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健 田 雙 李 霞
山東東營市人民醫(yī)院保健科 東營 257091
?
辛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
李國健田雙李霞
山東東營市人民醫(yī)院保健科東營257091
【摘要】目的探究在腦梗死患者中采用辛伐他汀治療對其氧化應激的影響及安全性。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0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與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辛伐他汀,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頸動脈斑塊的改變及不良反應狀況。結果與治療前相比,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等指標水平顯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等指標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的各氧化應激指標(oxLDL、MDA、SOD、GSH-Px)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斑塊Crouse積分、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等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Crouse積分、IMT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中應用辛伐他汀治療,可有效減輕氧化應激損傷、緩解頸動脈粥樣硬化,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辛伐他汀;腦梗死;氧化應激;安全性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近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如何提高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已是臨床探究的重點。相關研究[2]已表明,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氧化應激存在密切的關系,近年來,臨床常采用他汀類(statms)藥物進行多向性神經保護治療,但該藥物對腦梗死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情況,目前仍較少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辛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狀況,旨在為提高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安全性提供指導依據,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2-10-2014-05我院收治的100例腦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標準[3]中關于CI的診斷標準,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0~86歲,平均(60.58±9.87)歲。納入標準:(1)經MRI或頭顱CT診斷結果顯示存在責任病灶,且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存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2)發(fā)病時間<72 h;(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配合本研究的治療與隨訪。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出血性腦梗死、肺肝腎功能不全、風濕性心臟病、在時間窗內已溶栓ACI及其他腦部器質性疾病患者;(2)血壓、血糖等控制不佳者;(3)孕婦;(4)使用其他降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影響脂代謝等藥物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案對照組給予腦保護、抗血小板、降顱內壓、改善腦部循環(huán)等常規(guī)治療及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d,連續(xù)治療6個月。保持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飲食、生活及主要使用藥物等與CI發(fā)病前一致,并對2組患者的肌酶、肝功能等指標進行監(jiān)測。
1.3觀察指標與檢測、評價方法于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采集2組患者的空腹肘正中靜脈血液標本5 mL,測量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采用酶標多克隆抗體夾心方法檢測oxLD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方法檢測MDA、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GSH-Px、采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比色分析法檢測SOD;2組患者入院24 h內及治療6個月后均進行頸部超聲血管檢查,探查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起始處2 cm及頸總動脈分叉處,于動脈管腔內,記錄內膜最厚處作為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IMT≥1.5 mm表示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4]),同時計算Crouse積分(Crouse積分=各粥樣斑塊的最大厚值之和)。此外,對2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狀況進行記錄。
1.4統計學分析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的oxLDL、MDA等指標水平顯著降低,SOD、GSH-Px等指標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的各氧化應激指標(oxLDL、MDA、SOD、GSH-Px)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對比 ±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2.22組治療前后斑塊Crouse積分、IMT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的斑塊Crouse積分、IMT等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Crouse積分、IMT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斑塊Crouse積分、IMT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2.32組不良反應比較對照組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丙氨酸轉氨酶出現輕度上升2例,經保肝治療后,恢復正常,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10,P=0.475)。
3討論
氧化應激是體內抗氧化防御體系間的失衡及活性氧族的產生,進而引起機體組織發(fā)生損傷。MDA是活性氧族氧化不飽和脂肪酸的最終產物,能夠對細胞損傷狀況進行間接反應,并對低密度脂蛋白物進行修飾,產生可反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狀況的oxLDL,因此,通過測定血清oxLDL、MDA可有效反應機體氧化應激狀況[5]。已經有研究[6]指出,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與oxLDL、MDA存在重要的聯系,二者含量水平的高低與腦梗死嚴重程度、類型及預后狀況等均有密切的相關性。GSH-Px、SOD則是機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二者均能夠較好地消除脂質過氧化物、超氧陰離子等,是活性氧族的清除劑,對減輕機體組分的過氧化損傷、修復損傷的細胞及調節(jié)血脂等具有積極的作用,故GSH-Px、SOD已被用作反映機體抗氧化功能的測定指標。
辛伐他汀作為一種他汀類藥物,具有調節(jié)血脂、保護神經、穩(wěn)定斑塊、抗血栓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等多重作用,通過以上作用而起到影響腦梗死病理生理環(huán)節(jié)的效果[7]。辛伐他汀不僅能夠阻斷急性腦梗死發(fā)病時的氧化應激級聯放大效應、減輕細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損傷,且長期使用該藥物可對血管內膜的新生及巨噬細胞的活化等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減少炎癥介質、保護血管,降低卒中再發(fā)的風險[8-9]。有研究[10]表明,辛伐他汀能夠提高腦梗死后外周血SOD濃度,并降低MDA濃度,進而抵抗腦梗死后自由基損傷。本研究除了觀察MDA、SOD等指標外,還進一步對GSH-Px、oxLDL等氧化應激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發(fā)現觀察組治療后的oxLDL、MDA等指標水平顯著降低,SOD、GSH-Px等指標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的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顯著,提示辛伐他汀在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了抗氧化應激的作用。從頸動脈斑塊影響方面分析,觀察組治療后的斑塊Crouse積分、IMT等均顯著下降,而對照組則未發(fā)生明顯的改變,且觀察組治療后的Crouse積分、IMT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提示采用辛伐他汀治療腦梗死患者,可通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減輕脂質過氧化的損傷,進而起到保護血管、減少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等效果。本組資料中觀察組僅2例出現丙氨酸轉氨酶輕度上升,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顯著差異,說明辛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中應用辛伐他汀治療,可有效減輕氧化應激損傷、緩解頸動脈粥樣硬化,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辛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血清抗氧化系統的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究。
4參考文獻
[1]趙文靜.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血管活性物質變化的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2):164-166.
[2]張曉麗,康素玲,張玉玲,等.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對腦血管反應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1):32-34.
[3]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格雷奧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4]朱穎,陳長香,李曉慶,等.不同血壓水平與頸動脈粥樣斑塊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7):611-615.
[5]蔡敏,馬璟曦,羅春陽,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2,41(7):656-657.
[6]駱黎,徐芳.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5):524-526.
[7]張磊善,郭銳,崔立寶,等.辛伐他汀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誘導的內皮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1):43-47.
[8]謝全社.辛伐他汀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5):71-72.
[9]吉鳳,徐小林.三種他汀類藥物治療老年動脈粥樣硬化性急性腦梗死合并高血脂效果對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4,10(28):50-52.
[10]任新光,李昕.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血清NDA、SOD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6(3):16-18.
(收稿2015-02-04)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6-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