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一 華月申 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顧辰方 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基于微網的分布式風光儲系統并網典型方案研究
王賽一 華月申 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
顧辰方 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對國內外微電網實驗室系統和典型示范工程的調研上,結合微電網自身特性和我國能源結構分析,闡述了微電網典型電源模式,研究并提出基于微電網的分布式風光儲系統的典型結構,包括網絡拓撲、微電網內部的電氣接線網絡結構、供電制式(直流/交流供電和三相/單相供電)、相應負荷和分布式電源所在微電網的位置等。并根據不同的微電網結構、所在地區(qū),針對不同的外部電網,提出3大類,7小類的微電網典型并網方案。通過實際工程應用分析了以上典型并網方案。
關鍵詞:微電網;分布式系統;典型并網方案
Research on Distributed Wind Power Solar Power Energy Storage System Grid-Connected Typical Solution Based on Micro Grid
王賽一:(1978-),男,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國網上海電力公司浦東供電公司發(fā)展策劃部副主任,主要負責浦東地區(qū)配電網規(guī)劃工作。
顧辰方:(1987-),男,碩士,工程師,現在上海電力設計院主要負責浦東地區(qū)規(guī)劃工作。
我國的能源結構與負荷特性決定了西部、北部作為發(fā)電基地,中部東部作為負荷中心的電力工業(yè)發(fā)展特性。由此,通過長距離,大容量的輸電通道連接發(fā)電基地及負荷中心的輸電形式成為我國主要輸電形式。但這種形式發(fā)生事故時事故容易擴散,且對于負荷中心的調峰問題造成較大壓力。而大范圍遠距離的輸電,調峰較難,因此,可以考慮從需求側管理的角度解決。而靈活方便的分布式供電可以成為長距離,大容量供電模式的重要補充。但是普遍使用新能源的分布式發(fā)電受自然因素制約嚴重,這一因素直接導致了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儲能裝置和控制裝置等結合而成的微電網概念。
實際工程中,根據微電網構成電源的不同,微電網典型結構分類的不同,微電網建設地點,建設目的的不同,最后微電網的并網方式也不盡相同。如何快速有效地選擇合適的微電網并網方式,對提高微電網實際工程的建設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微電網典型電源主要分為單一電源、風光儲聯合發(fā)電、微型燃氣輪機及聯供類電源、生物質能微電網等多種類型。各種典型電源的適用范圍、并網特點各不相同。
1.1單一電源類
對于可再生能源種類較為單一的某些地區(qū),主要采取適合當地的可再生能源作為微電網基礎電源,同時為滿足不同的建設目的,配置不同的儲能及輔助的其他新能源電源。一般來說,單一電源類地區(qū)主要以風電和光伏為主。
以風電為主的微電網,主要應用于我國西部,北部等風力資源為一類或二類,但較為偏遠的地區(qū)。這類微電網主要用于向當地供應電力,作為大電網的重要補充。
此外,東南沿海省份,雖然處于風資源較弱的三四類地區(qū),但經濟發(fā)達,電力市場成熟,也形成了很多以風電為主的微電網,但這類微電網容量較小,且往往配有光伏,儲能等其他能源,主要以科學研究為主。一般以這種形式建立的微電網,均采用并網型,需要大電網支援。
與風電型微電網類似,以光伏為主的微電網也分為并網型和離網型兩種。離網型光伏微電網為了解決晚上無陽光的問題,主要通過配置儲能設備滿足晚上的電力需求。限于成本,離網型光伏微電網所供負荷往往較小,且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不高。
并網型光伏微電網一般不配置或少量配置儲能,配置目的主要為改善電能質量。建設地點則為電網較強的城市,而且往往與建筑相結合,避免占地過多,比如在公共設施、商業(yè)建筑及工業(yè)廠房屋頂等安裝并網光伏發(fā)電系統。
1.2風光儲聯合發(fā)電類
風光儲聯合供電微電網是指以光伏發(fā)電和風機發(fā)電為主要功能形式的微電網。在某些地區(qū),風光儲微電網可以結合風電及光伏發(fā)電的特點,形成優(yōu)勢互補。比如,風力發(fā)電往往白天發(fā)電少,夜間發(fā)電多,而光伏正相反。風光結合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小微電網電源的波動性。
