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華
[摘 要]小學階段為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對于學生性格與學習習慣的形成有著較大的影響。而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的關鍵管理者,其管理工作的優(yōu)劣直接的關系到小學生的各個方面。本文從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分析入手,在分析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教學的最小的管理者,也是與小學生最為貼近的管理者,在保證小學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及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方面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小學班主任工作實際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自身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非常的嚴重,造成該情況出現的原因也是較為復雜的,不僅與國家的相關政策制度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還與小學班主任所面臨的工作內容等方面有著直接的關系。
2.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實際工作的能力水平較低。
小學班主任在其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全面有效的完成自身的教學工作,還要全面的做好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其工作的性質有著較高的復雜性,對其自身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質,還需要具備過硬的管理素養(yǎng)。而現階段很多小學班主任并不能達到這兩個方面的綜合要求,變現出較為突出的能力不足問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其整體的能力水平比較低。
3.小學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發(fā)展觀與學生觀較為落后
部分小學班主任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到時代變化給小學教育與管理工作要求帶來的變化,導致其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仍舊認為自己為整個班級的“老大”,錯誤的認為自己說的全部是對的,小學生必須嚴格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執(zhí)行,不允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有任何的質疑,再加上學校領導以及學生家長給小學班主任 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卜,他們幾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生的成績上,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能全而而且綜合地管理班級事務。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策略
1.針對的對自身的管理理念進行更新
班主任必須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時代的發(fā)展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作為一個小學班主任,不僅僅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充分地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身體狀態(tài)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得學生在保證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培養(yǎng)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口常的學習生活中,有計劃性地安排一些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充實和發(fā)展平臺,不要讓學生成為考試機器,而是全面地發(fā)展自我。
2.拓寬自身管理思路,促進自身管理工作的多元化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學生應該以教師為主體,這樣往往造成教師的獨斷專行在如今的素質教育階段,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必須更新完善小學班主任也應該向中學大學教師那樣適當地放權,選舉并培養(yǎng)部分班干部,讓學生自己管自己,充分地發(fā)掘學生的各種潛能對于那些選舉成功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給予充分信任,不斷地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班主任必須適當地進行引導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要自目地批評和諷刺,應該在了解事情原由的基礎上,合理地處理既保證了學生的自尊心,也使得學生意識到了自身錯誤,達到雙贏的局面班主仟在口常管理過程中,應該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各種心理變化,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全面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班主任。
3.樹立自我發(fā)展意識,不斷學習
小學班主任應當樹立自我發(fā)展意識。小學班主任的發(fā)展既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更需要小學班主任自身有這樣的一種意識。正如馬克思主義一直強調的,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
小學班主任要想工作更有成效,自身得到更大的發(fā)展機會,首先自己要主動樹立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并在這一意識的指引下,積極采取措施去總結以往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積極利用外部的有利條件爭取自身獲得更大的成長機會。
4.構建完善的小學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學校一般都是通過對班主任的考核來評價其工作成效的。評價往往是與價值判斷相聯系的。因此,科學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不僅能夠客觀的評價班主任的工作,同時還可以起到引領小學班主任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作用。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從如下四個方面入手:第一,考核要保證規(guī)范和透明。只有保證了考核的規(guī)范和透明,才能有效保障對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能達到客觀公正,參加考核的班主任才會信服。其次,要把師德、德育工作成績、學生心理、行為問題輔導、班主任工作實績作為班主任考核、評優(yōu)的內容??茖W的考核內容對于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能夠起到幫助小學班主任教師改變以往的消極和退縮的態(tài)度,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的作用。第三,要提高班主任工作在教師考核、職稱評聘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班主任承擔的工作職責與工作壓力和一般教師相比是相當繁重的。班主任具有教師和班主任的雙重身份,因此職責也是雙重的。不僅要像一般教師那樣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任務,還要對班級各方面的事物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因此,在工作考評和職稱評選中也要對這種差異性進行反映,在考評上對小學班主任教師有所照顧。最后,各個學校要根據本校實際,強化對班主任績效掛鉤的考核力度,提高相關的待遇。充分利用好了待遇的杠桿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可以顯示班主任地位的切實提高以及學校對班主任及其實際工作的重視。
除上述策略之外,學校在促進小學班主任工作問題解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應為小學班主任工作問題的解決與個人能力提升營造出針對性的平臺,在各個方面真正的樹立起班主任深化發(fā)展意識,切實的采取各種政策措施,幫助班主任解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 任路偉.小學班主任學生觀的教育學分析——基于小學課堂“排座位現象”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4(02).
[2] 郝保偉.小學新教師隊伍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基于北京市的調查研究[J].教育導刊,2014(10).
[3] 范先佐,付衛(wèi)東.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改革:背景、成效、問題與對策——基于對中部4省32縣(市)的調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