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摘 要:感恩教育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分,對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素質并使他們擁有感恩意識具有積極作用。從教育的觀點出發(fā),人并非從出生開始就具備感恩意識,而是在通過后天的教育后逐漸形成感恩意識。因此,高職院校要將與感恩相關的教育內容融入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教育手段來激發(fā)高職學生內心的感恩意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良品德,從而轉變?yōu)閷嶋H行動。
關鍵詞:高職院校;感恩意識;感恩教育;思想政治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5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國家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和諧社會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目標。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高素質技術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應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建設得好,能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培育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素質觀念有著重要影響。
1.高職院校學生感恩意識的缺乏
(1)對父母的感恩意識缺乏。據(jù)相關調查表明,大約有10%的高職院校學生在向父母索要錢物不得時會向父母表示不滿。在被問及“是否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時,約有12%的高職院校學生表示只記得父親的生日, 有14%的只知道母親的生日,但還有近13%的高職院校的學生表示對父母的生日全都不記得。這些調查表明,還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不能對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艱辛表達感激之情??梢?,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對父母感恩之心的教育,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重要意義。
(2)對朋友的感恩意識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學生一年中有大部分時間都是與朋友和同學共同度過的,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應當處理好與朋友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需要朋友雙方共同維系的??茖W研究表明,擁有感恩意識的人在友情方面的收獲會更多。在經(jīng)濟不斷進步的當今社會,能擁有一份真摯的友情是所有高職院校學生的共同追求。但是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卻時常會忽略對朋友的感恩意識。要知道,在收獲真摯友情的時候,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待朋友要有感恩的意識。
2.發(fā)揮“兩課”在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感恩意識中的作用
(1)加強對感恩意識教學的研究,發(fā)揮“兩課”中“第一課”的重要作用?!皟烧n”指的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這也是高職院學生在校的必修課之一。在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兩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強對高職院校學生感恩意識的教育;同時要提高“兩課”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的比重,將理論知識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從而發(fā)揮“第一課”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fā)揮“兩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強實踐與活動設計,發(fā)揮 “第二課”的育人功能?!暗诙n”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對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要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的感恩意識,需要組織并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并打造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平臺,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為首要目的,開展相關節(jié)日的感恩主題活動,使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感恩意識的目的,讓學生不僅能從心理上懂得感恩,還要從行動上去表達感恩。
3.讓融入成為構建感恩教育氛圍的基礎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首先要讓學生置身于一個充滿感恩氛圍的環(huán)境中。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校園中,應當營造出充滿感恩氛圍的環(huán)境,并且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將學生平時生活中關于人際關系的情感交流作為實施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讓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受到周圍感恩氣氛的感染,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感恩意識。高職院校還可以結合院校本身的實際情況,豐富思想道德教育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并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懂得感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 靖.“90后”高職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及教育引導研究[J].滄桑, 2014,(2).
[2]張 琴.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