但是,風光優(yōu)勢互補并非所有項目均適用,為在更廣泛的范圍內體現風光互補,同時微電網的電能質量需要滿足其他要求,需要配置一定量的儲能設備,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但風光儲微電網由于配置了一定量的儲能裝置,成本往往較高,為了能最大程度削弱成本過高的開發(fā)壓力,這類微電網往往在風光資源相對較好,電力市場較為成熟,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作為試點開發(fā)。成本的因素限制了風光儲微電網在一般地區(qū)的開發(fā)潛力。
1.3微型燃氣輪機及聯供類電源類
微電網實際建設時,除風光儲等應用范圍較廣,相對成本較低的電源外,也有其他類型電源。
目前我國諸多城市均開發(fā)工業(yè)園區(qū)、高科技園區(qū),這類園區(qū)往往有較為穩(wěn)定的冷熱負荷需求。燃氣輪機具備單位功率費用較低,環(huán)境友好,能源利用率高等特點,因此,燃氣輪機成為提供園區(qū)冷熱電聯供的中堅力量,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地區(qū)已有大量應用實例。
燃氣輪機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源利用率高。通過充分燃燒天然氣推動汽輪機發(fā)電,直接利用廢氣供熱或通過溴化鋰機組制冷,以滿足冷熱負荷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限制燃氣輪機的主要因素在于氣源的落實。我國天然氣儲量分布不均,西氣東輸工程對于東部大中城市天然氣供應有限,且價格往往較貴。因此目前燃機系統利用場合較少,僅限于天然氣供應相對較為充足的大城市,且一般均為并網型電網,僅用來供應冷熱負荷。
1.4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分為多種,包括木材碎屑、秸稈、沼氣、生活垃圾等等。我國資源豐富,不同的地區(qū)也適用于不同的生物質能。比如,林業(yè)較為發(fā)達的東北部地區(qū),可以利用采伐剩余碎屑作為生物質發(fā)電原材料。中東部農業(yè)較為發(fā)達的省份,適合以秸稈,糧食加工殘渣等作為生物質能發(fā)電的原材料。而廣大農村地區(qū),適宜發(fā)展畜禽養(yǎng)殖廢棄物沼氣發(fā)電等,并同時采用生活垃圾和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以這些供能系統為基礎發(fā)展微電網。
微電網從結構上可以分為交流微電網、直流微電網及交直流微電網3類。
圖1 基于CERTS系統的微電網典型結構
2.1交流微電網
交流微電網目前還是微電網主流,以成熟交流電網為基本網架結構,在負荷側進行負荷及微電網電源分配,成為交流微電網的雛形。
圖1為CERTS提出的微電網結構。此類微電網結構主要用于交流微電網。交流微電網所供負荷劃分主要依據供電可靠性要求,對于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負荷,可以通過A饋線供電,有儲能裝置的支撐。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一般的,可以通過B饋線供電,該饋線上安裝一定量分布式電源供電。其他負荷可以由饋線C供電,并網狀態(tài)下由大電網供電,離網運行時,這種負荷可以切除
在實際工程中,完全符合這種基于CERTS系統的交流微電網形式相對較少,更多的交流微電網結構往往采用如圖2形式的結構。
這種結構下,主微電網通常可設置為一個10kV的開閉所作為網架結構基礎,開閉所母線間母聯開關一般情況下斷開。一級微電網可以由該開閉所下的環(huán)網單元、配電所等構成,由開閉所兩段母線分別提供電源。二級微電網可以由用戶內部配電房構成,由開閉所或環(huán)網單元,配電所分別供電。
圖2 常用交流微電網典型結構
2.2直流微電網
對于分布式電源較多,負荷較小的情況,可以選擇直流微電網。采用直流微電網,可以大量減少交流微電網中大量使用的變流器,使分布式電源中的電力直接由直流負荷消納。結構更為簡單,損耗更小,效率更高。直流微電網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1)單母線結構
單母線結構直流微電網結構簡單,易于擴建。且可以直接為家庭負荷供電,終端易于現有交流戶用電網聯系。如圖3所示。
(2)雙層式母線結構
雙層母線結構的直流微電網,兼顧了高低壓直流負荷的用電需求。與戶用交流系統聯絡的電壓等級較高,較低電壓等級主要用于小容量負荷的供電,并根據負荷需求合適選擇分布式電源接入。這種結構可以提高負荷的安全性。如圖4所示。
