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霞 林秀孟 姚龍騰 黃艮彬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神經內科 寧德 352100
?
2型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 血尿酸 頸動脈斑塊臨床分析
侯俊霞△林秀孟姚龍騰黃艮彬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神經內科寧德352100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脂、血尿酸、頸動脈斑塊等臨床特點。方法回顧性收集我院神經內科住院部2011-04—2014-06接診的均經顱腦MRI確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27例,根據(jù)是否伴2型糖尿病分為糖尿病組和非糖尿病組。收集患者入院次日空腹血脂、血尿酸檢驗結果;根據(jù)頸動脈超聲報告記錄斑塊有無及單發(fā)或多發(fā);根據(jù)顱腦MRI報告記錄梗死部位及病灶情況,對上述2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1)糖尿病組患者血CHOL、LDL-C、TG、血尿酸血清濃度平均水平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P<0.05)。前者高膽固醇血癥、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后者(P<0.05)。(2)糖尿病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P<0.05),且37.21%患者斑塊為多發(fā)。(3)糖尿病組腦干梗死和多發(fā)性腦梗死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P<0.05)。結論與非糖尿病腦梗死患者相比,糖尿病腦梗死患者存在明顯的血脂、血尿酸代謝異常,可能是導致頸動脈斑塊易發(fā)多發(fā)和腦干梗死、多發(fā)梗死的原因所在。
【關鍵詞】2型糖尿??;急性腦梗死;血脂;血尿酸;頸動脈斑塊
腦卒中是一種致殘率、致死率很高的常見病、多發(fā)病。2型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發(fā)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且2型糖尿病患者的卒中具有致死率高、致殘率高、恢復緩慢等特點,常反復發(fā)作,危害性極大?,F(xiàn)將我院2011-04—2014-06神經內科住院部接診的均經顱腦MRI確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連續(xù)收集2011-04—2014-06于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2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患者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分為糖尿病組和非糖尿病組。伴有糖尿病組共215例,男111例(51.6%),女104例(48.4%),年齡40~92歲,平均(68.41±9.46)歲,非糖尿病組712例,男469例(65.9%),女243例(34.1%),年齡40~94歲,平均(68.53±10.65)歲。
1.2入選標準(1)腦梗死符合中國第4屆腦血管會議修訂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2],均經頭顱MRI 檢查證實。(2)2型糖尿病診斷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
1.3排除標準(1)1型糖尿病患者。(2)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風濕性心臟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3)資料不全的患者。
1.4研究方法 對符合標準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1)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2)記錄頸動脈超聲報告中斑塊有無及斑塊單發(fā)或多發(fā);(3)記錄顱腦MRI報告中的腦梗死部位、梗死灶單發(fā)或者多發(fā);(4)收集患者入院次日的空腹血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等生化指標。血脂異常診斷標準依據(jù)2007年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CHOL≥5.18 mmol/L、LDL-C≥3.37 mmol/L、HDL-C<1.04 mmol/L、TG≥1.7 mmol/L為異常。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為男性>420 μmol/L,女性>350 μmol/L。對2組患者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2組血脂(mmol/L)、血尿酸(μmol/L)比較糖尿病組CHOL、LDL-C、TG、血尿酸血清濃度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患者HDL血清濃度略低于非糖尿病組,但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糖尿病組患者高膽固醇血癥、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血脂、血尿酸血清濃度比較 ±s)
2.22組頸動脈斑塊比較糖尿病組患者頸動脈斑塊發(fā)生率為78.14%,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42.70%),且37.21%患者斑塊為多發(fā),多發(fā)斑塊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見表2。
2.32組腦梗死病灶比較糖尿病組腦干梗死和多發(fā)性腦梗死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異常生化指標、頸動脈斑塊、梗死病灶
3討論
腦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顯示在腦血管病患者中約20%患有糖尿病,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占全部腦梗死患者的23.19%。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血尿酸等多種代謝異常,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CHOL、LDL-C、TG平均血清濃度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但HDL卻較后者低,且前者高膽固醇血癥、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后者。目前普遍認為CHOL、LDL-C、TG水平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又是引起腦梗死的重要原因。HDL是一種抗動脈硬化的脂蛋白,HDL降低使其在體內清除膽固醇的能力下降,從而加速動脈硬化。有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體內過氧化脂質還可以影響其機體的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活性,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血栓的形成[4]。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的發(fā)生率在70.93%~83.00%,往往雙側同時受累[5]。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的發(fā)生率為78.14%,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且37.21%患者斑塊為多發(fā)。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謝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高度相關性。
