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摘要】本文從“4G時代”媒體融合發(fā)展的角度,就媒體融合發(fā)展相關性技術,以具體的數據最新的技術標準,闡述分析了通信、互聯網、廣播電視技術融合發(fā)展的內涵及其技術構架。對LTE-D;LTE機器類通信即物聯網;LTE未授權頻譜;LTE廣播四大技術,所帶來的媒體生產與傳播模式變化等深層次問題,及其未來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點。結合先進技術,互聯網思維,融合發(fā)展,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為廣播電視媒體發(fā)展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4G時代物聯網 Wi-Fi First 移動互動云平臺 網絡功能虛擬化
一.引言
“4G時代”為廣電媒體、信息技術和電信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迎來了新的機遇!4G技術實際是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廣播電視技術融臺發(fā)展的產物。在4G技術環(huán)境下,移動終端聚集了更多的媒體形態(tài),在3G時代傳播文字、圖片和音頻等基礎上,4G時代視頻傳播更是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也就是說,在4G時代傳統(tǒng)的以報刊、廣播、電視等不同媒體形態(tài)呈現的內容,能夠以更加豐富和便捷的方式在一個移動媒體終端上呈現。因此新舊媒體融合將是大勢所趨。
二.面向4G的時代
1.4G基本特征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英文縮寫。從技術標準的角度看,按照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定義,靜態(tài)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tài)下可以達到100Mbps就符合4G的標準。相對于3G標準,4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統(tǒng)一標準,具有通信速度更快、網絡頻譜更寬、智能性能更高、增值服務更多以及通信更加靈活等多種特點和優(yōu)勢。
2.4G應用現狀
全球移動通信供應商協會于2014年11月16日發(fā)布的LTEBroadcast(eMBMS)Global Update and Industry Trends.
該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全球的4G移動通信用戶數達到了3.5億,而到2014年底,全球正式商用的4G移動通信網絡總數將超過350個,且均可以從4G電視廣播技術的部署中獲益,其中全球頂級主要移動通信基礎網絡運營商如圖1所示。
2013年12月,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發(fā)放了4G牌照,由此,中國移動通信產業(yè)正式進入4G時代,同時也意味著這三家運營商都可以開展4G商用業(yè)務。
3.4G應用前景
從世界范圍看,4G移動通信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將使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fā)生重大的變化。
在移動電視領域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Expwaye:2014年6月24日在LTE World Summit(全球LTE峰會)首發(fā)了白皮書MoreBucks with Less Bits:An Analysis of 14 Different LTEBroadcast Business Cases,專門針對4G電視廣播的應用場景進行深入分析。
圖2對該白皮書中所分析的14種應用場景進行了總結。其中,每個圓的大小程度,代表相應應用場景的經濟效益(包括盈利總數以及對于網絡資源的優(yōu)化)。