(3)雙母線結構
雙母線結構與雙層母線結構最大的不同在于雙母線結構兩條母線均為主干網絡,電壓等級可以選擇380 V或220 V,均可以通過整流逆變設備與戶用交流網聯絡。而雙層母線結構僅一條母線為主干網與交流網聯絡,第二層網絡為一些簡單負荷,直接由分布式電源供電。如圖5所示。
(4)單環(huán)網結構
一般來說,低壓用戶采用放射式接線,由外部電網保證供電可靠性。但考慮到部分地區(qū)采用離網型微電網,為保證這類微電網負荷的供電可靠性,可以考慮嘗試在微電網中采用環(huán)網形式,從網絡結構層面加強可靠性。如圖6所示。
2.3交直流微電網
混合型交直流微電網通過交流系統與戶用交流網絡相聯系,通過逆變器與直流微電網聯絡。這種微電網結構靈活,適用于各類負荷。如圖7所示。
但是這種微電網結構相對復雜,相對建設成本較高。
圖3 單母線直流微電網結構
圖4 雙層母線直流微電網結構
綜上所述,微電網結構靈活,適用面廣,不能僅針對某一種電網、負荷情況提出微電網并網方式,應根據周邊電網、負荷類型或負荷需求等邊界條件,考慮不同邊界條件的微電網并網方案。下面以外界電網的不同為基礎約束條件,以并網目標,所供負荷為邊界條件,提出適應于不同邊界條件的微電網典型并網基礎方案,實際工程時,可根據業(yè)主方面不同需求,組合各類基礎方案。
3.1城市電網
3.1.1并網目標
城市電網包括市區(qū),周邊近郊,工業(yè)園區(qū),高科技園區(qū)等電網相對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在區(qū)域內,不同地區(qū)往往建設微電網的初衷不盡相同,總的來說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提高供電可靠性。這種并網目標往往是最常見的,對于城市電網的末端地區(qū),往往會存在此類要求,特別是某些位于城市周邊的輕重工業(yè)負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一般考慮自備電廠或小型發(fā)電設備,當外界電網故障情況下,自備電廠啟動,為負荷供電。
(2)采用能源聯供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這種并網目標在高科技園區(qū)或者工業(yè)園區(qū)內比較常見。采用這種并網目標的地區(qū)一般冷熱電負荷距離較近,冷熱負荷相對比較明確,在有電網為負荷供電的條件下,利用聯供系統,一方面滿足自身冷熱負荷需求,另一方面提高能源效率,依靠相關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性。
(3)利用微電網消納分布式電源,減少用電量或提高房產附加值。這種情況在城區(qū)內或小范圍工業(yè)廠區(qū)內利用較多,多使用屋頂建設,從而限制了此種微電網的容量規(guī)模??偟恼f來,這種微電網形式多變,小容量多布點的特點比較明顯。
圖5 雙母線結構直流微電網結構
圖6 單環(huán)網結構直流微電網結構
圖7 交直流微電網結構
3.1.2典型負荷
電網結構屬于城市電網的區(qū)域,一般為城市、商業(yè)區(qū),高科技園區(qū)或輕重工業(yè)區(qū),負荷類型主要為工商業(yè)負荷、城區(qū)負荷等。
對于工業(yè)負荷,量大穩(wěn)定是其兩個最突出的特點。此外,對于工業(yè)園區(qū)、高科技園區(qū),工業(yè)負荷往往與商業(yè)負荷,居民負荷共存。在這種園區(qū)內供電系統與居民負荷比較相似,但相對于居民負荷,園區(qū)內負荷特性峰谷差較小,曲線更為平緩。
城區(qū)負荷包括內容較多,一般主要指服務業(yè),表現在大型商廈、高級寫字樓、賓館等負荷。一般情況下,大型商廈、高級寫字樓負荷特性主要表現為負荷曲線峰谷差較大,曲線較為規(guī)律且負荷穩(wěn)定,每年變化不大,其用電高峰時段和電網總體負荷的高峰較為重疊,且與夏季、冬季溫度變化關系較為密切。對于賓館來說,由于賓館入住率不確定,因此賓館日負荷曲線較為不確定,但在工作日及節(jié)假日,旅游旺季及淡季之間差別較大。
3.1.3典型并網方案
針對以上城區(qū)微電網建設目標,負荷特性等基本前提,提出城區(qū)電網微電網并網典型方案:
(1)方案1A
本方案建設地點為工業(yè)園區(qū)或其他有需求的場所,且并網主要目標為提高負荷供電可靠性。微電網電源以柴發(fā)系統或燃氣輪機等可以穩(wěn)定輸出電力的電源為主,為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負荷供電,同時采用部分風光儲系統為輔助,以適當降低柴發(fā)系統或燃氣系統燃料成本。微電網采用交流系統并入廠區(qū)內原有電網系統。