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血清尿酸升高與腦血管事件有關,提出尿酸可能是腦動脈狹窄的一種潛在危險因素[6]。高尿酸血癥患者發(fā)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比低尿酸血癥高1.93倍,認為高尿酸血癥是急性腦卒中后早期死亡的獨立預測指標,且獨立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7]。一篇納入16個前瞻性的關于尿酸與腦卒中的薈萃分析臨床研究顯示,尿酸升高可以輕度增加腦卒中發(fā)生的風險及病死率[8]。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血尿酸水平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但2組患者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提示高尿酸血癥可能在糖尿病腦梗死患者起到一定的作用。趙曉玲等[9]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在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同時,不同程度伴有高脂血癥,通過降尿酸降脂治療,再發(fā)腦梗死的可能明顯下降,提出尿酸可能干擾血脂代謝,對動脈粥樣硬化有影響。于峰等[10]研究也提示尿酸對促進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檢測血尿酸水平可以提高動脈粥樣硬化預測??傊?,加強高尿酸血癥的處理對控制和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病情非常重要。
糖尿病與腦干梗死關系密切,腦干梗死伴糖尿病進展快,預后差,病死率、殘疾率及再發(fā)腦梗死幾率更高。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腦干梗死的發(fā)生率為19.53%,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患者。大量研究顯示糖尿病易損壞患者機體的后循環(huán)血管及小血管,這些血管的管壁較薄且內徑較細,隨著體內血液的流動,使得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大量堆積,大分子物質在較細的血管中更易發(fā)生堵塞,進一步加厚血管壁,同時還會減慢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從而導致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腦干梗死。也有研究推測糖尿病腦干梗死可能與微小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血糖升高導致局部血液流變學環(huán)境的惡化有關,即可能與微小動脈內的高凝狀態(tài)有關[11]。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腦梗死病灶35.35%為多發(fā),其發(fā)生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組30.76%,可能與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異常導致蛋白糖基化終產物增加,引起大血管及多支多段腦微血管病變相關。Thomas等[12]應用經顱多普勒的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性腦梗死患者以多支血管狹窄常見。
總之,2型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存在明顯的血脂、血尿酸代謝異常,這些可能是導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斑塊易發(fā)多發(fā)和腦干梗死、多發(fā)梗死的原因。糖尿病患者除積極控制血糖、血脂外,還應重視血尿酸治療。
4參考文獻
[1]Cui R,Iso H,Yamagishi K,et al.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stroke and tis subtypes among Japanese: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 study[J].Stroke,2011,42(9):2 611-2 614.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1.
[3]WHO.Values for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other categories of hyperglycaemia[M].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art 1,Geneva,1999.
[4]Manon B,Martijn VDH,Jeroen DB,et al.Cerebr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0,299(1/2):126-130.
[5]成紅學,李彩虹,范波勝.2型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探討[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5):41-42.
[6]萬鑫,代成波,曹裕民,等.血清尿酸水平與腦動脈狹窄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3,8(6):437-442.
[7]Karagiannis A,Mikhailidis DP,Tziomalos K,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arly death after acute stroke [J].Circ J,2007,71(7):1 120-1 127.
[8]Kim SY, Guevara JP, Kim KM, et al. Hyperuric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thritis Care Res,2010,62(2):170-180.
[9]趙曉玲,賈蘭梅.高尿酸高脂血癥的防治對腦梗死預后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66-67.
[10]于峰,姚曉霞,韓伏蒞.高尿酸血癥與頸動脈、股動脈粥樣硬化及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8):14-16.
[11]王燕琴,吳鋼.高血糖并腦干梗死的磁共振特點、分型及發(fā)病機制的探討[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09,8(7):715-720.
[12]Thomas GN,Lin JW,Lam WW,et al.Increasing severit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ith increas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tic involvement in type 2 diabetic Chinese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Diabetes Care,2004,27(5):1 121-1 126.
(收稿2015-01-01)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5-0062-03
通訊作者:△侯俊霞,E-mail:houjunxia-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