Expway的這份白皮書最后總結到:“對于移動通信基礎網絡運營商而言,4G電視廣播是一種部署成本低的簡潔技術。正如本白皮書所分析的那樣,其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而且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開銷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并不斷培育新的業(yè)務機會?!?/p>
三.4G時代的媒體生態(tài)變化
4G移動通信技術究竟給當代媒體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哪些變化?本文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視頻業(yè)務是主流應用
根據《2013德勤中國移動終端消費者行為調查》:“如果網速比當前網速快3-5倍時,消費者最有可嘗試功能是:1.觀看視頻(74%);2.閱讀新聞(69%);3.視頻通話(62%)?!钡虑诒硎?,4G移動通信在推廣之初,最吸引消費者的是與視頻相關的業(yè)務。從技術上看,4G的一個獨特優(yōu)勢就是網絡頻譜寬、通信速度快。4G移動網絡完全可以超過目前有線寬帶的服務質量,使視頻通話、高清電視、電影下載等對網絡運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務將不再困擾移動用戶,這將明顯改善視頻消費的現狀。
2.技術內容是雙輪驅動
從傳播角度看,能夠便捷快速地接觸到傳播內容是用戶的一個基本需求。美國著名傳播學者威爾伯?施拉姆曾根據經濟學“最省力的原理”提出了用戶選擇媒體服務的概率公式即“選擇的概率一可能得到的報償÷需要付出的努力”。就是說,用戶從某一媒體服務中獲得的收益與報償越大,在獲取過程中付出的精力與財力越小,用戶選擇這一媒體服務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這也表明,在4G的背景下,那些能夠將媒體優(yōu)質的服務內容和便捷快速的傳播渠道結合在一起的媒體,無疑是最具競爭力的媒體。
3.即采即播是重要流程
4G技術帶來了媒體內容采集及生產加工手段的深刻變革。4G信號具有傳輸速率高、時延短、網絡質量穩(wěn)定的特點,在高速運行中依然信號平穩(wěn)、業(yè)務流暢,適合用于廣播電視直播。借助4G移動終端,新聞可以更多地在現場完成,從而提升了新聞采編效率。4G技術有利于實現采編流程管理的數字化,打造全媒體的數字內容管理平臺。
4.移動互動是基本特征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在《中國手機網民娛樂行為報告》中指出:從使用率來看,手機游戲、手機視頻、手機閱讀和手機音樂在手機網民中的占比分別為44.9%、37.6%、56.5%、61.4%。國內有影響的媒體單位都在微博、微信上開通了賬號和服務號進行內容的推介和發(fā)布,一些媒體還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開設自己的媒體賬號進行內容的推廣和發(fā)布。在4G時代,移動化、社交化、碎片化將進一步成為信息發(fā)布和消費的潮流。endprint
5.個性傳播是主要趨勢
在4G時代,移動通信的便攜性、移動性、時效性、私密性等特點,為媒體的個性化傳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個性化傳播也成為媒體優(yōu)化信息、規(guī)避信息同質化、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這一背景下,只有被用戶選擇或由用戶定制的信息與服務,才是有效的和有價值的信息與服務,才能真正“落腳”到用戶的移動終端上。
6.用戶價值是運營核心
進入4G時代,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疆界日漸模糊,新聞資訊內容不再稀缺,而用戶的“注意力資源”成為最具價值的因素。媒體運營模式將從傳統(tǒng)的廣告模式向用戶模式轉型。在4G技術條件下,移動新媒體以用戶為中心,廣告成為一個與用戶實時互動的信息流。一方面,媒體要注重對廣告主信息資源及隱藏在其后的產品資源、社會資源等進行開發(fā)與利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對用戶、潛在用戶的信息資源以及隱藏其后的社交網絡、人脈圈子資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在這種模式下,移動新媒體將構建起一種新的社會化的媒體營銷模式。