方案1A的典型并網方案如圖8所示。對于這種類型的微電網,柴發(fā)系統直接與重要負荷接入同一饋線,保證在外部電網斷電時能夠及時為重要負荷供電。
(2)方案1B
本方案建設地點位于工業(yè)園區(qū)或高科技園區(qū),并網主要目標為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能源聯供方式解決園區(qū)內供冷供熱問題并兼顧供電可靠性。微電網電源采用以燃氣輪機為主的聯供型同步機組,輔以小容量光伏、風電及儲能裝置,可以采用交流系統或交直流微電網系統并入電網。
圖8 微電網典型并網方案1A
圖9 方案1B典型并網方式一
方案1B與方案1A主要區(qū)別在于方案1B為以熱定電方式,主要保證廠區(qū)內供熱供冷,在保證冷熱負荷的基礎上,保證部分電負荷。因此,該類微電網中電負荷的供電可靠性只能兼顧,無法保證。
此外,方案1B可以直接選擇直流系統為重要直流負荷(如中央機房)供電(如圖9),也可以選擇交流系統兼顧其他負荷(如圖10),結構上與方案1A有較大差別。
(3)方案1C
本并網方案建設地點位于城區(qū)各建筑屋頂或周邊空地,并網目標為消納分布式電源,小規(guī)模應用,提高房產附加值。微電網電源類型主要考慮采用光伏、風電等單一電源,或采用風光儲聯合發(fā)電、化學燃料電池等類型電源。利用房屋原有交流系統并入電網。如圖11。
3.2農村電網
3.2.1并網目標
農村地區(qū)微電網并網目標總的來說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提高供電可靠性。農村電網地區(qū)電網結構薄弱,各類用戶位于電網末端,電能質量、可靠性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微電網加強農村電網用戶側供電可靠性及電能質量,可以作為對公用電網的有效補充。
(2)利用農村自然資源,發(fā)展分布式電源。農村可再生資源較多,包括風力,光伏,水力,生物質,柴發(fā)系統,微型燃氣輪機、柴油機、氫能等。各農村用電負荷限于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微電網電源選擇各不一樣,原則上考慮最大限度利用農村自然資源,分布式電源的位置一般需靠近負荷,產生的電能就地消納,作為電網末端的有力補充。
圖10 方案1B典型并網方式二
3.2.2典型負荷
農村負荷特性分析同樣包括各類農業(yè)、工業(yè)、公共設備和居民用電設備的特點。一般來說,農村地區(qū)負荷是農業(yè),工業(yè)或村民居住/公共設施等三類負荷的組合,組合負荷體現出季節(jié)性較強、年最大用小時數較低、負荷密度較小及功率因數低等多個特點。
3.2.3典型并網方案
在農村電網方式下,微電網建設目標主要為提高供電可靠性、最大程度利用農村地區(qū)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建設地點則主要在住宅附近空地、屋頂等地點。綜合上述各類微電網并網目標及建設地點,歸納總結出如下幾類農村電網方式下并網典型方案:
(1)方案2A
本方案建設地點為農村居民或公用建筑的屋頂,且并網主要目標為最大限度利用地區(qū)周邊分布式電源。微電網電源采用風光儲系統、小容量生物質電源或柴發(fā)系統,容量考慮多用戶級或單用戶級,根據配置容量大小,采用交流或直流系統并入房屋原有電網系統。如圖12、圖13。
(2)方案2B
本方案建設地點為農村地區(qū)周邊空余土地或沿海灘涂等正常農業(yè)生產無法利用的區(qū)域,且并網主要目標為利用微電網加城市電網末端結構。微電網電源采用生物質電源、風光儲系統,一般采用交流系統并入該地區(qū)原有電網系統。如圖14。
3.3無電地區(qū)或孤立電網
3.3.1并網目標
這種電網系統比較薄弱,多采用單電源放射式結構,饋線之間無聯絡或聯絡較少。但往往新能源豐富。對于無電地區(qū)或孤立電網地區(qū),微電網并網目標總的來說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為無電地區(qū)提供電力。在這種并網目標下,可以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并網方式。分散式利用風光儲系統、小型柴發(fā)系統等,安裝于每一用戶屋頂或周邊空地,利用交流或直流直接為用戶供電,各用戶彼此之間沒有電氣聯系。集中式以一個村莊或幾家用電負荷為一單位,在空地中建設多用戶級別的風光儲、柴發(fā)系統等,同時配套建設配電網,利用交流系統為各用戶提供電力。
(2)提高供電可靠性。以這種并網目標建設的微電網主要位于某些海島地區(qū)。負荷類型包括簡單民用、商用及特殊的軍事負荷。軍事負荷主要為海防或海洋監(jiān)測、雷達等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的負荷。鑒于這類負荷,僅靠出力不夠穩(wěn)定的可再生能源無法滿足這類負荷需求,還需要考慮配置柴發(fā)系統、UPS等電源為軍事負荷提供電力。對于一般的島內居民商業(yè)負荷,采用一般可再生能源作為微網電源即可。需要特別指出,離網型微電網由于沒有大電網的支撐,尤其需要注重電能質量的要求。
