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紅
【摘 要】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提問內容,靈活運用控制策略。使課堂提問真正成為提高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手段。
【關鍵詞】 課堂提問;設計策略;控制策略;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課堂提問不僅是一種教學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教學方法。課堂提問如果運用得當,就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數(shù)學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周密思考,設計出一套循序漸進的問題,不失時機,恰如其分地提問。這樣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流利的表達習慣,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密切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把數(shù)學教學的課堂變?yōu)樯鷦踊畈ǎ袉栍写鸬膱鏊箤W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一、課堂提問的目的
教師的提問和對學生回答的評語是交談的最好形式。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開展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及時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對于數(shù)學教學來說,提問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大量的課堂實踐機會,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材料。
二、課堂提問的原則
1.所提的問題要簡明扼要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簡明扼要,使學生聽了以后,即可了解其意義,而且當他思考答案時,能夠把問題記在頭腦中。一個問題若冗長復雜,學生就會聽了前句忘后句,很難把握問題的中心,使學生無從回答,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和乏味,更談不上積極思考了。因此,問題必須簡明扼要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體現(xiàn)問題的有效性。
2.所提的問題要有科學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內容和提問方法要有科學性,語言的生動化、形象化應以不喪失科學性為前提;一個問題中若有連問,先后順序不要出現(xiàn)邏輯性錯誤,問題的敘述和書寫也不能出現(xiàn)語法錯誤。教師提問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3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所提的問題要具有覆蓋性和普遍性,好、中、差各種檔次的學生都要照顧到。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問題,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在加強基礎知識訓練時,應多問中、差兩類學生;在訓練重、難點時,則要多問好、中兩類學生。如果對成績差的學生提問較難的問題,學生答不出來,反而會使他們背上心理包袱。
三、課堂提問的策略
1.在提問前充分運用
設計合理提問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問題來自于生活,反過來又要應用于生活,因此讓數(shù)學學習能夠緊密地聯(lián)系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不然課堂就會索然無味,這就要求提問內容具有生活性。這樣的提問會拉近教者和學生距離,激發(fā)起他們的表達欲望和學習熱情。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擴充知識,而是通過信息的分析和整合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信息性問題不可過多,要盡可能地提出啟發(fā)思維的問題。教師設計問題要根據(jù)不同的內容和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掌握好其廣度和深度,用低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同時問題又不宜太簡單,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知識水平要有一定的難度,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2.在提問過程中靈活運用控制策略。
營造開放式課堂氛圍,積極誘導學生。首先,教師要設疑,這些問題既要有客觀存在的知識性問題,又要包含主觀意識的人文性問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太難而自己又無法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就要大膽地質疑。教師就要善于把握良機,積極主動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改變提問條件,誘導學生回答結論,或改變結論,讓學生提出條件等;鼓勵學生自由思考,“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甚至“異想天開”,敢于逾越常規(guī),敢于想象推測,寧愿冒犯錯誤的風險也不要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框框內。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授隨時當眾提出疑問。對學生所提問題給予足夠的尊重與重視,并當堂解決以加深印象。
課堂提問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所提問題的質量及其采用的提問策略直接影響學生回答的正確率,并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環(huán)境,選擇恰當?shù)奶釂柗绞?,以保證問題的質量。同時,教師還要靈活運用各種提問策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使課堂提問真正成為提高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