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洪
“問責”一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各級黨政機關甚至是全社會的熱詞。問責制度的實施,是強化行政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有利于增強干部的擔當意識,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問責的前提是要明確責任。什么是責任?責任是指沒有做好分內(nèi)應做的事,應當承擔的過失。任何一級管理組織,都是有一定管理責任的,因而也就有具體的責任人。這個責任人作為管理的主體,既要有一定的權(quán)力和權(quán)利,也要有一定的義務和責任。作為領導干部,不論負責哪一個地區(qū)、哪一個部門的工作,都要敢于擔當、善于擔當,都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責任制。只有把具體責任規(guī)定明確、界定清楚,問責才有依據(jù),問責才有理由。如果對領導干部的具體分工不明確,對某項工作的具體分工不明確,你管我管大家都管,到頭來往往是沒人管,你負責我負責,到頭來往往是無人負責。出了問題互相扯皮、互相推諉,問責也無法問到位,問誰的責都不公平,也不科學。
問責的目的在于強化管理,推進工作。不可諱言,現(xiàn)在某些黨政機關中,身在其位不謀其政、尸位素餐等現(xiàn)象不是個別。功勞不想要,苦勞吃不消,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竟成了某些干部的另一種潛規(guī)則。因此,問責之首要必須先問不擔當、不干事之責。當官又不想干事,不愿出力吃苦,只想舒舒服服,這是對職務的褻瀆,是對納稅人的輕慢。要做到問責到位,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督必不可少。
事前監(jiān)督就是在交任務的同時就要把責任講清楚,板上釘釘。當然,不但要講清“過河”的任務,而且要講清“船”和“橋”的問題,這樣一來,大家心知肚明,心中有數(shù)。至于“船”和“橋”的解決方法,大家可以發(fā)揮自己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事中監(jiān)督就是不僅聽取匯報,而且經(jīng)常進行檢查、推進工作。有了經(jīng)驗,及時總結(jié)推廣,出現(xiàn)問題和差錯,及時糾偏撥正。壓擔子是重要的,在很多時候,壓力往往可以變成動力。但又不能光壓了擔子就撒手不管,不聞不問,等到問題成了堆,解決起來難度就大了。亡了羊再去補牢,或許為時已晚了。事后監(jiān)督就是工作要有頭有尾,有始有終,一個戰(zhàn)役之后進行總結(jié),是非分清,功過分明,該賞者賞,該罰者罰,而且要以事實說話,以政績?nèi)∪?,受賞者當之無愧,受罰者心服口服。
問責的方法手段必須科學有效。如上所說,問責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干部管理,推進工作。它是干部隊伍建設的一種機制,而這種機制又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崗位調(diào)整、職務撤換。從這個角度來講,問責應該達到如下目的:一是思想上要有提高。思想上提高就是增強干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牢記黨的根本宗旨,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作風上要有改進。作風上改進的基本要求,就是整治“庸懶散奢貪”,以一刻也不放松的精神狀態(tài),從事自己的工作。常言說,無功即過,這對一般人是苛刻了點,但對領導干部則是一種高境界和嚴要求。干事業(yè)要把革命熱情與科學態(tài)度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不說空話大話,多干好事實事;不能急功近利,不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能浮夸浮躁,好大善功,而要腳踏實地,講求實效,一步一個腳印,干一件成一件。作風改進還要求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能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先考慮個人榮辱毀譽,不能見利忘義,不能權(quán)力尋租,不能建成一個工程,倒下一批干部。三是能力上要有提升。應該說,黨員干部不是對每一項工作,一開始都十分勝任的。但既然責任在身,就必須勤學加善學,實干加巧干,不能永遠當外行,而必須使自己盡快成為內(nèi)行。這還涉及到選人用人的問題,因人制宜,用其所長,他所負責的工作就能干得順當,干得出色。四是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有些工作,雖主客觀條件都具備,卻為官不為,這種情況應該嚴格問責。而有些工作,如果實施過程中某些問題與國家政策法規(guī)產(chǎn)生了抵觸,或者由于某些不可抗性因素,或者客觀條件確不具備,主觀條件確難有為,導致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無法如期完成,此種情況下,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問他的責,不但他自己覺得冤,客觀說來也不公平。五是問責干部應該以思想教育為主,組織處理為輔。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錯?只要干工作,總難免會犯錯誤。懲前瑟后,治病救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后的事情就會辦得更好些,干部也會在鍛煉中成長。當然,犯了錯誤,也要看性質(zhì),對于那些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素質(zhì)都不勝任本職的干部,該調(diào)整還須適時調(diào)整。對于那些不但老干不成事,而且老是會出事的干部,免職撤職就是必須的了,因為在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豈能因此貽誤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