3.3.2典型負荷
無電地區(qū)負荷需求相較上文城市電網及農村電網較簡單。一般說來,無電地區(qū)工業(yè)負荷,商業(yè)負荷較少且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不高,絕大部分負荷均為居民負荷,包括電燈、電扇、電視、收音機、少量電腦、水泵等,對電能質量、供電可靠性要求不高。僅個別情況下需要考慮軍事負荷。
圖11 方案1C典型并網方式
圖12 方案2A典型并網方式一(交流結構)
圖13 方案2A典型并網方式二(直流結構)
3.3.3典型并網方案
(1)方案3A
本方案建設地點為負荷需求地區(qū)各房屋的屋頂及周邊空地,并網目標為負荷提供電力,負荷為簡單的家用電器。微電網電源以風光儲系統為主,個別需要提供長時間電力的負荷(如冰箱)可以加配小型柴發(fā)系統。采用交流或直流為用戶供電。如圖15、圖16。
(2)方案3B
與方案3A類似,本方案建設地點為負荷需求地區(qū)周邊空地,并網目標為負荷提供電力,負荷為簡單的家用電器。微電網電源以風光儲系統為主,個別需要提供長時間電力的負荷(如冰箱)可以在用戶側加配小型柴發(fā)系統。
與方案3A不一致的是,方案3B通過集中式為該地區(qū)所有用戶供電,同時,兼顧無電地區(qū)網架規(guī)劃,采用交流為用戶供電。如圖17。
3.4方案總結
本文提出了三大類,七小類微電網基礎典型并網方案,現總結如表1。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工程中,這七類基礎方案并不能涵蓋所有需求,一般需要進行組合,選擇合適的并網組合方案。
圖14 方案2B典型并網方式
圖15 方案3A典型并網方式一
圖16 方案3A典型并網方式二
4.1實例1
(1)并網目標
實例1為上海電力學院微電網項目,并網目標為科學技術研究,兼顧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提高負荷的供電可靠性。本工程充分利用校園內的樓頂以及空曠地帶安裝一定容量的光伏發(fā)電與風力發(fā)電系統,并接入燃氣輪機、儲能裝置、電動汽車充電站,與大電網一起為院內負荷供電。同時,建設智能用電系統,在研究生宿舍樓實現智能用電雙向互動。
(2)典型并網方案
本項目并網目標為科學技術研究,兼顧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提高負荷的供電可靠性,因此考慮應用較多類型的微電網電源。本微網分布式電源包括多種類型,有光伏發(fā)電組件、風力發(fā)電機組、微燃機組和柴油發(fā)電機組。本項目位于上海市區(qū),周邊電網屬于城市電網,且本項目目的為搭建一套功能完善的微電網系統,以科研需求為主,兼顧實現光伏、風機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考慮基礎方案為方案1A及方案1C,將兩者方案結合,既滿足提高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滿足多種微電網電源綜合使用帶來的科研價值,使本項目滿足多負荷、多電源的科研要求。如圖18所示。
圖17 方案3B典型并網方式
表1 微電網典型并網方案總結
方案編號 適用并網目標 適用負荷需求 電源選擇 并網方式 備注1A 提高供電可靠性 不可斷電負荷、對電能質量要求高 條件允許下可選擇燃氣輪機、生物質機組 交流 若負荷對電能質量要求不高,可以將柴發(fā)系統替換為風光儲1B 解決冷熱負荷需求,兼顧供電可靠性柴發(fā)系統為主,加配少量風光儲系統,電負荷兼顧 燃氣輪機為主,加配少量風光儲 交流、直流 以熱定電,無法保證供電可靠性1C 消納分布式電源 普通居民、商業(yè)等負荷 單一電源或風光儲、燃料電池等為主電源 交流 -2A 最大限度利用分布式資源冷熱負荷必須滿足,普通居民、商業(yè)等負荷風光儲系統、生物質電源為主,條件允許時加配柴發(fā)等 交流、直流 與1C區(qū)別主要在于電源選擇2B 利用微電網加城市電網末端結構 條件允許時加配柴發(fā)等 交流 容量較大,利用生物質電源等加強末端電網3A 為無電地區(qū)供電 簡單居民用電 風光儲為主,個別重要負荷配置柴發(fā)系統 交流、直流 -3B 為無電地區(qū)供電 簡單居民用電 風光儲為主,個別重要負荷配置柴發(fā)系統 交流 與3A區(qū)別在于集中式供電,風光儲容量較大普通居民、商業(yè)等負荷風光儲系統、生物質電源為主,
4.2實例2
(1)并網目標
本項目為西非多哥無電地區(qū)微電網項目,微電網并網的目標為向村莊內急需用電的負荷供電。
