第51頁.
[7]同上, 第64頁.
[8]同上, 第159頁.
[9]同上, 第141頁.
[10]同上, 第214頁.
參考文獻:
[1]宮本輝著:『避暑地の貓』,日本:講談社,1988年3月。
[2]劉家鑫主編:《日本當(dāng)代小說導(dǎo)讀》,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1月。
[3]肖霞編著:《日本現(xiàn)代文學(xué)發(fā)展軌跡——作家及其作品》,濟南:山東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1月。
[4]宮本輝著,林皎碧譯:《避暑地的貓》,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8月。
[5]宮本輝著,林皎碧譯:《夢見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