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索雷斯庫(Marin Sorescu,1936—1996) 羅馬尼亞先鋒詩歌大師。生于羅馬尼亞多爾日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童年和少年在鄉(xiāng)村度過。曾就讀于雅西大學語言文學系。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從事編輯工作。1978年至1990年,任《枝叢》雜志主編。1994年至1995年,任羅馬尼亞文化部長。1964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孤獨的詩人》。之后又出版了《時鐘之死》(1966)、《堂吉訶德的青年時代》(1968)、《咳嗽》(1970)、《云》(1975)、《萬能的靈魂》(1976)、《利里耶齊公墓》(3卷,1973-1977)等十幾部詩集。詩歌外,還寫劇本、小說、評論和隨筆。他善于以自由的形式,用通俗的語言來敘述某些人們熟悉的人物或某些普通的事情。然而,他的不拘一格的簡單敘述不知不覺中就會引出一個深刻的象征。表面上的通俗簡單時常隱藏著對重大主題的冷峻思索。表面上的漫不經(jīng)心時常包容著內(nèi)心的種種微妙情感。在他的筆下,任何極其平凡的事物,任何與傳統(tǒng)詩歌毫不相干的東西都能構(gòu)成詩的形象,都能成為諷喻的題目,因為他認為“詩意并非物品的屬性,而是人們在特定場合中觀察事物時內(nèi)心情感的流露”。
面 具
在從未有過的痛苦中
我試了七八副死亡的面具。
在我看來都很可怕。
我不想承認自己。
“立馬將這些面具拿走吧,
它們讓我惱火。
這不是我?!?/p>
(也不是死者。)
我曾在所有文明的廢墟上,
在成堆的寫字板
和瓷磚上嚎啕大哭,
那么此時此刻為何
不在自己面容的廢墟上痛哭呢?
腳 步
我無法睡覺,
樹向我抱怨,
噩夢總在搗亂。
我的周圍出現(xiàn)了
形形色色的黑夜,
嚇得樹皮直起
皺紋。
有時,我禁不住痙攣、呻吟,
風
便會輕輕將我搖晃,
以免我在睡夢中
枯干。
可醒來時,
我發(fā)現(xiàn)石頭那邊,
一只眼睛正在窺伺,
我聽到恐懼的腳步
正在逼近。
從每一片飄落的
葉子上,
我都聽到一聲惡毒的腳步
向我逼近。
奇 想
每天晚上,
我都將鄰居家的空椅
集中在一起,
為他們念詩。
倘若排列得當,
椅子對詩
會非常敏感。
我因而
激動不已,
一連幾個小時
給他們講述
我的靈魂在白天
死得多么美麗。
我們的聚會
總是恰到好處,
絕沒有多余的
激情。
不管怎樣
這意味著
人人責任已盡,
可以繼續(xù)
向前了。
判 決
電車上的每個乘客
都與坐在自己前面的那位
驚人地相似。
興許是車速太快,
興許是地球太小。
每個人的頸項
都被后面那位所讀的報紙
啃噬。
我覺得有張報紙
伸向我的頸項
用邊角切割著我的
靜脈。
警 惕
務必檢查一下你的睡姿。
進入夢鄉(xiāng)之前,
手提燈籠,
當心別讓你的思想
和你的手指偏離,
確保他們各就各位。
如果你的膝蓋同你的嘴巴一樣高,
而你的呼吸同牛槽里的公牛的呼吸一樣熱,
那么,救世主就很難滑過,
對你來說,那可不是個好姿勢。
如果你喜歡側(cè)臥,
所有的沙會從你耳朵里
滴進一片廣袤的沙洲。
我可以毫無疑慮地說,
有許多沙漠,
人人都已跑進又跑出。
如果你仰面躺下,
至少得設法讓你的腳底
夠著天邊,
或比天邊高上幾厘米,
這樣,假使你在第三天起來,
便可以利用一點杠桿原理助你上路。
如我所說,當心你的睡姿。
那些山巒寧愿打破良好的狀態(tài),
從你靈魂那多少有點偏狹的觀點來看,
他們總是顯得傾斜。
離 去
他走了,沒有檢查一下
煤氣是否關上,
水龍頭是否擰緊。
沒有因為新鞋擠腳
需要穿上舊鞋
而從大門口返回。
從狗的身邊走過時,
也沒有同它聊上幾句,
狗感到驚訝,然后又安下心來:
“這說明他不會走得
太遠。
馬上就會回來的?!?/p>
遠 景
倘若你稍稍離開
我的愛會像
你我之間的空氣一樣膨脹。
倘若你遠遠離開,
我會同山、同水、
同隔開我們的城市一起
把你愛戀。
倘若你遠遠地、遠遠地離開,
一直走到地平線的盡頭,
那么,你的側(cè)影會印上太陽,
月亮和藍藍的半片天穹。
本欄責任編輯 杜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