(2)典型并網方案:
本項目并網目標為無電地區(qū)供電,在這種并網目標下,可以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并網方式,分散式利用風光儲、小型柴發(fā)系統等,安裝于每一用戶屋頂或周邊空地,利用交流或直流直接為用戶供電,各用戶彼此之間沒有電氣聯系。集中式以一個村莊或幾家用電負荷為一單位,在空地中建設多用戶級別的風光儲、柴發(fā)系統等,同時配套建設配電網,利用交流系統為各用戶提供電力。
本項目經過業(yè)主選擇,最終選擇集中式供電方案(即基礎并網方案3B),考慮在每一村莊的空地中建設一座光儲電站,并在村莊中規(guī)劃建設10kV電壓等級的交流配電網,為各用戶供電。本工程微電網建設容量隨村莊大小,負荷需求變化,典型并網方案如圖19所示。
并網方案中充分考慮了本工程所有負荷對于供電可靠性的需求,水泵僅在一天中使用兩次,對供電可靠性需求較低,路燈白天不開啟,夜間僅開啟部分,起到基本照明作用,可以隨時斷電,學校中沒有高級用電負荷,用電負荷僅電扇及廣播。居民負荷中主要為電燈、電扇、收音機等小功率用電設備,因此以上負荷對供電可靠性要求均較低,僅通過光儲電站供電,不再考慮其他電源。醫(yī)院負荷中包括冰箱負荷,需要長時間提供低溫以儲存藥品,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因此微電網并網方案中考慮加配柴發(fā)系統以應急供電。
針對我國微電網結構及并研究,在前期介紹微電網主要電源類型及微電網典型結構的基礎上,以并網目標,所供負荷為邊界條件,提出共三大類,七小類,適應于不同邊界條件的微電網典型并網基礎方案。最后介紹了在實際工程中微電網基礎并網方案的應用??梢钥闯?,本文提出的典型并網方案具備較好的工程實用性。
圖18 實例1典型并網方案
圖19 實例2微電網并網方式
Wang Saiyi, Hua Yueshen State Grid Shanghai Pud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Gu Chenfang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Ltd
Abstract:Based on survey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laboratory system and typic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micro grid, the article describes typical power mode of micro grid combined with micro gri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energy structure in China.It puts forward typical structure of distributed wind power solar power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micro grid, including network topology, electrical wiring network structure inside micro grid, power supply system (DC/AC power supply and three-phase/single phase power supply), location of corresponding load and distributed power grid in micro grid etc.It suggests 3 categories, 7 sub-categories typical micro grid-connected solution based on different micro grid structure, location and outside power network.Finally it analyzes above solutions through practical applied grid-connected projects.
Key words:Micro Grid, Distributed System, Typical Grid-Connect Solution
[作者簡介]
DOI: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16.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