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賾琨
家校溝通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的教師家校溝通做得好,教學工作也如魚得水;而有的教師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擺在了家長的對立面,再辛苦、再忙碌也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反而可能成為家長們抱怨的對象。
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時代,幾乎每個班級都有QQ群、微信群。在群中,有一些配合老師、理解學校的正能量滿滿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大多陽光、活潑、自信;而那些負能量偏多的家長,經常在群里抱怨這、抱怨那,一點小事都能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情緒。而一些不明事因的家長,也會在群中跟進,于是幾個人的負面情緒帶動了一批人的負面情緒,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極為不利。那么,面對群中負能量偏多的家長,教師有什么方法讓他們的負能量降到最低嗎?
一、 化矛盾為改進
這學期我接手一年級,開學第一天,就有家長建了QQ群。面對剛剛上學的孩子,家長們顯得特別興奮。一大早就有家長把孩子上學的圖片發(fā)到群里;放學時又把孩子排隊的圖片發(fā)到群里,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家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班主任,我也在群里一起看熱鬧。直到上學第三天,宋媽媽的話引起了我的關注:“門口的爺爺奶奶們回家說,有個班放學隊伍特別亂,你們知道是哪個班嗎?就是咱們一(7)班。唉,聽了這話,我這心里拔涼拔涼的。”后面有李媽媽跟進:“是嗎?這樣啊,孩子的隊伍要排好才對呀。”“是的呀!”又一個陳媽媽跟進。再后面王媽媽說了:“我覺得還好吧,孩子才上一年級,都蹦蹦跳跳的,隊伍能好到哪里去?我們要給自己孩子點時間?!薄?/p>
如果換做剛參加工作時的我,年輕氣盛,可能會在群里直接回復:“孩子們自己排不好隊伍,家長們回去可以訓練訓練?!边@樣就會把一個家長的負面情緒變成一群家長的負面情緒,大家會說:“我們還沒有質問老師為什么訓練不好孩子排隊呢,老師倒先來讓我們訓練了。那其他班的孩子家長也不訓練,人家不是排得好好的嗎?”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于是我在群里沒有當眾發(fā)言,而是先給正能量偏多的王媽媽單獨回復了“謝謝理解”類的信息,及時肯定王媽媽的正能量;我也給負能量較多的宋媽媽單獨留言:“宋媽媽,謝謝你提出的放學建議哦,接下來我作為班主任要注意了?!彼螊寢尰貜停骸拔覀円彩翘恿?,接下來的六年,要辛苦老師們了。”我又回復:“呵呵,孩子只要每天進步就好。我也從教十五六年了,教一年級還沒有經驗,總是在教中高年段,希望以后有什么要改進的,能及時告訴我哦,謝謝啦!”這樣的回復,反倒讓宋媽媽不好意思。在接下來的日子,我按照承諾,告訴孩子排隊的方法,他們在一天天進步,而宋媽媽也沒有在QQ群中發(fā)負能量滿滿的信息了。
二、 化對立為聯(lián)盟
小朋友剛剛從幼兒園畢業(yè),從一個純玩的狀態(tài)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于是上級規(guī)定,一年級只許布置口頭作業(yè),最重要的就是讀課外書、背誦古詩。
而QQ群中的家長分成兩類:一類理解支持并叫好的,認為重視孩子的閱讀和背誦非常好;另一類則不停地抱怨,抱怨孩子還小,書讀得特別吃力,抱怨背古詩太難,說孩子還不理解古詩的意思,光背誦沒有意義??傊?,對于老師布置的口頭作業(yè)充滿了排斥。如何應對這些家長呢?我們可以和家長溝通:如果覺得每日的閱讀和背誦量,對于自己的孩子稍有困難,我們都可以做出調整,只要孩子每一天有進步就好。這樣的溝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發(fā)展為目標,會拉近老師和家長的距離,化對立為聯(lián)盟。
三、 化反擊為溫情
家長的負面情緒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也會因為一點點小事情不開心很久,這樣的不良情緒會極大地降低這種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一次,老師讓孩子們畫彩色的小手,并在每個手指上用拼音寫小手能干什么,孩子們畫得各有千秋。老師給每個孩子都照了相,發(fā)在了QQ群中,一發(fā)完,馬上有家長跟進,拍手的、稱贊的、豎大拇指的……過了一會兒,小菲媽媽發(fā)言了:“小菲就跟傻子一樣,拍照時也沒整理下,我們的褲子都那樣了,上廁所肯定沒有弄好?!笨吹竭@樣的留言,我馬上重新看了照片,發(fā)現(xiàn)孩子的秋褲露出了一塊。小菲媽媽在下面又說了:“比我看到她不好好學習還生氣。老師也應該提醒下的,這樣的照片我覺得都丟人了,小女孩這樣……”一句句牢騷不斷地發(fā)出,其他的爸媽們安慰的、打趣的、勸慰的……
為了避免事態(tài)擴大,我這樣回應:“小菲媽媽,老師只關注到了孩子手中的畫是不是用心、是不是有創(chuàng)意,下次會注意提醒哦?!毕劝堰^錯往自己身上攬,會降低當事者的情緒。然后我又說:“小菲媽媽,有時,等我們老了,看到孩子這樣的照片,會邊笑邊流淚。笑,是因為有趣;流淚,是因為時光如箭,孩子的照片中再也沒有這樣的天真無邪了,孩子長得很快,我們老得更快。所以,讓我們珍惜這一個個有意思的瞬間吧!”當我發(fā)出這段話,后面的家長有鼓掌的、有點贊的、有發(fā)言的,都是正能量滿滿。后來,小菲媽媽回復:“哈哈,也許是吧,可能是我想多了?!币欢螠厍榈脑捳Z,把負面情緒化為了理解和笑容,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
如何及時認可班級中正能量滿滿的家長,如何把家長負能量的影響降到最低,是我們新時代教師應該具備的“嗅覺敏感度”和“教育藝術”。當我們化矛盾為改進、化對立為聯(lián)盟、化反擊為溫情后,QQ群、微信群,以及這樣那樣的群,就會成為我們教師真正的順風車。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