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那·阿不來孜
摘 要: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樂理基礎知識和視唱練耳是學生學習的兩門基礎課程,這兩門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無法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基于這種現(xiàn)狀,教師應該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將樂理基礎知識內(nèi)容融入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中,并注重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實現(xiàn)這兩種課程的互補。首先分析了樂理基礎知識和視唱練耳的概念,緊接著探討了視唱練耳結合樂理基礎知識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樂理基礎知識;技能教授;教學策略
樂理知識、視唱、練耳是音樂學科的基本內(nèi)容。學習樂理知識,進行視唱練耳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一般情況下,音樂教師會從樂理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這兩方面來開展教學活動?;緲防碇R是一門內(nèi)容豐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而視唱練耳則主要側重于教授學生音樂技能,這兩類課程有著自身的教學特點,對學生的教學要求也不同,但是二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學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樂理知識,才能在視唱練耳訓練過程中更好地掌握音樂技巧?;緲防碇R是視唱練耳的前提,是視唱練耳的根本,因此,音樂教學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時,要注重將樂理基礎知識融入其中,促進視唱練耳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一、樂理基礎知識與視唱練耳的概念
1.樂理基礎知識
基本樂理,指的是音樂的理論知識,其中包括音樂美學、音樂史學、和聲學等內(nèi)容。在音樂理論基礎教材編撰過程中,為了區(qū)別相關音樂理論知識,這才產(chǎn)生了基本樂理。一般而言,樂理知識已經(jīng)成為許多音樂院校的基礎課程,學習樂理知識,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技能。
2.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也是一門基礎課程,主要是關于音樂技能的訓練,其中包括發(fā)聲訓練、讀譜唱歌等。當前,我國的視唱練耳還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許多視唱練耳教學模式,都是借鑒國外教學經(jīng)驗進行教學的。一般而言,視唱練耳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對音樂作品進行視唱、對不同和聲旋律、音樂節(jié)拍、節(jié)奏進行聽辨,以及對不同類型的音樂曲風的單聲部、雙聲部進行聽寫等。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視唱練耳訓練,能增強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二、視唱練耳結合基本樂理進行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將基本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課程相結合,將樂理知識滲透在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技巧,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而視唱練耳課程,通過合理地運用音響的功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基礎知識,還能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當中所包含的意思。因此,將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相結合,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辨別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由此可見,在音樂教學中,將基本樂理融入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三、視唱練耳結合基本樂理知識的教學措施
1.強化樂理基礎知識在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當中的滲透
通過強化樂理基礎知識在視唱練耳當中的滲透,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較難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通過將樂理基礎知識和視唱練耳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領悟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學校在開展音程的度數(shù)教學時,大多會從音程度數(shù)的理論概念入手,為學生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再選擇合適的視唱練耳訓練,對與音程度數(shù)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彈鋼琴,讓學生對鋼琴音色的音程度數(shù)進行聽辨,以加深學生對音程度數(shù)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另外,在實際的大音程大小三度音數(shù)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述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然后將音數(shù)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對音數(shù)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了解。同時,利用相關樂器,讓學生辨別音色,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音樂作品,對學生進行訓練。一方面,加強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
2.規(guī)范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
通常情況下,音樂樂理知識的理論性較強、邏輯性也較強,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對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而視唱練耳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注重將單音往和弦、音程上轉(zhuǎn)變,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要求會比較嚴格,使得整個課堂活動的氣氛顯得低沉,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因此,在視唱練耳結合基本樂理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注重規(guī)范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當前的音樂教學活動中,音樂教材已經(jīng)變得十分豐富,不過大部分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依舊只是在一定的參考范圍內(nèi)對教材進行調(diào)整,這種狀況并不能使整個教學質(zhì)量有大的提升。因此,音樂教師在視唱練耳結合樂理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大膽地對教材進行調(diào)整,進而獲得新穎的、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當前,選用范建明先生所編寫的《基本樂科教程》,該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將教材分為視唱部分、練耳部分、樂理部分,教材中還加入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實例。這種教材的選用,既提高了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技能,也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這類教材大力引入教學中。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應該注重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選擇高品質(zhì)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對樂理、視唱練耳課程進行學習,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3.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接受程度的實際反饋
教師在進行視唱練耳結合樂理知識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要注重將整個教學方案設計得更加完善,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整合方案分為詳細的幾個部分,然后在各部分當中明確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計劃,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在具體的課程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接受效果,倘若學生產(chǎn)生正面或者負面的反饋時,教師要注重將這些反饋內(nèi)容及時記錄下來,為自己調(diào)整之后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設計提供必要的依據(jù)。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接受狀況。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抽樣調(diào)查或者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在獲得反饋信息后,要對這些信息進行總結和歸納,將教學中好的部分繼續(xù)保持,同時要注重及時改正教學中不足的地方,循序漸進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
音樂是一門內(nèi)容優(yōu)美而豐富的學科,它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悟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是音樂學科當中的基礎內(nèi)容,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樂理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技能。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樂理知識滲透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同時,還應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注重結合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信息反饋,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揚.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之間的結合教學分析[J].北方音樂,2015(04):154.
[2]陳玥.淺析教學中視唱練耳與樂理的重要結合[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5,(07):89.
[3]郝芳.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課程的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5(03):126-127.
[4]吳錦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質(zhì)量的再提升[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04):200-20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