四.“4G時代”媒體融合的相關技術與標準
進入4G時代,數字和網絡技術裂變式發(fā)展,媒體轉型窗口期越來越短。本文認為: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應把握4G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機遇,創(chuàng)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強化互聯網思維,采用先進技術;重視國際上融合標準的制定及相關技術應用研究:
1.融合標準的制定與研究
(1)SDI over IP,SMPTE2022,“高比特率IP網絡介質傳輸”標準,主要應用于演播室,同時也在向用戶面擴展??煽啃浴⒓m錯能力,安全性都做了改進,利用IP協議,在廣播電視的原有的框架下,可在IP演播室中應用。
(2)DVB的over IP標準,利用原IP架構,含干線網接入網、家庭網,對電視廣播業(yè)務分發(fā)。該標準使廣播可以用電信網、IP網或互聯網對廣播電視業(yè)務進行分發(fā)?,F在歐洲正在制定‘伴隨屏幕和碼流標準,是指導廣電在其它終端擴展的一個標準。利用該標準在口的框架下,使不同屏幕與電視屏幕連接起來。
(3)從IP over TS到IP over DVB-x。標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打包協議,第二部分是邏輯鏈路控制,第三部分是魯棒包頭的壓縮。這三個標準使原IP的業(yè)務,通過DVB或廣播通道進行分發(fā),IP要打兩次包,第一次over TS,第二次TSover IP,IP是通用打包的方式打到廣播的物理層。優(yōu)點是IP包可以直接通過廣播物理層對多屏進行分發(fā),這種融合架構使我們更方便對多屏進行分發(fā),包括DVB-T,DVB-F,手持、有線和地面。廣電目前需要建立創(chuàng)新的平臺環(huán)境。從國內外建設思路基本路線圖看:首先是移動和無線,移動網向數據網轉換,數據網向運營網轉換。典型的數據網Wi-Fi,即運營級的Wi-Fi,可以漫游,可以感知。
2.廣電相關的LTE的四類新技術:
(1)LTE-D技術。相當于藍牙的功能,可設備對設備直接連接。Wi-Fi通常沒有該功能(但逐步會增加這個功能)。LTE-D再進一步,可直接發(fā)現1000個設備或1000個業(yè)務,500米范圍,在不用基站的情況下,手機對手機能進行一些有限的通信,會對社交通信產生影響。
(2)LTE機器類通信技術,或稱物聯網技術即移動的LTE。Wi-Fi的標準已經到了第五代即AC,AC新的改進叫MU,將減少管理的開銷和負載的平衡,逐步走向運營。不久前巴塞羅那移動大會上展現的漫游Wi-Fi網,約有30多家運營商8000多人參與,已經生產出了相應的手機?,F在的手機開機,首先進入GSM,3G或zig網,將來Wi-Fi First手機,當你打開手機,先進入的是Wi-Fi,沒有Wi-Fi再連其他的移動,因此稱Wi-Fi First。廣電把Wi-Fi做好也可以做Wi-Fi First;根據甲骨文的VoL LTE/VoL IP,可以看到VOL Wi-Fi增長率要遠快于其他兩種。當然也會有視頻VoL Wi-Fi,VoL IP??梢灶A計將來Wi-Fi所連接的設備將遠超蜂窩網,因此說寬帶對于廣電很重要。
(3)LTE與廣播,把eMBMs先打成包在地面數字電視里分發(fā),接收后再取出eMBMs廣播包到手機,用廣電地面數字電視來分發(fā)移動的廣播包接口。這是解決廣電無線和移動進行融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eMBMs,采用LTE廣播的運營商全球已有很多,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LTE廣播融合電視業(yè)務是未來重要發(fā)展方向,并逐步進入到手機。
(4)未授權頻譜,通常提到未授權頻譜指700兆,從現在的芯片結構來看,對未授權最關注的頻譜是5G,因為4G范圍內也有500兆可以用,在700兆是找不到的。概括講可以有鏈路集成和窄播集成兩種方法,也就是說把移動的鏈路和Wi-Fi的鏈路結合起來是一種方法。利用LTE和Wi-Fi合起來提供4K,第二個是進到物理層的融合,也就是窄播的融合,然后再合到一起。目前移動認為要達到充分的數據量,必須利用無執(zhí)照頻譜,那么廣電是否可以用?當然可以用。但不是隨便用,設備等還是要經過入網升級。
3.智能與物聯
這是一篇很大的文章,有人把物聯網稱為第三次浪潮,第一次計算浪潮和第二次計算浪潮使得目前全球每個人可以擁有2件連接設備,70億人擁有了125億可連設備,預計2020年,約有76億人可以連接的設備是500億。廣電網絡已經是城市平臺的主力軍。若廣電參與這場游戲的競爭,當然這也是未來一個巨大市場。
4.云平臺
廣電網絡到戶的能力強,與家庭網絡聯系緊密。云平臺根據被授權使用的實體來區(qū)分不同類型的云,比如封閉的一群人,一定范圍的人群,公共人群,或上述的混合,分別稱為私有云、社群云、公共云和混合云。業(yè)務模式可以分為:軟件服務、平臺服務、基礎設施服務幾個類型。我們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非自有平臺,你所掌控的資源是不同的。Iaas和PaaS相對介入程度有所區(qū)別,比如PaaS平臺的數據和應用程序用戶可控,其它部分由供應商提供。IaaS操作系統(tǒng)開始用戶可控,之后由運營商控制。因此用戶應考慮:自己建云與服務商提供云服務,對自身的利弊。目前三種云是具有相互競爭關系的。endprint
(1)互聯網電視的云平臺
例如百度、騰訊、阿里等,國際上大的云公司都在與國內的云公司進行合作,有強大資本支撐。云是可以直接做電視的,比如美國CloudTV公司,是一個軟件平臺,不需要借助有線運營商和其他視頻業(yè)務提供商、提供視頻服務。還有為每個設備提供管理多種格式的導視,AcliveVideo公司,它是一家硅谷公司,用云計算技術把家用設備功能虛擬化,引入了先進的云用戶接口。第一個用戶是荷蘭有線電視Ziggo,2013年用它的方式,在原有機頂盒和市場上購買的電視機來開通它的有線電視業(yè)務,當年就達到了交互平臺的盈利性增長。有最廣泛的設備兼容,只要用HTML5寫入一次就可以有云平臺管理,與更換機器相比有線的TOC可以減少83%,包括德國,包括荷蘭等等,美國的一些地方都已經有了成功的實驗。
(2)有線云平臺
廣電的云平臺,如國網的華數、歌華、百視通都已經有云,云的特點是本身必須有擴張,必須有兼并,自己運行自己的云,沒有效益,云越大效益越高,所以說有線電視的云,跨地域運營這是不可避免的,互聯網沒有地域限制,在全國都可以有云,而且用云IP的這種方式互聯網云已經在運營。騰訊交費就可以成為VIP成員,VIP成員就可以看它的視頻,不交費看不到,這是不是互聯網云,當然是。
(3)以制播為基礎的擴展云平臺
這樣的云平臺主要是用在臺內制作。同樣具有擴張性,現在大洋、新奧特的平臺,都開始向用戶擴展。IP電視是電視臺做主導的電視平臺,這樣一種架構與有線云架構和互聯網云平臺架構,這三個架構往向下延伸到用戶,實際上全國都是一個用戶??陀^地說是一大群用戶。問題是:幾個云平臺,廣電的范圍在哪,需要云平臺的大數據支持和社交網絡的支持,更需要廣電對云平臺建設有頂層設計。
5.有軟件定義的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
軟件定義的網絡是把數據層、鏈路層里的控制分發(fā)提出來,作為一種自動化和編排,這種方式在很多提供網絡的公司已經提供了,包括演播室的SSD N架構,及以軟件為定義的數據中心的云。另一關注點是:網絡功能虛擬化,發(fā)展很快。不需要新的硬件,以虛擬網關連接,網絡功能虛擬化不僅發(fā)生在網絡層或者1層,在3層或7層上都有發(fā)生,歐洲ETSI密集發(fā)布了約有20多個,NFV也是網絡功能虛擬化的標準,為得到彈性的公眾模式,有CDN的虛擬化、家庭模式的虛擬化。
五.結束語
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移動智能終端的設計、性能都在極大改善,已經可以獲得很好的視頻觀看體驗;4G LTE網絡超快的無線接入速率,具有高接入帶寬,有著優(yōu)秀的QoS(服務質量)與QOE(體驗質量);需求日益增大的移動視頻服務消費習慣日漸養(yǎng)成;4G電視廣播遵循3GPP所定義的全球統(tǒng)一技術標準,上述說明目前是4G電視廣播技術發(fā)展的最佳時機,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要在觀念、品牌、平臺、用戶、機構和資本等方面下功夫。廣電只有適應這些變化才能生存。當然關鍵技術的運用是一切融合的基礎。endprint